股票交易额大不涨幅
⑴ 股票大宗交易设涨跌幅吗
大宗交易,又称为大宗买卖。一般是指交易规模,包括交易的数量和金额都非常大,远远超过市场的平均交易规模。具体来说各个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大宗交易针对的是一笔数额较大的证券买卖。我国现行有关交易制度规则,如果证券单笔买卖申报达到一定数额的,证券交易所可以采用大宗交易方式进行交易。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时间进行,有涨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当日涨跌幅价格限制范围内,无涨跌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前收盘价的上下30%或者当日竞价时间内成交的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由买卖双方采用议价协商方式确定成交价,并经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成交。
按照规定,证券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额。另外,上海、深圳交易所的规定有所不同,下面是上交所的有关情况,深交所的情况可以查阅有关规定。
1、A股交易数量在50万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B股交易数量在50万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万美元(含)以上;
2、基金交易数量在300万份(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
3、债券交易数量在2万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20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
4、债券回购交易数量在5万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50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
大宗交易的交易时间为交易日的15:00-15:30。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由买方和卖方在当日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确定。该证券当日无成交的,以前收盘价为成交价。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后,并由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方可成交。
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不作为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并且每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收盘后单独公布最后还须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纳入指数计算的,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
知识链接:http://ke..com/view/1000275.html?wtp=tt
⑵ 股票放量不涨是什么意思
放量不涨指买的资金量和卖的资金量同时增加,股价上涨幅度很小。成交量是在日K线下方,也可关注量比,量比大的就比较活跃。放量不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庄家吸筹,在本价位买到足够的筹码,然后启动拉升;如果在低位放量不涨,则大部分为吸筹。另一种是庄家出货,把价位稳住卖出。成交量是在日K线下方,也可关注量比,量比大的就比较活跃。
1、成交量在短期内急速放大。低位建仓除非遇特大利好或者板块机遇,一般会缓慢进行。而低位放量出逃的特征是成交量在短期内迅速放大,日换手率连续保持在5%以上,在相对高位,会放出10%以上的成交量,且其间没有起伏,放量过程是一气呵成的。股价在明显的低位,如此放巨量,充分说明有资金在通过对敲出逃。
2、上涨时放巨量。主要指即时走势图,上涨时异常放量,成交量大量堆积,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日涨幅并不大,但是成交量却屡创新高。
3、反复震荡。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即时走势图上,股价都反复震荡,暴露出主力清仓的意图。
4、尾市拉升,连收小阳线。低位建仓的信号一般是尾市打压,日K线经常留下上影线,小阳线与小阴线交替出现。放量出逃的特征是经常在尾市拉升,盘中可能是下跌的,但日K线多以小阳线抱收。由于短期内成交量连续放大,价格上升,形成量价金叉,形态上十分令人看好。
5、不会突破前期重要阻力位。突破前期重要阻力位,意味着主力必须吃进更多的筹码,这显然与主力清仓的初衷相悖。
这种形态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即便是老手也有上当的可能。识别的关键还是看成交量的异常放大,尤其在相对高位,如果连续放出10%以上的成交量,可以认为主力在出逃。对于此类股票,如果看好形态,上涨初期可以参与,但一旦发现放量下跌,要果断出局,防止被套在高位。
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在股市中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战术,只有合理的分析。每个方法技巧都有应用的环境,也有失败的可能。新手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不防用个牛股宝手机炒股去跟着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这样稳妥得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⑶ 股票有大买盘为啥不涨反跌
股票有大买盘不涨反跌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影响因素太强。一般情况下,股票的买盘订单大于卖盘,这意味着买方的力量相对较强,股票的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会呈现上升趋势。如果股票出现大量买盘,但不涨反跌的情况,主要是外部因素或庄家没有交易的原因,如股票经过长时间的下跌,股价处于低位,成交量极度萎缩。
股票有大买盘意味着什么?
股票有大买盘,表明在某一价位,有多笔买入委托单,意味着下方做多力量较强,股票可能结束下跌趋势,开始上升趋势,所以这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但是,由于股票只要没有交易就可以及时退出,因此以大单托盘的形式分析股票走势过于片面,因此还需要将股票的基本面与其他指标结合起来。
一般来说,股价处于低位或前期上涨时有大买盘是一个利好的信号,因为此时股价相对较低,存在较大的托盘说明价格区间与主力资金的成本相对接近,所以通过大托盘的形式吸引散户买入,共同推动股价上涨。
但高位的大额买入很可能是主力资金即将出货,用大额买入单造成股价会继续上涨的假象,因为如果没有托盘,散户就不敢买入,而托盘出货后可以顺利出货,所以大额单托单撤回,这样就顺利出货了。
⑷ 股票成交额大还是小好
实际交易中成交额大一些比较好。但是股票成交额不是越大越好的,在股价不高时,股票成交额大的话则意味着股价后续会有一个上升趋势。但是投资者需要注意,如果股价其本身处于一个高位,股票成交量大的话,则意味着出货较多。
【拓展资料】
股票成交量指的是交易的体量,是投资者进行股票交易时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成交额又是与成交量息息相关的的一项指标,市场中的成交额是成交量与股价的乘积。投资者进入投资市场之后需要关注好成交额,成交额是指个股当天成交的资金情况。
成交额是股价与成交量的乘积,按照成交额的计算方式看,在股票的数量的固定的情况下,成交额越多说明成交量在放大。当成交量越大时,说明个股当天交易比较活跃。吸引多数投资者关注的股票,其股价是处于上涨状况的。成交额增加说明成交量在放大,成交量是指当天个股的成交股数,当成交量越大时有利于股价上涨,股价上涨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好事。个股的买入成交量大于卖出成交量时,说明市场上看多力量大于看空力量,则在成交量的推动下,股价可能会出现上涨的情况。
股票成交额不是越大越好的。如果股价在高位时有很大的成交额,说明部分资金在撤离,此时投资者要注意股价回调的风险。当炒股市场行情不是很好时,出现多次抛盘的话,这时候的成交量放大也就预示着是人气进一步在下降。股票成交额大表示有大量资金涌入,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利空消息多,是大量资金出货的情况导致的。股价在上升时成交量是会逐渐减弱,如果股价在高位时成交量依旧没有下降反而越来越大时并不一定就是好现象。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它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也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股票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股票可以转让以及买卖,股东凭借股票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不是债权债务关系。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资份额为限对公司负有限责任,承担风险,分享收益。
⑸ 股票成交量持续放大,是不是意味着会继续上涨
股票的成交量放大并不意味着价格会继续上涨。
在多数情况下,当股票的成交量持续放大的时候,这基本上意味着买方市场会大于卖方市场,所以股票的价格会一直上涨。然而在实际的行情当中,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会走出这样的走势,有些股票甚至会在股票成交量放大的同时低位调整,所以散户投资人不能根据股票的成交量来判断股票的买点和卖点。
一、股票成交量持续放大并不意味着价格会持续上涨。
这个疑问经常发生在散户投资人身上,有些散户投资人会认为股票的成交量和股票的价格成正比。然而事实上:股票的价格本身就由市场综合决定,没有任何单一技术指标可以判断股票的价格涨跌与否。如果一个人盲目轻信这些指标的话,这个人必将在投资的过程中吃大亏。
⑹ 为什么有些股票业绩很好但是不涨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