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板期间企业担心什么
1. 新三板挂牌券商在审查企业时,着重考察哪些方面
这个……其实券商入场尽职调查的时候,会有一个清单(大框就和已挂牌企业发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里的目录差不多,但实际上还会有一个底稿清单,内容比公告里的略多……但也不会多太多),这个清单就是券商着重考察的方面,券商会围绕这个清单,寻找企业里能够说明清单内容的各种资料、人员访谈之类的作为底稿支撑。至于着重考察哪些方面——最关注的是一些“硬伤”,比如:
1、大框前提(看看企业有没有一个靠谱的基础):
五分开:业务、资产、人员、机构和财务的独立情况;
三独立:独立的生产、供应、销售系统,企业有自主独立经营的能力;
2、具体细节(内容比较零散,各家都不太一样):
(1)历次股权变更是否清晰,是否存在股权代持;
(2)是否有偷漏税,是否要补缴税款(比如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过程,似乎可能涉税)——这个其实主要是券商提出来,然后会计师把关;
(3)国有资产是否有流失,如果有不确定的,可能得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确认函(确认没有流失),如果拿不到确认函,律师一般会让企业出一个兜底协议(大概是说如果未来这个事情是个瑕疵……所有责任由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承担,与挂牌公司无关);
(4)房产和土地是否能一一对应,或者你是生产型企业,居然没有自己的房产和土地……这个事情看起来怪怪的,券商和律师估计也会纠结一阵子;
(5)未了结的诉讼、预期很快就会出现的诉讼……这种都会被重点关注
(6)长期未收回的大额款项(是否应当作为坏账处理)
(7)关联方资金占用以及占用挂牌公司的其他资源(需要早点归还)
(8)关联交易是否有失公允
(9)同业竞争(是否会直观的损害挂牌公司利益)……比如母公司和挂牌公司业务相同,可能券商会建议母公司修改公司经营范围
-------------------
以上供参考,欢迎各位路过的网友参与讨论,批评指正。
2. 公司准备新三板挂牌,可以内部认购原始股应该注意什么公司要是上市不成功的话,本金怎么说
要注意是不是真实的原始股。上市没有成功,肯定是不可以退的,不过你可以转让。
3. 新三板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
和一般企业相同,新三板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公司经营业绩,进而实现更为远大的资本市场目标。但是企业进入新三板后,会受到相关政策法规的监管,导致新三板企业股权激励的设计与实施有别于一般企业。
一、激励价格受监管,低价激励容易构成股份支付
新三板股权激励方案必须遵循《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有关规定,激励价格监管是核心。若激励价格小于每股净资产或市场公允价值,则会触发股份支付,增加公司管理费用,减少公司净利润。
如果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则会影响公司融资与上市,进而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因此统筹规划公司股权激励、融资和上市等资本运作事宜,有序实施,以此规避或减少股份支付,尤为重要。
二、不允许单纯以认购股份为目的而设立的持股平台参与定增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问答——定向发行(二)》规定:“为保障股权清晰、防范融资风险,单纯以认购股份为目的而设立的公司法人、合伙企业等持股平台,不具有实际经营业务的,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不得参与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股份发行。”
三、规范开展激励对象股份回购工作
股权激励方案会明确激励对象约束条件,激励期间内激励对象发生离职、考核未达标等特定情形,挂牌公司将根据股份认购协议回购激励对象所持股份进行注销。
为此,股转系统2017年12月发布了《关于挂牌公司股份回购业务通知》,明确规定了挂牌公司回购股份注销的决策程序、信息披露、回购申请审批、回购账户设立、股份定向划转与注销等要求,作为挂牌企业回购股份注销的操作指导。至于股东回购、回购再激励等业务操作,也必须在新三板现有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有序开展。
新三板挂牌企业大多是处于成长早期的中小企业,与中小板创业板相似,新三板挂牌公司多集中于信息技术、工业和材料等行业,对科研人才的需求高,但企业成熟度较低,这些企业的特征为: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二是知识产权已经转化为产品,实现了产业化;三是公司已经形成一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四是公司处于创业前期的快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资金以扩大生产规模,也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
以上就是经邦根据你的提问给出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股改相关问题,欢迎随时交流探讨~
4. 资金占用对于新三板企业会产生怎样的风险
监管层首次对事涉资金占用问题的新三板企业做出明确监管安排。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业务部发通知称,挂牌公司发行股票时,如果存在大股东资金占用等情形的,正在核查和整改的公司,暂停备案审查。也就是说,如果挂牌公司事涉大股东资金占用等情形,且尚未解决,企业定增将无法进行。
对于此次监管安排,业内人士称影响不小。华南地区一家中小型券商场外市场部负责人表示,目前有资金占用的新三板企业数量不少,上次发给券商的参与统计的企业名单有3000多家。这占到目前新三板企业总数量的1/3还多。
除挂牌企业之外,监管层或对申请新三板挂牌的企业采用同样严厉的态度。“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如果挂牌审查期间出现大额资金占用的情况将会直接被劝退。”前述华南地区的券商人士表示。
去年,新三板市场发展火爆,定增项目受到关注。然而,市场持续低迷、市场流动性相对较差、股票交易不活跃等因素,制约了资本对新三板公司股票认购的积极性。如今,新三板定增产品预冷,市场骤然降温。
今年二季度,新三板定增规模持续萎缩,单季融资规模近一年以来首次跌破300亿元。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受春节因素影响,一季度新三板融资额368.5亿元,二季度融资规模进一步降至293亿元。尤其今年5月和6月,新三板定增市场不仅单月融资规模始终未能超过百亿元水平,完成发行次数也双双将至200次附近,为近年来较低水平。
至于新三板定增规模萎缩的原因,业内人士观点称,一方面因为二级市场流动性掣肘开始在定增市场显现,另一方面也与市场中不规范定增现象导致投资者谨慎情绪升温有关。
投行人士指出,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基本功能,“不规范定增”破坏市场秩序,应该成为监管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日前证监会和全国股转公司对新三板各参与方监管明显加强,预料未来对定增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有望进一步加码。
5. 新三板企业IPO遭遇什么新烦恼
今年以来,新三板企业热衷通过IPO路径寻求资本市场升级之路,但当前有IPO计划的新三板企业遇到了“新烦恼”。
目前,新三板达到IPO标准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截至8月下旬,新三板11000多家挂牌企业中,达到法定基础上市条件的占55%。这就是说,已有相当数量的公司与市场建立时的主体预设不一致,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加快完善市场功能。
6. 企业上新三板由哪些弊端
要说利弊,从理论上讲,新三板挂牌对企业应该是好处为主,坏处为辅的。
好处:
1、股份可流动,实现融资。来挂牌了,本质目的应该是为了股票可以交易。比如原来某个科技小公司,有核心技术,但是缺钱,问银行借钱,银行只看你的资产、总收入规模,这样他肯定没优势。他就可以来挂牌,那么在新三板上的投资者如果看好这家公司,就可以出钱买他的股票。他出让一点股权,就能换来钱,这样企业融资就方便了。
2、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因为要挂牌,必须首先符合交易所的一套要求,因此,准备挂牌的公司会由主办券商帮忙把公司整个里里外外梳理一遍,所有的年报、法律关系、资产关系,都需要请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审计一遍。这样,原先往往是夫妻店式的小公司,就能够从里到外的把自己整理一下,原来可能没有的董事会监事会制度,也因此都建立起来了。这些监管要求,虽然低于主板,但是仍然是类型相似。企业经过这一套洗礼,就算是入了资本市场的门,将来如果发展的好,再想去主板IPO,也会更容易一些。
3、提高授信,吸引银行,PE。虽然新三板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声明,不对挂牌企业的盈利状况做要求,只要求企业是规范经营、业务明确就行,但是无论如何也还是证监会那一套审核的流程,还是比较严格的。起码来这里挂牌的企业,做假账啊、或者经营状况很差啊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更低一些,这样,一旦企业来挂牌,银行就会对这些企业高看一眼。不少银行都会盯着新三板,哪家企业来新三板挂牌了,原本不爱搭理这些企业的银行,反而会主动找上门,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些贷款服务,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样,这些企业如果质量够好,PE也会觉得他未来有希望IPO,也会主动过来申请入股,也能给企业带来资金。
坏处:
1、有成本。要来挂牌,终究有些成本。虽然新三板交易所以服务为原则,收取的费用和主板比要低很多,但是还是有3-10万的挂牌费、3-10万的挂牌年费,另外挂牌的时候请会计师、律所审计,也要花几十万,这些还是有成本的。
2、融资功能有限,但却将自己暴露在更严格的监管之下。新三板目前不能公开发行新股,只能定向发行,这和IPO圈钱的能力比差远了。但是,对于企业的信息披露、审计要求却不少,那么原本可以做些假账、逃些税,现在就比较困难了。而且,信息披露也可能会让一些企业觉得不适应。来挂牌提高知名度的同时,也可能引来媒体、社会的关注,这是双刃剑,处理好了可能给企业带来好处,处理不好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公关危机。当然从理论上和长远看,规范治理、严格审计是企业应该做的。
7. 新三板中国目前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新三板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重大的问题。
(一)新三板市场流动性问题
作为一个全国性场内交易市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一直没有充裕起来,大部分挂牌企业的股份转让甚至为零,很大一部分挂牌企业前10大股东的股份占比达到100%,只有个别挂牌企业的交易相对活跃。新三板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挂牌企业的股份转让交易寡淡,使得市场的价格发现以及后续的股份转让、融资等功能没能有效凸显。
(二)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制度
考虑到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业,股本较小、交易有限、市场流动性较差,新三板市场在交易制度中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在运行一年多的基础上,做市商制度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维系、价格发现以及股份转让交易等提供了制度性支撑,为新三板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做市商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亦逐步显现出来。
一是自有资金。做市商做市服务占用自有资金,做市服务的供给能力受到自有资金规模的影响。该机制要求做市商以自有资金和挂牌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为了防范风险和保障收益,做市商要求的折扣率非常大,这对于企业是不利的。同时,该机制直接导致挂牌首日股份转让高溢价问题。
二是价差恰当性。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中,做市商的利益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利得;二是买进报价和卖出报价的差额。由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较差,做市商的做市成本较高,做市商恰当的选择就是降低股份买进的成本并保持较大的价差水平。做市商制度在价差和收益的束缚下,整体就呈现出了流动性不足的格局,而且将会形成一个自我循环的流动性枯竭机制,亦使得价格发现功能难以完善。
三是微观结构。第一,在新三板市场中,做市转让挂牌公司的占比仍然较低。截至2016年2月20日,新三板可以做市转让的股票公司占所有挂牌公司的比重约为24%;第二,由于做市转让存在双向交易,而且在大部分的时间内做市转让比协议转让的家数要低很多,做市转让的主导性在新三板股份转让中并未凸显;第三,挂牌公司比较倾向于协议转让。协议转让规模较大,交易简单,而且做市转让存在股份占用的问题;第四,做市报价规则对于做市商制度亦有技术性影响。
最后是市场行情对做市商制度的影响巨大。如果新三板市场一路向好,那做市商最为理性的选择是持有股份,获得资本利得,这比做市服务所获得的收入要更高。以2014年第四季度为例,资本利得是价差收入的130倍;2015年一季度,该比例仍然高达78倍。如新三板市场面临调整或大幅下跌,那做市商的理性选择就是消极报价或降低报价频率。这也使得新三板做市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新三板分层制度
新三板分层制度的设计及实施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通过市场分层机制的建设,相当于建立了一种遴选机制,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风险特征的公司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制度的差异化安排。政策的设计意图是明晰且正确的。但是,新三板分层机制对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培育创新创业成长型企业、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解决中小微
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不是真能起到主导性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机制设计上,新三板分层机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分层机制最为成熟的是纳斯达克市场,但是,其分层机制的形成是市场自下而上引致的。纳斯达克市场2006年创立全球精选市场层,其中很多企业已经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成了优秀企业,需要采用差异化的安排来适应企业的变化。同时,分层机制的创立也是为了吸引大型创新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其目的是为了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竞争。
从流动性改善看,分层机制对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改善有待观察。如果新三板市场的供求匹配存在巨大错配、交易定价机制不合理、市场融资及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不凸显,那么,处于创新层的挂牌公司慢慢地也会被市场的体制机制问题所影响,其流动性亦会慢慢被消蚀,而处于基础层的挂牌公司甚至会慢慢滑入无人问津的底部,成为“僵尸”挂牌企业。分层制度实际上并不带来市场流动性的增加,只是改变了市场流动性的结构。
从交易机制设计上,新三板分层之后是否能够在创新层引入竞价交易体系。如果还是延续做市商制度,那么需要加快解决做市商制度的诸多问题。如果要引入竞价交易体系,那么就要求创新层挂牌企业有很大的投资需求,这个巨大的投资需求应该来自哪里?大部分机构投资者不会将资产配置在新三板创新层。创业板在风险暴露时刻的流动性就比较差,新三板创新层的流动性整体很难比创业板更好。大幅降低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是有害的,不是合适的政策选择。为了适应创新层的发展,交易机制的设计仍然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四)新三板转板机制
《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公司,达到股票上市条件的,可以直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2015年11月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应该“坚持新三板独立市场地位”,“新三板挂牌不是上市的过渡安排,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探索与区域股权市场的对接机制”。
转板的可能性是众多新三板挂牌企业挂牌的重大动力,特别是在IPO暂停或者IPO排队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新三板挂牌再转板至创业板或中小板是很多挂牌企业的“迂回”战略。在转板的“诱惑”下,新三板成为中小微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热土。
由于我国股票发行和上市是分离的,通过证监会审核公开发行之后,还需要获得交易所的批准再进行上市交易。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公司都是发行和上市同步推进,平时没感觉到发行与上市的分离。如果挂牌企业是在新三板退市再到创业板发行及上市,那么这能算转板吗?这本质上是企业公开发行及上市的正常申报和审核。在市场的预期中,转板机制是在新三板挂牌发行之后,在符合一定条件和通过交易所审核之后,能够直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目前监管机构对转板机制并没有明确,仅是笼统地说明要进行股转系统的挂牌企业向创业板转板试点的研究。
对于转板模糊性的影响,监管部门和市场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新三板中资产规模、业务收入和股本较大的企业,实际上有一部分都是基于转板而去新三板挂牌,希望在新三板挂牌、进入创新层后能够进入转板绿色通道,走出一条公开发行上市的快车道。那么,有一个问题接踵而来,这么多企业是一起都试点进入创业板,还是继续走IPO程序?如果能够直接到创业板上市交易,那么创业板的IPO审核程序就形同虚设,新三板将成为创业板上市的中转站。这对于创业板和新三板的市场定位、经济功能和层次区分将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如果持续,对于市场供求匹配、市场机制发挥和市场功能拓展等都是极其不利的。
(五)新三板投资者适当性
在反思新三板流动性问题中,投资者适当性也一直是个重要议题。即投资者及其资金的供给无法跟上新三板挂牌公司规模扩张的速度,造成了整个市场供给与需求的错配,从而使得新三板的流动性较差。倘若以2015年底和2016年年初的扩张速度,那么,在2016年下半年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将超过1万家,到时,市场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将更加凸显,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将更差。
8. 企业上新三板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上市前财务准备工作;
2、上市前财务尽职调查 、收入及利润确认;
3、上市前账务、税务筹划、旧帐清理;
4、如何有效募集更多资金;
5、如何设计可持续增长的财务业绩模式;
6、会计准则与信息披露制度安排;
7、企业上市改组中需关注的会计审计问题及解决方案;
8、上市过程中的财务筹划与财务分析;
9、如何进行企业估值及确定发行价。
全案解析上市企业之前的改制重组及公司治理
1、企业改制与重组应关注的问题;
2、各类企业改制与重组的特点;
3、企业改制与发行上市的基本流程及要求;
4、公司治理模式、权利分配、部门设置;
5、企业商业模式设计与再造;
6、决策机制、执行机制、控制监督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协调机制、收入分配机制;
7、人员选拔聘用、薪酬设计、激励约束;
8、改制重组案例分析。
全案解析企业战略投资者的引入
1、企业如何与VC沟通;
2、商业模式和创新;
3、财务预测及企业估值;
4、企业融资要点、投资协议条款;
5、私募股权投资、股权融资案例探讨;
6、企业与风险投资对赌模式分析;
7、私募融资案例分析。
全案解析上市前的公司治理
1、上市工作团队组建;
2、股权结构设计 董事会设计;
3、上市条件、交易及监管;
4、商业模式设计;
5、管理层队伍设计。
企业上市之前的隐性风险的分析及解决办法模块一:企业上市路径的选择
1、不同上市地点对公司的要求比较;
2、国内主板上市、创业板上市的路径解析;
3、香港主板以及创业板的路径解析;
4、美国纳斯达克、纽交所上市的路径解析。
上市程序启动阶段
1、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甄别与选择;
2、财务顾问、保荐人、会计师;
3、 尽职调查;
(1)行业与公司竞争力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
(3)重大合约及法律诉讼事项;
(4)项目投资及收购兼并情况;
(5)公司发展规划。
4、拟定上市方案。
改制与重组
1、企业改制的设立方式;
2、企业改制需要关注的问题。
证监会审核中关注焦点以及发审委否决案例
1、中国创业板IPO企业被否原因分析;
2、中国中小板IPO企业被否原因分析;
3、中国主板IPO企业被否原因分析。
9. 新三板投资有什么风险
新三板投资风险是指机构、企业或自然人等投资者对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中的挂牌企业进行投资时所涉及的风险。
投资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类风险:
1.运营风险
新三板挂牌公司集中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更新较快,市场反应灵敏,对单一技术和核心技术人员的依赖程度较高,这在本质上决定了其变动性较大。此外,新三板企业通常规模不大,而且其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每股净收益等财务指标远低于上市公司,抗市场和行业风险的能力较弱。
2.信息风险
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标准低于上市公司,投资者基于披露的信息对挂牌公司了解有限
3.信用风险
虽然股份报价转让过程有主板券商的督导和协会的监管,但仍然无法避免中止交易的风险,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股份报价转让并不实行担保交收,可能因为交易对手的原因而导致无法完成资金交收。
10. 新三板投资风险的新三板投资作用
投资者对新三板投资注意几类风险:
1.运营风险
新三板挂牌公司集中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更新较快,市场反应灵敏,对单一技术和核心技术人员的依赖程度较高,这在本质上决定了其变动性较大。此外,新三板企业通常规模不大,而且其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每股净收益等财务指标远低于上市公司,抗市场和行业风险的能力较弱。
2.信息风险
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标准低于上市公司,投资者基于披露的信息对挂牌公司了解有限
3.信用风险
虽然股份报价转让过程有主板券商的督导和协会的监管,但仍然无法避免中止交易的风险,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股份报价转让并不实行担保交收,可能因为交易对手的原因而导致无法完成资金交收。
新三板投资作用:
一、投资门槛降低,个人和机构都有机会参与股权一级市场的投资
中国的股民只能参与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股权投资原本只是属于机构投资者才能参与的领域,因为股权投资至少是上千万资金才能投资的。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新三板市场、上海股转中心市场明显降低了投资者参与的门槛,培和亮投资者几十万就有机会参与了企业原始股权投资。
二、回报潜力大
在证监会把上市由审核制向注册制的转变,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者在投资了原始股之后,有转板上市、兼并收购、协议转让等方式退出,在2-3年的时间就有机会获取几倍的溢价收益,回报潜力非常大。配宽
三、投资方式安全
1. 投资者直接成为公司的股东。投资者投资该项目后,企业通过工商变更,投资者显示在企业的股东名册中,从法律层面上,投资者成为真正意义上企业的股东。投资者的投资资金棚晌是非常直接的,去向是明确的,不会像在市场上的一些投资理财产品,投资者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资金的投资去向。
2.投资者是作为公司的优先股股东,享受每年约定的分红。所投企业在没有通过上市、并购、转让等溢价方式退出前,优先股东优先享受公司分红,该分红比例在投资合同中明确标出。在约定的时间内,企业没有上市的话,在约定的时间点,比如3年后,公司大股东要原价回购优先股东的股份,在合同的中明确标出。
3.风险可控。在严格审计后,企业所增资的额度远远小于企业净资产的总值,一般增资额不到净资产的50%,安全系数非常高。同时公司大股东对优先股东有无限连带责任,在合同中标明。
四、投资周期短
一般的风投/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时间是5-10年,而新三板股权投资,可以通过多个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去挂牌上市退出,或者兼并收购或溢价转让等方式退出,一般1-2年就有机会溢价退出,最长3年,就一定可以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