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第一批上科创板的企业
⑴ 科创板首批名单受益股有哪些
科学创造板加速着陆时.3月18日,上缴所科学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查系统正式开始接受发行人的申请.仅仅5天,科学创造板上市受理的最初9家公司名单就于22日公布.哪些企业的上市申请被接受?有什么特点?如果上市成功,科学创造板最初的名单受益股是什么?
哪家公司首次受理?
截至3月22日17时,审计系统收到13家公司提交的科学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上缴所表银滚示,目前科学创业板企业的申请和受理才刚刚开始.相关发行人和推荐人认真按照相关规定制作申请文件,陆锋圆余续提交申请.
3月22日,晶晨半导体腔帆(上海)有限公司、烟台睿创微纳技术株式会社、江苏天奈科技株式会社、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株式会社、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株式会社、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株式会社、和舰芯片制造(苏州)株式会社、安翰科技(武汉)株式会社、武汉科前生物株式会社等9家企业申请文件受理.
其馀4家,厦门特宝生物工程株式会社、福建福光株式会社、深圳光峰科技株式会社、深圳市贝斯达医疗株式会社3月21日21点以后和3月22日提交申请的企业,齐全性检查还在进行中.
第一批受理企业有什么特点?
从所属产业、行业来看,最初受理的9家企业都是重点推荐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3家,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各2家,新材料、新能源各1家.
⑵ 25家科创板名单
25家科创板是指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名单如下:
华兴源创(688001);睿创微纳(688002);天准科技(688003);容网络技(688005);杭可科技(688006);光峰科技(688007);澜起科技(688008);中国通号(688009);福光股份(688010);新光光电(688011);中微公司(688012);交控科技(688015);心脉医疗(688016);乐鑫科技(688018);安集科技(688019);方邦股份(688020);瀚川智能(688022);沃 尔 德(688028);南微医学(688029);天宜上佳(688033);航天宏图(688066); 虹软科技(688088);西部超导(688122); 铂 力 特(688333);嘉元科技(688388)。
这25家企业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9家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家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3家属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家属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1家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家属于仪表仪器制造业;1家通用设备制造业。
⑶ 揭秘首批科创板上会企业 平均排队58天
6月5日,科创板上市委正式“开工”,首批上会企业深圳微芯生物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芯生物”)等3公司正式迎来大考。记者注意到,作为首批“赶考生”,由于企业规范性比较好等因素,科创板上市申请快速推进,3家企业平均排队时间为58天,且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15%的标准。
截图来自上交所官网
三大领域拔头筹
根据安排,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6月5日将审议微芯生物、安集微电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集 科技 ”)、苏州天准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准 科技 ”)3家企业发行上市申请,这意味着3家企业正式迎来科创板的上市大考。
而安集 科技 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安集 科技 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天准 科技 属于专业设备制造企业,该公司主要产品为工业视觉装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
按照上市标准来看,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均选择标准一,而天准 科技 选择标准三,目前天准 科技 也是唯一一家申报科创板企业中选择第三套上市标准的企业。保荐机构来看,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天准 科技 分别由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和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
企业规模均较小
首批上会的3家企业,规模较小成为共性。
数据显示,天准 科技 在2016年—2018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084.96万元、31920.12万元以及50828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163.59万元、5158.07万元以及9447.33万元。
此外,安集 科技 、微芯生物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也均保持增长态势。微芯生物2016年—2018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36.44万元、11050.34万元、14768.9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539.92万元、2590.54万元、3127.62万元。安集 科技 2016年—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663.92万元、23242.71万元、24784.87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709.85万元、3973.91万元、4496.24万元。
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6月4日申报科创板的117家公司中,中国通号、天合光能、传音控股在2016年—2018年的营业收入均在百亿元以上,中国通号在2018年实现的营业收入更是超过400亿元,暂列目前申报科创板企业的榜首。天准 科技 2018年的营业收入在申报科创板的企业中位列第53名,安集 科技 、微芯生物两公司2018年的营业收入则分别位列申报企业的96名、113名。
分析指出,规模越小,公司存在的问题一般越少,审核起来反而相对较快。不过,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推进速度快是因为公司的规范性比较好,包括持续经营能力、科创属性并不存在非常多的疑问。规模较小的企业,它的业务比较清晰,整个问询和回答的效率比较高。在之前交易所的审核中,这些企业的问题已经比较明确,因此科创板上市申请在快速推进。
天准 科技 排队时间最短
首批上会的3家企业,从排队时间上看,
4月2日,天准 科技 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5月27日该公司具体上会时间出炉,也就是说天准 科技 科创板上市申请从获得受理到获准上会共用了55天的时间。相比之下,微芯生物的时间稍长一点。微芯生物自3月27日拿到“准考证”到获准上会的时间间隔期为61天,安集 科技 则用了59天的时间。经前述数据计算,这3家企业平均排队时间为58天。
除了审核效率高,交易所也严格把关。首批上会的微芯生物,经过3轮问询后才获得上会的机会。在首轮问询中,上交所针对微芯生物提出41问,包括核心技术等问题。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实控人认定与控制权稳定、市场推广费等14个问题为第二轮问询的重点。到了第三轮问询环节,微芯生物的问题缩减至3个,上交所主要聚焦“实控人的认定”、“风险因素”以及“其他信披问题”。
天准 科技 也是在经过三轮问询后才获得上会资格。上交所在首轮问询中,给天准 科技 出了44道考题,包括发行人核心业务、公司治理与独立性等问题。二轮问询中,上交所还设置一些“定制化”考题,对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对手、数据勾稽关系进行“刨根问底”式问询。而核心技术先进性问题在“三试”中仍被重点关注。
虽说安集 科技 仅获得两轮问询,不过问题的数量并不少,上交所对安集 科技 总共问询问题为60个。经计算,这三家企业被问询问题平均数量为60个。
研发占比均“达标”
科创板更加注重科创属性,研发投入等问题成为问询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单从研发指标来看,首批上会接受审核的3家企业均“达标”。
经统计计算,这3家企业研发占比最高的为微芯生物。数据显示,微芯生物在2016年—2018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166万元、6852.75万元、8248.2万元,分别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0.52%、62.01%以及55.85%,微芯生物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2.03亿元。微芯生物的研发费用率也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公司目前有多项在研发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及临床早期阶段,导致报告期内研发费用金额较大”,微芯生物在招股书中写道。
此外,天准 科技 在2016年—2018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6.22%、18.66%、15.66%,安集 科技 2016年—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1.88%、21.77%、21.64%。
冲击科创板的企业6月5日将迎来上市大考,能否获通过答案也将揭晓。根据安排,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将于6月11日审议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华兴源创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3家公司的首发申请,6月3日晚间,澜起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的上会日期也正式敲定,定于6月13日。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有望从中诞生。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曾致电天准 科技 等三家公司进行采访,但未有人接听。
⑷ 哪些企业会上科创板
科创企业应当是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且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如今日头条、滴滴、蚂蚁金服、商汤等。
“科创板规则”规定:亏损企业将被允许上市。上交所同时推出了5套上市标内准,强调以市容值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和财务指标经营条件,企业经营的确定性越高,经营成果越好,对市值的要求越低。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发行方面,“科创板规则”强制要求中介机构必须通过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跟投,跟投比例为2%—5%,锁定期为2年。以进一步压实保荐机构的责任,与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
(4)最有可能第一批上科创板的企业扩展阅读: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上交所发行上市部门负责人透露,科创板企业上市标准的制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是科创板的基本定位。上交所发行上市部门负责人表示“对1个板块来说,成功的标志是投融资的平衡。我们毫无疑问希望是能够尽量包容那些处于高速发展期到成熟阶段的这一类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上市之后,它能够由小做到大,真正给投资者带来回报。”
2、考虑到科创板是个增量改革,目前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同样也有科创型企业,因此在科创板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对科创企业的特点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定。
3、在企业的指标设置上
①研究和对标海外主要成熟市场,如纳斯达克,港交所等。
②结合中国目前发展阶段和企业经营的特征,将共性规律和差异性都体现和反映在指标设计中。
⑸ 首批科创板影子股
影子股是指某 上市公司 的行业,跟另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司行业相似,这家上市公司便称为“影子股”。
首批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及其A股影子股:
晶晨半导体:新湖中宝、tcl集团、创维数字、泰达股份、华城汽车、华胜天成。
睿创微纳:宏达股份、四川成渝。
江苏北人:联明股份、软控股份、誉衡药业、仙鹤股份。
利元亨:tcl集团、有研新材、宁德时代。
宁波容百:卓翼科技、兆驰股份、江苏阳光、银亿股份。
安翰科技:棒杰股份、天壕环境、东方创业、张江高科。
和舰芯片:江丰电子。
科前生物:蔚蓝生物、力生制药。
⑹ 2019年首批科创板名单
2019年3月22日,上交亏滚所披露9家首批科创板受理企业,分别为晶晨半导体、睿创微纳、天奈科技、江苏北人、利元亨、宁波容百、和舰芯片、安瀚科技,武汉科前生物。随着首批名单的公布,意味着离科创板新股挂牌的时间已不远了。
在首批披露的9家公司中,从所属产业、行业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3家,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各2家,新材料新销岁余能源各1家,这此企业均符合科创板的定位。
从选择的上市标准看,6家企业选择“市值+净利润/收入”的第一套标准,3家选择“市值+收入”的第四套标准,其中有一家为未盈利企业。这说明,亏损企业上市在A股市场已成为可能,也凸显出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的包容性。
从雀虚9家企业的融资规模看,累计融资110亿元,平均每家12.2亿元。拟融资最多的为和舰芯片25亿元,最低的为江苏北人的3.62亿元。
⑺ 吉利汽车|回归A股上市,将成为“科创板整车第一股”
8月28日晚,据浙江证监局官网披露,吉利汽车上市辅导工作已完成,将申请科创板上市。
8月28日晚,浙江证监局官网披露,中金公司与华泰联合关于吉利汽车(00175,HK)的上市辅导工作已于日前全部完成,择日将正式递交科创板招股说明书,而此举意味着,吉利汽车将成为首个回归A股在科创板上市的整车企业。
根据中金公司和华泰联合证券发布的辅导工作总结报告,辅导内容包括:督促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或其法定代表人)进行全面的法规知识学习或培训;督促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初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基础;核查公司在设立、股权设置和转让、增资扩股、资产评估、资本验证等方面是否合法、有效,产权关系是否明晰,股权结构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
上半年,吉利的资金情况并不乐观,据悉,2020年上半年,吉利集团累计销量为53.04万辆,同比下滑19%,?在吉利发布的半年报中,也遭遇营收、净利润双下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新车销量约为53万辆,同?比减少19%;吉利汽车营收约为368.2亿元,同比下滑23%;净利润约为23.2亿元,同比下滑43%;股东应占?溢利22.97亿元,同比下滑43%。为此,吉利汽车决定将原定全年销量目标由141万辆下调6%至132万辆。
显然,对于吉利汽车而言,回归A股意味着又增加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而对于科创板而言,在聚集了一系列?科技企业后,也有望斩获首个整车上市公司,彰显其内地市场的吸引力。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多赢的举措,对?企业本身、投资者和产业而言,都有多重利好。
作为第一批计划回归A股科创版的车企,吉利汽车在A股上市的计划意义重大,甚至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未来吉利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我们研究了科创板首批上会的三家企业,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
作者 | 李攸宁
来源 | 首席科创官
5月27日,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重磅消息——科创板上市委首次审议会议将于6月5日(下周六)召开,被选中的三家企业——微芯生物、安集微电子、天准 科技 将面临上市流程中的重要一环。
谁又能成为科创板第一股呢?
在发行上市审核中,上市委审议会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般来说,企业从准备上市到最后发行成功一共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发行准备阶段、审核阶段、证监会注册阶段,以及最后的发行上市阶段。而上市委审议会议则处于第二阶段(审核)往第三阶段(证监会注册)的过渡环节。
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微芯生物、安集微电子、天准 科技 三家企业通过了上市委员会审议之后,便离上市发行更进一步。
与三家企业此前所经历的受理和问询环节不同,上市委主要侧重于对审核报告及申请文件进行审议,并就初步审核意见充分讨论后进行合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同意或不同意发行上市的意见。
然后,上交所将结合意见,出具同意发行上市的审核意见或者作出终止发行的决定。之后,同意发行上市的,将报送证监会履行发行注册程序。终止发行上市的,将终止审核程序。
由此可见,上市委审议会议这一环节对三家企业上市成功的重要性。在这万分紧张的时刻,不知道公司的董事长们还睡不睡得着。
主考官方面,上交所规定每次会议由5名委员组成,采取轮值制度,委员按抽签确定,并需满足相关专业和界别结构要求。
下周六的5位主考官分别为陈瑛明(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周芊(浙江证监局)、陈春燕(中国基金业协会)、郭雳(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和祝小兰(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看这个构成,应该是监管层、中介机构、学界兼顾了。
在公告中,上市委特意强调,不受任何机构和个人的干扰,参会委员将严格执行有关回避要求。希望发行人、保荐人等中介机构、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自觉支持上市委委员公正履职,不得直接或间接以不正当手段影响上市委委员的专业判断,如以不正当手段严重干扰上市委委员审议,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终止发行上市审核。
截至目前,科创板受理企业共计112家。在这百家争艳的时刻,为何微芯生物、安集微电子、天准 科技 3家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
首先,从申报时间上来说,这三家企业均不在首批受理企业队列中,并不占据“天时”。其次,从问询情况来看,这三家企业中仅有微芯生物进行了三轮问询,其余两家只进行了二轮问询。可见,问询轮次并不是决定企业上会速度的决定因素。
2016年-2018年,微芯生物实现营收分别为8536.44万元、1.1亿元、1.47亿元,复合增长率超30%。净利润分别为539.92万元、2590.54万元、3127.62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60.52%、62.01%、55.85%。虽然在众多受理企业中,微芯生物的营收算不上亮眼,但从研发投入来看,微芯生物还是很舍得下“血本”的。
安集微电子成立于2006年,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保荐券商为申万宏源。
2016年-2018年,安集微电子营收分别为1.97亿元、2.32亿元、2.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09.85万元、3973.91万元、4496.24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21.81%、21.77%、21.64%,均超过了科创板规定的15%的研发投入占比。
天准 科技 成立于2009年,曾于2015年8月挂牌新三板,并于2018年1月摘牌。此次科创板上司的保荐券商为海通证券。天准 科技 主营产品为工业视觉设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和无人物流车。
2016年-2018年,天准 科技 营收分别为1.81亿元、3.19亿元、5.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63.59万元、5158.07万元、9447.33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26.22%、18.66%、15.66%。
从基本面来看,三家企业都不是受理企业中盈利能力最强的,也并非利润率最高的,保荐券商也各不相同。
但首席科创官发现,三者都有一个共同特质——重视研发,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15%。由此可知,研发投入是科创板受理企业审核速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有了这三家企业打头阵,后面上会的企业也会接踵而至。
据了解,科创板上周六已经进行了第三次全网测试,原定于6月初的通关测试也即将到来。通关测试若顺利进行,就意味着上交所关于科创板的交易系统已全部准备就绪。看来,科创板开板指日可待。
⑼ 第一家公开宣布申请科创板上的医药公司已诞生 权威解读来了
第一家公开宣布申请科创板上市的医药公司诞生了。
3月8日晚间,港股生物医药公司复旦张江(1349.HK)发布公告称,拟申请在科创板发行不超过1.2亿股股票,每股面值0.1元。
复旦张江是H股的“老兵”了。早在2002年8月,复旦张江就已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13年12月转入香港主板。2018年,该公司的营收规模为7.4亿元,净利润1.3亿元。截至3月8日收盘,公司市值54.64亿港元。
如今复旦张江又计划分拆在香港主板和科创板两地上市。公告显示,复旦张江在A股发行完成后,在科创板发行的股本约占总股本的11.5%,总股本中还包括55.9%现有内资股和32.6%的H股。
自2018年11月5日,设立科创板的计划被公布,整个生物医药板块都躁动起来。光大证券认为,科创板拓宽了创新型医药企业融资渠道,未来生物医药板块也可能成为科创板的主力板块。支撑该论点的论据是,纳斯达克生物医药板块市值高达10050亿美元(2019年3月5日),占纳市市值8%权重,是最重要板块之一。
当然,对于复旦张江来说,目前的核心任务是保证其发行A股计划,能在股东大会上通过,且最终获得证监会和上交所的批准。至于“是不是第一家,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复旦张江副总裁、执行董事苏勇对《中国企业家》说。
争抢头啖汤
作为近期资本市场热点,科创板于3月2日凌晨正式开闸。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实施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和配套指引》。这意味着,企业的IPO申请受理即将启动。
科创板上市条件包括:发行后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等。
在市值和财务指标上,科创企业想要登陆科创板满足五项标准中的一项即可。其中,对于暂未产生营收的公司的要求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里还专门提到: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这条规则大大放宽了医药行业的上市门槛,也比较符合这个行业的特点。”新经济投行易凯资本负责医药业务的副总裁张骁告诉《中国企业家》。
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研发企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在一款新药上市之前,几乎没有收入来源。业内对于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有一组公认的数据:平均花费10年时间和26亿美元,成功率不足7%,至少100个科学家参与。
早在科创板开闸前几日,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新闻发布会上,上交所理事长黄红元就透露,交易所做了很多摸底了解工作,初步判断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企业相对较多。“这些企业总体研发投入较大,发展潜力较大。”
张骁表示,易凯资本服务的医药公司中,有不少符合科创板要求的,如泽生 科技 、长风药业、长江脉等。弘晖资本管理合伙人王晖也向《中国企业家》透露,弘晖资本投资的圣湘生物等企业在积极准备科创板。
“复旦张江能不能成为第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医药公司,还不好说。实际上,也有很多中介机构早已进场的医药公司,可以针对新公布的审核规则进行材料准备”,肿瘤诊疗一体化平台公司思路迪的CFO徐萌告诉《中国企业家》,该公司也在评估旗下业务板块在科创板上市的可能。
“医药行业对科创板的热情挺高。尤其一些年轻创业者,有技术、有干劲,如果科创板通过 社会 资金再扶他们一把,相当于给了他们一个创业成功的渠道”,孙飘扬说。
科创板“好风”一来,是不是只要搭上医药的边,企业就能“凭借力”,“上青云”呢?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医药公司一般在研产品较多,而新药研发存在一定风险,因此企业核心产品可能存在研发进度不达预期风险;此外,还存在企业核心产品销售不达预期风险,公司已上市的核心产品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推广进程较慢等风险,从而影响核心产品销售,最终影响公司业绩。
张骁也认为,国家包括科创板可能还是会考虑上述风险,以及对中小股民、散户的影响,从而在现有标准上有所提升。
“不会像它说的‘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就OK了。与之对应的较大概率是,某种药品能获批或上市风险非常小,才有可能批准(该公司)上市。”张骁表示。
医药股争夺战
科创板对未盈利的医药企业上市“开了绿灯”。实际上,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说,实现在中国上市还有其他选择,即香港联交所主板。
2018年4月,香港联交所号称“24年最大改革”落地,包括允许未盈利的生物 科技 公司上市。其上市规则提到,对于无收入生物 科技 公司,预期市值不少于15亿港元,从事核心产品研发至少12个月、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已经通过概念阶段,进入第二期或第三期临床试验等。
上述多名医药行业人士向《中国企业家》评论,科创板对医药行业的上市规则,与香港联交所给医药行业的上市规则差不太多,“应该是前者参考了后者”。
目前,尚未盈利就在港交所上市的医药公司有6家,包括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君实药业、基石药业。另外,还有盟科医药、方达医药、Steath、AOBiome、康希诺、维亚生物、亚盛药业、迈博药业等至少10家医药企业排队上港股。
未盈利生物 科技 公司港股上市情况。制图:李秀芝
尽管香港主板有先发优势,但科创板看起来对医药行业仍更有吸引力。王晖表示,科创板是中国国家战略方针的一部分,香港主板的高度与之不同。
关于为何要登陆科创板,复旦张江称,董事认为,A股发行将有利于提升形象、扩充融资管道。且相较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板而言,科创板上市更能体现创新及研发能力。
复旦张江没有言明的是,A股和H股之间的估值鸿沟,这是两地上市公司、投资人,甚至交易所早已认清的现实。
在2018年9月的一场香港交易所与生物医药创新公司闭门座谈会上,身为港交所行政总裁的李小加也坦陈,“香港市场的资金的量、估值的高度远不及内地的A股市场”。
这意味着,那些符合上述要求,原本为了去香港主板上市而搭建红筹架构的公司,如果想转到内地的科创板上市,并不需要花大代价拆红筹。
针对生物医药企业,两地交易所之间或有一场“争夺战”。
徐萌透露,已经有一些拟在香港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决定转向科创板了。在目前的形式下,香港交易所的确需要考虑形成一些对医药企业更有吸引力的策略,但目前还没具体的方案出台。
本文源自中国企业家杂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