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家科创板申报企业产业链
㈠ 【上交所科创板投教专栏】(十三)关于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的首轮问询及回复(一)
自3月22日受理首批科创板上市申请以来,上交所抓紧推进发行上市审核工作,陆续向发行人发出首轮问询函。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已有企业提交了首轮问询回复。在接下来的几期栏目中,天怡和小刘将就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的首轮问询及回复,为大家介绍和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受理企业和审核等方面的整体情况
在今年3月18日,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系统正式开始接受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3月22日,上交所作出了关于首批9家企业的受理决定。一个月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按照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基本要求,对发行人提交的申请文件进行认真审核。截至4月23日,共计受理了企业申请90家,已向72家发出了首轮问询。
从受理情况来看,科创板申报企业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行业较为集中。总体上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等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32家,生物医药21家,高端装备17家,新材料10家。
2.能够反映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整体现状。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企业大多处于爬坡过坎阶段,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科技创新处于跟跑和并跑阶段的企业多,处于领跑阶段特别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少。申报企业中不乏具有一定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的细分行业龙头,技术水平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
3.申报企业总体上具备较强的科创属性。绝大多数企业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研发投入远超过境内市场其他板块,以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18年)为例,受理的科创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为11%,最高的达56%,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达到33%。
4.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受理的科创企业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为42%,超过50%的有22家,其中超过100%的有7家;最近一年,平均净利润1.23亿元,最高的为37.17亿元。
为了做好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工作,上交所进一步充实了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的力量,从所内相关业务部门抽调了具备IPO审核、上市公司监管等方面经验的会计、法律专业人员,承担审核工作。试点初期,为保障审核质量,提高审核效率,证监会发行部与上交所还建立联合审核机制,选派了数名经验丰富的监管干部到上交所挂职,指导和参与审核工作。
据了解,相关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收到首轮问询后,正在抓紧准备首轮问询回复。
下一阶段,上交所将把着力提高申报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继续做好常态化的发行上市申请受理和首轮问询基础上,集中力量审核已问询企业的首轮问询回复,根据回复的质量情况开展第二轮甚至多轮问询,问询回复情况将向市场公开。
在审核问询结束后,将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规定,及时召开审核会议形成初步审核意见,组织召开上市委会议审核,报送证监会注册,确保科创板平稳、顺利推出。
㈡ 科创板赋能 泽达易盛做深做宽医药信息化产业链营收同比增三成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日前,科创板企业泽达易盛(688555)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30.61%,实现扣非净利润2476.31万元,同比增长1.83%。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自身技术能力的提升,并积极促进核心技术的研究与产品转化,使得新业务拓展带来销售收入增加,进一步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凭借对医药行业的深度理解,泽达易盛在医药信息化这一主赛道已崭露头角,公司创建了信息和医药交叉融合创新的核心技术群,打造了智能医药生产和智慧医药流通两大信息化平台,并将业务延伸到产业链上游农业领域,以信息化技术推动医药 健康 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研发 建生态 业绩稳定增长
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将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不断取得技术新突破,进一步强化了核心技术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壁垒。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研发费用708.08万元,同比增长69.34%,并加大了对设备和软件的投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授权的专利 21 项(其中发明专利 18 项)、软件著作权 194 项。 其中 2021 年上半年新增软件著作权 13 项,软件产品累计 39 项。
公司始终坚持以数据驱动为理念,以快速服务为导向,以云原生思想与机器学习技术为依托,构建知识图谱描述企业生产状态和面貌,定位企业管理指标范围,实现医药制造企业从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从产品线来看,泽达易盛夯实泽达微智造平台产品线,以容器化+微服务的技术架构为基础,实现敏捷开发和持续运维,进一步深化工业软件体系的制作执行系统 MES,制造运营系统 MOM、质量管理系统 QMS、资源管理系统 EAM,从工业互联的采集接入、过程控制、制造执行、运营决策和反向调控,实现了全链路数据闭环。
按服务板块划分来看,在医药流通企业服务板块,泽达易盛研发并推广了面向各类诊所、卫生院、小型医院等医疗机构的HIS系统,打通医保数据接口,实现一站式诊所信息化解决方案,促进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和流通效率,旨在打造“互联网+药医”的服务闭环。在这个生态中,制药企业、医药公司、药店、医院、患者能够打破隔离状态,融合互联为一体。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带给泽达易盛的是业务发展的有力保障,公司综合实力、行业影响力、品牌建设等方面不断获得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获批 ITSS 二级认证,被评为 AAA 级信用企业,由公司为核心起草的全国首个《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团标正式发布。全资子公司苏州泽达亦获准为第三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平台专业服务商,入选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会员单位,且作为联合单位参与的国家工信部“十三五”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也获得了圆满验收。
抓机遇 拓空间 迎发展黄金期
目前,在政策指引、技术驱动以及内生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医疗信息化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泽达易盛是国内较早布局医药全产业链信息化的企业。从医药流通信息化业务起步,经过数年耕耘和自主创新,逐步将业务拓展至医药生产信息化、医疗信息化和产业链上游农业领域的信息化,其中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公司以医药流通信息化产品为基础开发了远程诊疗、处方开具、在线问诊、医疗AI的辅助诊疗等服务系统和基于客户服务的慢病管理、电子病历、 健康 档案等管理平台。报告期内在研的远程复诊平台、智慧医疗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等项目的技术研发能力更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浙江省、福建省、四川省等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泽达易盛自研工业软件平台已实现了国产化替代,突破了以往国际品牌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根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数据的统计,2010年至202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从2010年的1.36万亿元增长至 2020年的8.1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6%,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21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4.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
业内人士分析称,对比国外制药行业的高集中度,国内制药企业行业集中度也在快速提升,大型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市场将进一步打开。此外,由于医药行业又与人民 健康 息息相关,国家层面提出 健康 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将引导大 健康 领域进入数字化管理新发展阶段。
在农业领域,泽达易盛报告期间内重点研究“种植一件事”,训练长效种植算法,通过 科学选育与智能栽培,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同时,完善农业信息化平台,以农业产业园区、区域性农产品为主要方向,迭代升级物联网、追溯平台,打造一标两码品牌管控系统,增强农产品的品牌公信力;在农村领域,构建农村数据底座,通过数据归集、数据清洗与治理、数据运营与监测,实现涉农数据资源的采集、整合、分析和共享。
在发展的过程中,泽达易盛一方面做宽,拓展业务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做深,服务于集种植企业、制药企业、医药公司、药店、医院、患者为一体的医药流通生态圈,最终实现医药 健康 产业链的优化。公司深度聚焦医药 健康 领域,构建核心产业版图,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进程中,以提升行业工艺水平为切入点,拓展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等全制药领域的信息化业务。
㈢ 电子设备制造企业成科创板申报“大户”投资者需警惕“蹭概念”者
作为2019年资本市场的“一号工程”,科创板快速落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19日,科创板已受理企业达到125家。
在上交所已公布的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中,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业成为“大户”,占据较大体量。其中涉足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有25家,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为22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24家。
从行业属性来看,信息技术行业占比达40%,包括设备、医药制造在内的制造业占比达半数以上。
信息技术领域占比超四成
科技 驱动力作用显著
电子信息及设备制造业成科创公司申报“大热门”,科创板已受理企业仍多集中在信息技术和制造领域。其中,涉及半导体行业的超过15家,分别为晶晨股份、睿创微纳、和舰芯片、安集股份等,涉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分别为安瀚 科技 、江苏北人、利元亨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目前已申报企业来看,分布行业较多,但又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 科技 创新和新技术领域,这符合科创板重点支持的产业方向。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中,上交所对科创板支持的行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类似,包括六大行业及其子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及生物医药。
统计显示,申报的100多家企业分布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金融 科技 、大数据等15个行业,大多集中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科创板申报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信息技术创新领域,信息技术对GDP增长贡献率增加。中国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未来将借助 科技 创新,由粗放向集约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显得尤为重要, 科技 强国成为必由之路。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研发投入不断提高,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amp;D)经费支出19657亿元,同比增长11.6%。 科技 部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我国 科技 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更加凸显。而科创板将为 科技 创新企业打开新的融资通路,有助于我国 科技 力量的提升。
打开新融资通路
新机会隐藏新风险
申报企业所处行业、公司规模、经营状况、发展阶段不尽相同,总体上具备一定的科创属性,体现了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的包容性,但企业的经营风险依旧较大。企业申报热情高涨,同时,市场上多家影子股涌现,多家上市公司表态将加入科创板热潮中。专家提醒,投资者应需警惕“蹭概念”者。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企业蜂拥登陆科创板,投资者也需防范风险。科创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交易灵活性、减少了限制,但新机会的背后也隐藏了等量的风险。
㈣ 我们研究了科创板首批上会的三家企业,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
作者 | 李攸宁
来源 | 首席科创官
5月27日,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重磅消息——科创板上市委首次审议会议将于6月5日(下周六)召开,被选中的三家企业——微芯生物、安集微电子、天准 科技 将面临上市流程中的重要一环。
谁又能成为科创板第一股呢?
在发行上市审核中,上市委审议会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般来说,企业从准备上市到最后发行成功一共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发行准备阶段、审核阶段、证监会注册阶段,以及最后的发行上市阶段。而上市委审议会议则处于第二阶段(审核)往第三阶段(证监会注册)的过渡环节。
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微芯生物、安集微电子、天准 科技 三家企业通过了上市委员会审议之后,便离上市发行更进一步。
与三家企业此前所经历的受理和问询环节不同,上市委主要侧重于对审核报告及申请文件进行审议,并就初步审核意见充分讨论后进行合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同意或不同意发行上市的意见。
然后,上交所将结合意见,出具同意发行上市的审核意见或者作出终止发行的决定。之后,同意发行上市的,将报送证监会履行发行注册程序。终止发行上市的,将终止审核程序。
由此可见,上市委审议会议这一环节对三家企业上市成功的重要性。在这万分紧张的时刻,不知道公司的董事长们还睡不睡得着。
主考官方面,上交所规定每次会议由5名委员组成,采取轮值制度,委员按抽签确定,并需满足相关专业和界别结构要求。
下周六的5位主考官分别为陈瑛明(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周芊(浙江证监局)、陈春燕(中国基金业协会)、郭雳(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和祝小兰(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看这个构成,应该是监管层、中介机构、学界兼顾了。
在公告中,上市委特意强调,不受任何机构和个人的干扰,参会委员将严格执行有关回避要求。希望发行人、保荐人等中介机构、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自觉支持上市委委员公正履职,不得直接或间接以不正当手段影响上市委委员的专业判断,如以不正当手段严重干扰上市委委员审议,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终止发行上市审核。
截至目前,科创板受理企业共计112家。在这百家争艳的时刻,为何微芯生物、安集微电子、天准 科技 3家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
首先,从申报时间上来说,这三家企业均不在首批受理企业队列中,并不占据“天时”。其次,从问询情况来看,这三家企业中仅有微芯生物进行了三轮问询,其余两家只进行了二轮问询。可见,问询轮次并不是决定企业上会速度的决定因素。
2016年-2018年,微芯生物实现营收分别为8536.44万元、1.1亿元、1.47亿元,复合增长率超30%。净利润分别为539.92万元、2590.54万元、3127.62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60.52%、62.01%、55.85%。虽然在众多受理企业中,微芯生物的营收算不上亮眼,但从研发投入来看,微芯生物还是很舍得下“血本”的。
安集微电子成立于2006年,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保荐券商为申万宏源。
2016年-2018年,安集微电子营收分别为1.97亿元、2.32亿元、2.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09.85万元、3973.91万元、4496.24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21.81%、21.77%、21.64%,均超过了科创板规定的15%的研发投入占比。
天准 科技 成立于2009年,曾于2015年8月挂牌新三板,并于2018年1月摘牌。此次科创板上司的保荐券商为海通证券。天准 科技 主营产品为工业视觉设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和无人物流车。
2016年-2018年,天准 科技 营收分别为1.81亿元、3.19亿元、5.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63.59万元、5158.07万元、9447.33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26.22%、18.66%、15.66%。
从基本面来看,三家企业都不是受理企业中盈利能力最强的,也并非利润率最高的,保荐券商也各不相同。
但首席科创官发现,三者都有一个共同特质——重视研发,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15%。由此可知,研发投入是科创板受理企业审核速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有了这三家企业打头阵,后面上会的企业也会接踵而至。
据了解,科创板上周六已经进行了第三次全网测试,原定于6月初的通关测试也即将到来。通关测试若顺利进行,就意味着上交所关于科创板的交易系统已全部准备就绪。看来,科创板开板指日可待。
㈤ 科创板:新势力再生资格战
文|Karakush
造车新势力正在一改上半年的死水之相,迸发出一派新生机。
比如昨天(10月13日),据《未来汽车日报》报道,天际汽车已于近期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金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资方根红苗正,包括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和大型国有银行;以此为号,天际同时已开启了IPO的准备工作,计划于2021年上市。
尽管该篇报道中没有指明,但按照此前的口风和匹配的选择来看,天际剑指科创板。
9月28日,上交所披露,吉利科创板IPO过会。初始发行不超过17.32亿股股份,不超过总股本15%,募资总额约200亿元。尽管在最终上市前还要通过证监会审核、询价、挑挑黄道吉日等步骤,但不出意外吉利应该就是科创板的“整车第一股”,业界预计他们能在年前完成。
除了吉利本身的动作很快,6月底浙江证监局就披露了他们科创板上市辅导计划,8月底前就完成上市辅导——科创板也提供了政策条件,打开红筹企业回归的通路,并且针对吉利的审核效率也确实高于平均水平,9月1日申请,9月28日通过,不是随便一家企业都能有此待遇,同期也就是蚂蚁了。可见科创板对于重要企业还是有倾斜的。
至于新势力,还有硬流程要走,目前进度最快的威马已公布上市辅导机构是中金,一般辅导期就要3-6个月。但吉利率先上市,或许不妨碍新势力中再角逐出一个第一。虽然新老共举同一个大概念,长远来看也必将趋同竞争于同一个赛道,但国内投资目前对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还是有明显的认知差别。
当然,速度还是必须的,先上先有钱先有活下去的机会,过去三年如果教会了诸君任何事,还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个老梗。此外,业界也有担忧,科创板对整车企业的容量也是有限的,汽车产业上市很快就会转向核心技术供应商,比如智能驾驶、激光雷达等等。
无论如何,即便能成功IPO,也只是获得一个扶起来站着的资格,后续能走多远仍旧看业绩。资本市场对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信心与想象,终究还是要随着真金白银落脚到具体销量上,市场很好你持续卖不动,再高科硬科也于事无补。
这或许会成为一部分企业的下一个难题。从自身发展阶段来说,现在未必是新势力上市最成熟的时机,很大程度是被资金需求的必要性裹挟着去上市。上市之后财务数据公开,也会是一个风险。当然那都是后话,在没穿上裤子之前,先不过分担心裤子上有没有拉链这些小事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有“硬实力”撑腰 科创板企业“科创底色”更足
虽然接连有两家公司与科创板说再见,但这并不能改变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科创底色”。
当然了,其他领域的企业,如果 科技 创新能力突出,有较强的成长性,也是可以成为科创板的服务对象的。
那么,这些领域的企业有什么特点?创新,是必然的。而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性,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是否拥有众多技术方面的专利。这一点,我们看到,不管是已经首滚递交申请材料的企业,还是已经上市的29家公司,多多少少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利。
比如,根据招股说明书,自公司设立至2019年2月末,中微公司申请了1201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38项,海外发明专利465项;已获授权专利951项,其中发明谈芹型专利800项。截至2019年4月30日,光峰 科技 在全球范围内获授权专利792项,同时正在申请授权的专利超700项。
说到专利,另一个离不开的关键词,自然就是企业的研发投入了。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在科创板运行满一个月的时候,上交所根据受理企业的情况,公布过一组数据:从研发情况看含猜,152家企业近一年平均研发投入占比11.45%。而根据上交所此后发布的另一组数据,从上市的28家科创板企业(不包括9月6日上市的安博通)情况看,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平均为13%,最高的甚至达到了34%。
这一数据要远高于传统行业上市公司,显示出鲜明的“科创底色”,为科创板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专利也好,研发投入也罢,对科创板企业而言,所拥有的这些“硬实力”,是最能体现自身的“科创底色”的。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科创板队伍的日益壮大,会有更多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并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变得更强、更大。而有了“硬实力”撑腰,科创板会呈现出更浓厚的“科创底色”。
㈦ 科创板IPO申报企业221家“在途”受理418家企业七成来自四大行业
落地逾一年的科创板注册制,正在向服务更多“硬 科技 ”企业全力进发。
从这418家企业所属行业类别来看,有近七成、280家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大行业:即84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80家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62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以及54家医药制造业企业。
“从上述四大行业领域来看,更多地属于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具有较高无形资产的新经济企业。事实上,从其在科创板较大比例的分布情况来看,无疑进一步凸显了科创板的‘科创’属性。”在张立超看来,新经济企业不仅以新技术、新模式的创造为基础,获得超越成熟行业的发展速度,而且可以通过技术渗透的方式,促进整个经济的结构转型。总的来说,新经济企业发展对于落实创新驱动和 科技 强国战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张立超看来, 科技 创新、产业升级等新兴经济的发展无疑需要融资模式的创新,但创新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这是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难以接受的。不过,资本市场本身的风险偏好特性,则使得直接融资有望成为其重要支撑。结合目前科创板申报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预计上述政策的发布将进一步支持相关集成电路企业及软件企业借力科创板等资本市场平台实现国产替代、产业升级。
张立超预计,注册制下,资本市场对重点行业中有市场潜力、成长性强的企业料给予更大力度的融资支持,以此打通产业发展、 科技 创新及金融服务生态链,推动形成更加高质量的产融结合。
㈧ 第二批科创板做市商名单出炉!近千家私募出手自购,重要消息还有哪些
据了解,这是继2015年6月6日之后,上交所在科创板推出做市商做市后再次对科创板做市商准入进行调整。最新公布的科创板做市商名单显示,共有138家私募机构申报为第二批科创板报价股票做市商。其中有77家私募机构参与了申报,同时这是首次有私募基金参与报价股票做成市商业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9日发布之时就有消息传出第二批科创板做市比例将高于第一批。
据市场消息称,在科创板推出做市交易制度后,第二批科创板做市商的数量或将超过第一批。不过,在此之前,该消息已经得到市场相关人士的证实,不过目前还未得到上交所方面的证实。目前上交所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推动实现科创板股票做市业务机制有效运行。券商投行人士也表示,第二批科创板做市商将在证券公司数量上增加一倍以上,比例或会高于第一批。
㈨ 科创“独角兽”连遭上交所“拷问”:估值百亿,全靠财技
作者|韩蕾
来源|野马 财经
走的快不是本事,走的稳才是能耐。
随着科创板开板的日渐临近,截至5月31日,共有112家企业提交的申请资料已被受理,其中处于已问询状态的有94家。
而在这些被问询企业中,一家名为宁波容百新能源的公司(下称:宁波容百)走在了“前列”。近日,它已经回复了上交所的第二轮问询。
首席科创官注意到,作为目前估值已过百亿的首批科创板申报企业、锂电池正极材料新能源生产商,宁波容百的前五大客户当中不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类知名公司。
可正是这样一家自带光环的科创企业,在第一轮问询中却被上交所连发了60个问题,成为了首批受理企业中被发问最多的公司;在第二轮问询中,上交所又对宁波容百有关“核心技术”“前五大客户”“经营性现金流”“应收票据”等方面再次进行了“灵魂”拷问。
说到宁波容百,不得不提到的是A股上市公司当升 科技 (300073.SZ)。这家公司不仅是宁波容百的竞争对手,还和公司的董事长白厚善有着不解之缘。若说宁波容百脱胎于当升 科技 ,这话也不为过。
1992年,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成立了一个课题组,白厚善就担任组长,这也是当升 科技 的前身。2001年,当升 科技 改制成功,并开始进入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在白厚善的带领下,当升 科技 日益发展,并在2010年4月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了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首发上市之时,白厚善持有505万股当升 科技 股票,位列第四大股东,后经转增等,其持股曾超过1000万股。不过,随着公司业绩的下滑,白厚善在公司的地位也受到了挑战。
2013年7月,白厚善向当升 科技 递交了辞职申请,离开了这家自己工作了20多年的公司,并在随后陆续套现所持有的股份。
一位业内人士对首席科创官透露,因一些人事原因,白厚善算是失意离开当升 科技 的。
没过多久,白厚善便消失在了当升 科技 前十大股东之列。不过,在2014年第三季度,也就是他辞职一年后,白厚善逐渐运作新的平台,通过增资和股权司法拍卖,他取得了金和锂电的控制权。
据悉,金和锂电的原大股东金和新材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常规产品及前驱业务,在2016年10月,金和新材因逾期债务纠纷,所持有金和锂电的少数股权法院执行了司法拍卖。
而这家名为金和锂电的公司,正是宁波容百的前身。
在全盘接受宁波金和锂电后,白厚善凭借在当升 科技 的运作经验和业内资源,在宁波容百的资本运作上,白厚善显得驾轻就熟。天眼查数据显示,申请科创板前的短短4年时间内,宁波容百共进行了4轮融资,其中包括阳光财险、长江证券等。
与此同时,公司的业绩也不断向好。2016年-2018年,宁波容百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9亿元、18.8亿元和30.4亿元,增长率均超过50%。
除了靓丽的业绩水平、众多资本的加持外,想必更让白厚善欣慰的是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当升 科技 “老人们”也愿意围在自己的身边。
招股说明书显示,当升 科技 原生产厂长张慧清、原人力资源总监姜慧、原营销工程师刘德贤都是宁波荣百的员工。
同业跳槽也引起了上交所的注意,在二次问询中称“宁波容百是否存在来源于当升 科技 的资产、技术、研发成果等”。宁波容百表示,公司的产品定位、开发进度及产品结构与当升 科技 存在显著差异。
说到技术,宁波容百在投入上似乎并不大方。
2016年-2018年,宁波容百研发费用金额依次为0.32亿元、0.77亿元和1.2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依次为3.59%、4.10%及3.94%,均低于厦门钨业、当升 科技 等同行业公司;同期公司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比例也逐年下降,2018年占比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对此,宁波容百称是因为公司规模快速扩大所致。
不过,更让首席科创官好奇的是,宁波容百的核心团队中,竟然有两个韩国人:李琮熙和刘相烈。另外,旗下还有JS株式会社、韩国EMT株式会社等公司。
当然,中韩技术团队也引起了上交所的注意,并对宁波容百就“核心技术人员是否与以前任职单位签署了竞业禁止协议,其主要成果是否涉及职务发明,是否存在侵害发行人或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情形”进行了问询。
在回复函中,宁波容百表示“因中韩两国市场环境、技术路线存在差异,李琮熙在公司从事的研究、开发工作与在韩国公司差异较大,故不存在侵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情况”而另一位核心技术人员“刘相烈在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管理工作,未形成职务发明”。
既然两国技术差异这么大,高薪聘请韩国人员真的能起到实质性效果吗?而更有意思的是宁波容百还在招股书中提示了,未来可能会面临行业竞争带来的核心技术泄密,以及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对于这一风险到底是针对谁提出的,首席科创官联系了宁波容百相关人员,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依赖大客户,17亿应收支撑利润
招股说明书显示,宁波容百的大客户应收款数额比较多,而且存在一些关联性。
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宁波容百的净利润约为556万元、2723万元、2.1亿元,三年翻了38倍;与此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余额也不断攀升,分别约为3.3亿元、8亿元、11.4亿元和9799万元、1.66亿元、6.72亿元。如此数据,很难说是业绩贡献了利润,还是应收支撑了利润。
除此之外,首席科创官注意到,自2016年起的三年间,宁波容百的第一大客户均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津力神),这家公司每年的销售收入占宁波容百当期营收比例均超过20%。另外,公司2018年的第二大客户比克动力占比比例也达到12.07%。
也就是说,两者合计贡献了宁波容百三分之一的营收,说是公司业绩的“铠甲”也不为过。
可“铠甲”也是宁波容百的“软肋”。上交所在问询中就注意到,“天津力神不仅是宁波容百的第一大客户,同时也是公司2017年第二大供应商。并且,天津力神的应收款项还存在部分逾期的情况。”因此希望公司和保荐机构对此进行说明。
在回复函中,宁波容百称为应对原材料上涨压力,上述问题的确存在。并且,天津力神在向公司销售原材料的过程中还采取了冲抵公司对其应收货款的方式。2016年至2018年,宁波容百对天津力神方面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353万元、2.2亿元及1.7亿元,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约为68万元、1102万元和856万元。
换句话来说,就是宁波容百向天津力神买原材料,加工完产品后再卖给天津力神,自己就赚一个加工钱,对方不仅拖款,还要把原料费给扣了,可见宁波容百在上下游中的话语权并不强。如果说天津力神好歹是国有控股公司,付款慢但还是有希望的话。那第二大客户比克动力,存在的风险或许就有点高。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宁波容百对比克动力的应收账款余额约为2.16亿元,且期后回款比例仅有44.96%;同年,比克动力还有一笔对宁波容百180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无法兑付。因此,上交所提出质疑,请会计师“核查是否存在使用无真实贸易背景的应收票据进行融资的情形”。
在二次问询中,上交所注意到,“长信 科技 (300088.SZ)对其持有的比克动力长期股权投资在2018年度计提了减值准备。”据长信 科技 的年报披露,比克动力的净利润由2017年的5.5亿元下降到了2018年的7775万元。
对于第一债务人业绩的恶化,宁波容百并没有那么担忧,其在回复函中称“2018年比克动力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且在与公司的合作过程中目前仍在还款。由此,公司就比克动力应收账款未列为单项重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不过,天眼查显示,2016年-2018年,宁波容百共进行了8次开庭。除了一起竞业限制纠纷,另外7次都是合同纠纷,且大多数是由于下游企业拖欠货款。
一方面,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激增让企业利润有所增长;另一方面,这显然对公司的资金链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在此次科创板募资中,除了建立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一期)外,宁波容百还需要筹资4亿来补充运营资金。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8年,宁波容百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分别为-6287万元、-6.38亿元和-5.43亿元。对比同行业公司,现金流持续三年为负的只有宁波容百。对此,宁波容百在回复函中解释称“现金流情况不同主要是由于利润规模、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等因素所致”。
与此同时,宁波容百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常年为负。这意味着,公司需要大量筹资来维持现金流的平衡。
首席科创官发现,近年来,宁波容百的主要融资途径并非借款,而是“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也就是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金。
正是这样一家财务数据“走钢丝”的公司,在2018年6月,由金沙江资本领投的融资中,投后估值达到101亿元,堪称锂电池领域的“独角兽”,而目前当升 科技 的市值也不过百亿上下。
对此,部分业内人士对这头百亿的独角兽很不理解。一位电池业内人士对首席科创官说:“宁波容百走的是从硫酸镍到三元前躯体再到三元正极材料的技术路径,处于整个产业的中游,在定价权上毫无优势可言,在技术上也无过人之处。”
据这位业内人士介绍,从宁波容百的路径来看,会陷入到厦门钨业、当升 科技 、杉杉能源和万向新能源等同行业的竞争体系中,依照现在宁波容百的实力来看,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与有实力的同业厂家产生竞争。
因为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其占营收80%以上的产品三元正极材料毛利率分别只有13.95%、15.74%和18.21%,而同期行业平均水平却分别达到了16.37%、19.3%和15.98%,可以看出,2016年和2017年其主营产品的毛利率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也只有2018年才有所赶超。就此来看,“容百 科技 的产品在行业中并不具有太大优势的”。
除了当升 科技 外,杉杉股份也是宁波容百列举的同行业可比公司,且杉杉股份的子公司杉杉能源在三元正极和正极材料上的产能均高于宁波容百。2018年,杉杉股份以234亿元的资产、88.5亿元的营收、12亿的利润远超宁波容百,总市值也不过134亿元。
对于估值的疑问,首席科创官多次联系了宁波容百并发送求证邮件,对方称会告诉领导通过邮件回复,但截止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在招股说明书中,宁波容百多次提到,自己的产品是“全球领先”、“最早推出”、“世界三元正极材料的第一梯队”、“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应用”……对于这些描述,上交所也提出了质疑,请公司“结合细分行业技术发展情况等判断,相关表述是否真实、准确、客观”。
当然,公司不会自己打脸,在回复函中肯定是说这些描述都是妥妥的。那宁波容百到底生产的是什么神仙产品,能让资本另眼相看,还有勇气冲刺科创板呢?
在招股说明书中,宁波容百称自己的主要产品为三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简单理解就是电池正的那极里面的材料,由三种物质构成。基于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等优势,三元正极材料已成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而锂电池正是现在打的火热的电动 汽车 的重要部件之一。
可是现在生产锂电池的厂商多了去了,宁波容百凭什么说自己领先?
宁波容百在招股说明书和回复函中描述,国内市场对于NCM811的需求较为旺盛,但受制于产能供给不足,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况。而除容百 科技 外,国内仅有当升 科技 、天津巴莫、杉杉能源等少数厂家实现NCM811量产。正因为自己生产的不是普通的三元正极材料,因此和同类上市公司没有可比性,估值当然不能一样。
NCM811真的这么厉害吗?的确,无论是电池成本还是续航里程上,这一产品和传统产品相比都具有比较优势。但首席科创官在查阅资料后发现,高镍三元电池最大的问题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唐仲丰就在自己论文中提到,高镍三元的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储存性能较差,阻碍了三元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除此之外,正极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往往是影响电池热失控的关键因素,其中镍含量越高,热稳定性越差。在实验中和其他材料相比,NCM811的热稳定性较差,同时伴随着放热量的急剧增加。
另外,除了热量的影响,高镍三元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更大,因此更容易由微裂纹扩展而导致材料失效。
近年来,特斯拉等电动 汽车 自燃或爆炸的现象层出不穷,据媒体统计,过去三个月特斯拉Model S已经出现了多起自燃事件。另外,工艺处于领先地位的韩国两大电池巨头LG化学和SKI都将推迟量产高镍NCM811电池的计划。
你觉得未来NCM811真的能助宁波容百走上光辉大道吗?除了安全问题,也许老板得先想想17亿的应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