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详情 » 上海华信集团涉及上市公司

上海华信集团涉及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 2024-10-26 12:08:58

❶ 华信国际十大股东背景

华信(300717)十大流通股东:
1.截止2019年09月30日股东名次1,股东名字苏州国发智富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股东性质投资公司,股份类型A股,持股数(股)6,499,040,占总流通股本持股比例15.29%,增减(股)-1021700,变动比例-13.59%。
2.截止2019年09月30日股东名次2,股东名字常熟市中科虞山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股东性质投资公司,股份类型A股,持股数(股)1,476,864,占总流通股本持股比例3.48%,增减(股)不变,变动比例--。
3.截止2019年09月30日股东名次3,股东名字盐城市中科盐发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股东性质投资公司,股份类型A股,持股数(股)1,061,136,占总流通股本持股比例2.50%,增减(股)-780000,变动比例-42.37%。
4.截止2019年09月30日股东名次4,股东名字康安卓,股东性质个人,股份类型A股,持股数(股)900,634,占总流通股本持股比例2.12%,增减(股)新进,变动比例--。
5.截止2019年09月30日股东名次5,股东名字北京同创共享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股东性质投资公司,股份类型A股,持股数(股)783,000,占总流通股本持股比例1.84%,增减(股)-773000,变动比例-49.68%。
5.截止2019年09月30日股东名次6,股东名字潘勤,股东性质个人,股份类型A股,持股数(股)500,000,占总流通股本持股比例1.18%,增减(股)103140,变动比例25.99%。
6.截止2019年09月30日股东名次7,股东名字黄国深,股东性质个人,股份类型A股,持股数(股)160,000,占总流通股本持股比例0.38%,增减(股)不变,变动比例。
7.截止2019年09月30日股东名次8,股东名字凤时宏,股东性质个人,股份类型A股,持股数(股)159,000,占总流通股本持股比例0.37%,增减(股)新进,变动比例。
8.截止2019年09月30日股东名次9,股东名字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性质证券公司,股份类型A股,持股数(股)158,560,占总流通股本持股比例0.37%,增减(股)新进,变动比例。
9.截止2019年09月30日股东名次10,股东名字梁荣文,股东性质个人,股份类型A股,持股数(股)158,000。
拓展资料:
1.中国执行信息公告网显示,华信国际董事长李勇、实际控制人苏卫忠被列入限制消费人员名单。 其二,华信国际分别于2019年3月12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关于对安徽华信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中小板关注函【2019】第181号),于2019年5月16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关于对安徽华信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报的问询函》(中小板年报问询函【2019】第156号)。要求公司对函中问题作出书面说明,并于2019年3月18日、2019年5月23日前将说明材料报送深圳证券交易所并对外披露,同时抄报安徽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处。
2.华信国际收到上述函件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及中介机构开展回复工作,对涉及的问题进行逐项落实和回复。鉴于完成相关事项的核查尚需一定时间,且需要中介机构发表意见,预计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回复工作,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拟定于2019年9月16日前完成回复及披露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华信国际的股票终止上市,并自2019年9月12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华信国际也成为了继中弘股份、雏鹰农牧之后,A股市场上第三只“面值退市”股。

❷ 国家为什么要动华信

中国华信曾多次盖过央企。中国华信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多次扮演央企角色。下面是华鑫的介绍
1、中国华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信,是一家以能源、金融为主的集体民营企业。公司以拓展国际能源经济合作为战略,构建了以能源产业经营和能源产业投资为驱动的有组织的国际能源投资银行。中国华信由叶建利于2002年创立,董事会于2006年成立。 2016年,叶简明在第五届第一次会议上一致投票选举为新一届董事会主席十多年来,在叶简明的带领下,华信人同舟共济,风雨同舟,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贸易带动经济,构建以人才为基础的产业金融体系。遵循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华信近年来加快战略转型,着力打造能源产业投资与金融服务协调发展的国际化投资银行,促进持续快速发展。的企业。拥有2大集团公司、13家一流公司和A股上市公司,参股多家境外上市企业,人才近3万人。公司立足欧洲油气码头,取得上游油气股权及权益,组建专业金融团队和独立交易员团队,开发全金融牌照,推进公司战略,增加金融和物流利润通过能源行业运营和金融系统服务。发展与大型国企混合经济,走出去,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助力国内产业升级和供给侧改革。
2、2016年12月,中国华新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正式签约,持有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国际公司51%的股权。通过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的战略合作,中国华新还获得了每年在哈萨克斯坦销售1000万吨石油的权利。
3、2017年11月20日,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之一俄罗斯石油公司宣布,已与中国华信达签订为期五年的石油供应协议,自2018年1月1日起向中国华信达供应原油,其中累计供应6080万吨。 2017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一旦收购完成,中国华信将成为俄罗斯石油公司第三大股东,获得每年4200万吨的石油权益和26.7亿吨的石油和石油权益。天然气储量,并成为世界一流的石油公司之一。此外,2017年2月,中国华信与阿布扎比政府和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正式签署协议,获得阿布扎比最大已开发油气区块40年4%的权益。

❸ 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频现该怎么解决

近一段时间以来,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加速暴露,一些民营上市公司或持有上市公司的集团接连出现债券违约,引发了市场的担忧。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债务违约,体现出金融与政府债务双重监管大背景下,一些企业自身经营和财务控制能力出现了问题,债券市场的风险整体仍然可控。

而在稍早之前,则出现了企业发债10亿元几乎全部流标的情况。5月21日,东方园林发布公告称,公司公开发行不超过15亿元的债券已经获批,原本计划发行的10亿元公司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仅0.5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在信用收缩的大环境下,资质较差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部分城投平台再融资压力进一步加大,这可能将继续加快相关信用风险的暴露。

WIND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已经发生至少19起债券违约事件,涉及发行主体11家,合计债券余额为176.04亿元。除此前的春和集团、大连机床、丹东港、亿阳集团外,新增违约主体5家,分别为上海华信、富贵鸟、凯迪生态、神雾环保和中安消。与2016年不同的是,本轮违约多集中在民营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一些较知名的上市公司,因此引发了市场对风险蔓延的担忧。

中金公司认为,本次“违约潮”并非事出偶然,本轮债务违约加速受去年底来融资环境收紧所驱动,尤其是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非标资产快速回表为地方政府与民企的资金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时,多项去杠杆宏观政策叠加,包括财政支出放缓、地方政府融资及基建投资监管趋严,表内信贷额度偏紧等,也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压力。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记者表示,这一情况的发生,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调整所致。由于中国经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违约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形势相对较差的地区。从行业来看,违约事件主要集中在一些面临较大行业分化和环保压力的传统产业。

上市公司发债热情高涨

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信用债发行规模已达4465.34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979.41亿元,增幅高达355.92%。大幅攀升背后,上市公司偿债压力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存量信用债规模已达28188.96亿元。其中,年内偿债规模将达5436.61亿元。即使扣除年内发行的短融,偿债规模仍达3666.11亿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按照细分行业分类,房地产发债规模最高,达到了864.9亿元,紧随其后的是电力能源行业,达到了831.9亿元,采矿行业发债规模也达到了215亿元。这三类行业发债规模占上市公司发债总量的比例达42.81%。Wind统计显示,在年内上市公司债券到期情况方面,包含多个细分行业的制造业到期债券规模为1761亿元,其次为电力能源行业,到期规模为822.6亿元,房地产行业为717.86亿元。

东方金诚评级公司首席分析师苏莉认为,强监管下发生的信用收缩对债券发行人构成了一定的挑战,融资成本和再融资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对“借新还旧”过度依赖的企业冲击较大。具体来说,部分负债高企、盈利能力出现显著下降的民营企业或较为边缘化的国企,尤其是处于产能过剩领域企业或成为信用风险暴露的集中区;部分面临债券到期和回售压力的房地产企业,在再融资难度明显上升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新的违约主体。

另一方面,公开信息显示,年报公布后,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正在受到交易所的高度关注。以飞乐音响为例,5月18日,上交所对其下发2017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问询函要求该公司结合业务构成、资金使用安排、经营情况,说明报告期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的原因,并要求上市公司结合短期借款规模、流动资金等,分析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是否存在短期偿债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整体可控

尽管债券违约事件时有发生,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仍然整体可控。李迅雷强调,从违约金额来看,信用债违约金额比例还不到1%,大概只有0.4%、0.5%左右,远远低于目前银行的坏账水平,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李迅雷表示,从金融监管角度来讲,要打破刚性兑付,所以不排除接下来还有不少公司出现违约。他指出,应当要有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意识,做好预期引导。

中信证券则认为,近期频繁爆发的信用风险事件,各家主体违约的导火索和根源有所不同,其风险的积聚与爆发不在货币政策或流动性环境,而在于自身经营和财务控制能力。在稳杠杆和防风险目标下,预计原有风险处置将更加温和,防范新风险积聚。未来信用风险总体会更为缓和,但结构上低评级主体仍然面临一定风险。

中金公司建议,在政策层面,要遏制风险蔓延,短期内需要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及较稳定的政策预期,保持社融增速环比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有助于稳定总体融资条件及总需求,同时尽快颁布资管新规的执行细则及过渡期的安排也有助于“非标”资产有序退出,降低“踩踏”风险。中长期制度建设方面,金融去杠杆不能“单兵突进”,平稳去杠杆需要财税体制改革及低质量信用资产平稳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配合。

苏莉认为,近期及后续可能出现的违约案例是我国信用债市场去除刚性兑付面纱之后呈现的信用风险本来状态,信用风险的还原和释放将促使信用债市场回归信用风险定价的本源,引导投资者理性平衡信用风险与收益,有助于消除系统性风险的隐患。不过,在相对集中暴露信用风险的阶段,也需要避免金融机构集体非理性和踩踏效应导致风险传染性加剧。建议债券市场投资者提升信用风险识别和组合管理能力,对债券风险的暴露制定应对预案,冷静应对信用风险。

❹ 上海十大知名企业有哪些

1、上海电气集团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在香港H股上市,还拥有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输配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30位。

2、浦发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于1993 年1月9日正式开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2012中国上市公司最具投资价值100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排名第23。

3、宝钢集团

宝钢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名,认为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宝钢股份在成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应商的同时,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4、上汽集团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为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整车上市公司。2011年,通过向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及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独立零部件、服务贸易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相关股权和资产,上汽集团实现资产重组整体上市,总股本达到110亿股。

5、东方航空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中国上海,是中国民航第一家在香港、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的航空公司。是中国三大国有大型骨干航空企业(其余二者是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之一。

6、复星集团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2002年,复星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

7、百联集团

百联集团于2003年4月24日成立,为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金为10亿元。百联集团现位列中国零售百强第1名,中国企业500强第16位,中国大企业集团第33位。

8、光明食品(集团)

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8日。由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资产集中组建而成,资产规模458亿元,2006年销售收入450亿元。光明品牌在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3位,品牌价值已达455.12亿元。

9、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是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行之一。1986年7月24日,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现为中国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

10、太平人寿

太平人寿历史悠久,1929年始创于上海,1956年移师海外专营寿险业务,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市场份额最多的民族保险企业之一,也是现今中国保险市场上经营时间最长和品牌历史最悠久的中资寿险公司之一。

❺ 华信国际十大股东背景

刘美芳、朱丽思、朱宏军、陈玉和、于辉、袁宝玲、肖盛、朱思朦
颜金棍、骆伟东。
拓展资料
1、主营优势: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农药专业生产厂家,主要产品杀虫双(单)国内产,销量第一,公司核心资产使用率较高,产能利用率远高于70%以上。公司现有产品杀虫单(双)原药及制剂,草除灵乙酯,精恶唑禾草灵等的生产技术水平均国内领先,收率高于同行业水平,其中杀虫单出粉率达到60%以上,比国内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杀虫单原药纯度在国内第一个超过98%。
2、定向增发2:2013年5月,公司以2.65元/股的价格向上海华信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发行728,685,018股人民币A股,募集净额19.1亿元,将用于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年年富”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完成后,上海华信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华信石油及其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石油化工原材料及添加剂的国际国内贸易,其具体产品包括芳烃、对二甲苯、电解铜等,未从事与华星化工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
3、对外投资:2013年10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年年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经协商达成合作意向,并在上海市正式签署了《关于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安徽年年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公司的协议书》,拟在上海市普陀区武威路 288 号 8号楼投资设立上海首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农资贸易和农产品贸易等业务。上海首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拟注册资本 1 亿元人民币,年年富以现金出资 490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 49%,所需资金均由年年富自筹解决;首农集团以现金出资5100 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 51%。本次投资有利于公司业务拓展,优化营收结构,积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

❻ 周正毅被通缉!上海前首富如何控制四家上市公司 背后有神秘力量

作者:周远征


18年前的5月25日下午,上海逸和龙柏酒店,上海滩首富周正毅与一位来自北京的神秘人相谈甚欢,他夸下海口说要投资数十亿给这人所在的集团。

这是他失联前的最后一次商务会谈。不久,周正毅被有关部门控制。

消息不胫而走,周正毅实际控制的内港两地四家上市公司遭遇了持续多日的暴跌。

2003年5月29日,周正毅控制的港股公司上海地产(00076.HK,已退市)却声称,并不知悉扣留事宜。

然而,纸包不住火。几天后,上海市有关方面证实了农凯集团掌门人周正毅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

2006年5月26日,仅仅服刑三年就被提前释放的周正毅从“提篮桥监狱”出来。不久,他再次东窗事发,被判刑16年,二进宫。

祖籍江苏无锡、成长于杨浦棚户区的上海滩首富,他的人生跌宕起伏。

至今,中国香港廉政公署依然将其列为被通缉人士,理由是:串谋诈骗和公司董事作出虚假陈述。

当年他如何成为内港两地四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成为了资本市场至今难解的谜题。

征探君十余年来在沪港两地,对一些尘封已久的资本事件展开调研,将推出系列调研报告。



上海一中院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周正毅出生于1961年4月23日,江苏无锡人,高中文化。中国香港廉政公署已经挂了十多年的公开通缉令中,周正毅持有中国香港身份证,皮肤白皙。

从小在上海杨浦区长大的周正毅素来胆大,在街坊眼里他是一个不省心的孩子。周正毅早期发家的 历史 扑朔迷离。各种发家版本以周正毅和“准太太”毛玉萍接受专访的方式呈现。其中,比较多的说法是周正毅曾经前往东瀛,售卖101洗发水。

101洗发水对于东瀛脱发者是福音。日本脱发率高达27%以上,高居亚洲第一。据说前北京首富李晓华也是通过在日本售卖这种洗发水,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北京、上海两大前首富除了卖洗发水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喜欢豪车。

1997年,上海花园酒店里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交车仪式。时年36岁的周正毅,成为了上海第一辆法拉利车主。从此,耀眼的红色法拉利经常停在黄河路上的阿毛炖品大酒楼门前。



那个时候的周正毅,已经在上海、中国香港拥有多家公司,资本市场玩得风生水起。喜欢被人叫周公子的他自述, “当时大概是1995、1996年,很多国企排队上市,我们就用个体户名义开始收职工股,应该有五六十家(上市公司),那时国企员工通常要现金不要股票,他们将股票全部卖给我们,等到一上市,就由几元升到几十元,当时炒买上市国企的人,个个都赚大钱的。”他提到的这些国有股中, 还包括了时下依然红火的格力(000651 SZ)。不得不佩服,周正毅卓越的投资能力。

买了法拉利,强广告效应下阿毛炖品生意越来越好。周正毅与同在附近开设海鲜大酒楼的一位陈姓人士也越走越近。周正毅在上海滩的生意也即将迎来一个更辉煌的农凯系时代。

1997年11月,一家名叫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凯集团”)的企业成立。股东名单中,有一家名叫上海正艺的装饰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正毅;股东上海申花茂盛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则是刘根书。刘根书是谁?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是昔日的上海公路大王刘根山的弟弟。

刘根山与周正毅很早就认识,算是街坊邻居。1957年出生的刘根山,有上海公路大王之称,2004年刘根山在胡润中国百富榜上排名36位,曾经担任上海茂盛集团、H股上市公司茂盛控股董事局主席,并投资了多条高速公路。他与周正毅,将会在地产、高速路等领域交集。那时候,朋友圈或许是某些富豪发家的第一生产力。

设立农凯集团后,周正毅出任了这家公司董事长。这家公司最初由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上海正艺等七家公司投资设立,注册资金一亿元。不久,这家公司将成为周正毅在房地产和资本乾坤大挪移的旗舰。

周正毅投资上海地产,眼光独到,他收购了一系列烂尾楼,大赚特赚。在“伦敦伯爵豪园”项目上,周正毅自言大赚了5个亿。

他想成为上海地产之王。

在资本市场屡有斩获的周正毅,也有失手的时候。遭遇97年亚洲金融危机洗劫后,周正毅耐心等待重新出击时刻。



农凯集团之后,他又陆续成立一系列公司,庞大的农凯系初露端倪。

一系列隐秘的资本布局很快展开。

徐工 科技 (000425.SZ)被他纳入了狩猎名单。1999年8月18日,徐工 科技 内部职工股开始上市流通,周正毅立即出击。

经过一番巧妙的收购后,周正毅一度控制了徐工 科技 八成流通股。他坐庄徐工 科技 的“总部”是西南证券上海定西路营业部,只是,意图成为徐工 科技 实控人的图谋,并未成功。那个时代,一些国企控制权被所谓民企巧取豪夺。但是,依然有一些负责任的国企人坚守和抵抗,并且带领公司走出了困境。

周正毅事发后,上海农商行通过诉讼,直到2011年初才将农凯系各类公司持有的徐工 科技 流通股全部接盘。接盘之后的上海农商行,跃居徐工 科技 第二大股东,持股4.89%。

发现搞流通股难以控制上市公司后,他改弦易辙锁定了两只上海本地股:海鸟发展(600634.SH,已退市)、英雄股份(600844.SH,现更名为丹化 科技 )。

2000年9月7日,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 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注册成立。

成立的第二天,这家公司就把1992年上市的海鸟发展吞并了 。故事怎么发生的?

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海鸟发展依然保持了强劲势头。1999年该公司被评为上海市区、县工业百强企业,位列第46位,主营业务收入2.58亿元,主营业务利润632万元。

这家公司正在投入巨资建设商住项目海鸟大厦,未来可期。无论从什么角度讲,这是一家优质上市公司,实控人为国资。

“海鸟”被猎人瞄准了。熟悉周正毅的人都清楚,他想做的事情会千方百计去做到。

2000年9月8日,海鸟发展第一大股东上海华成无线电厂与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以1.57亿元将海鸟发展26%的股份转让给了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这次重组,异常迅速。2000年10月,相关股权转让就完成,随后,上海东宏相关人士进入海鸟发展董事会,成功掌控了该公司。

蹊跷的是,彼时海鸟发展的公告里面,并未披露上海东宏由周正毅实际控制。直到周正毅被有关部门带走后,海鸟发展还义正言辞地否认周正毅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然而,随着周正毅相关涉案信息披露,海鸟发展被狠狠打了脸。

周正毅隐藏了实控人身份进而控制海鸟发展后,不但采取关联交易将上海农凯旗下房地产公司注入海鸟发展,还不断通过海鸟发展买入房地产项目。

这家电子企业变身成了房地产企业。

简单粗暴的违规担保也发生在周正毅入主后。只是,直到2004年8月,这些事情才被披露。闻知细节的股民感到震惊,上市公司还能这么胡来么?

征探君简单说下这个违规担保的情况。2002年底,上海农凯向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申请总额约5.5亿的信用贷款,其中,有约2.7亿的商票贴现和借款,由上海农凯的关联企业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提供担保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还要求上海农凯安排其所控制的海鸟发展追加担保。

这一担保情况,最初海鸟发展是知晓的。在内部强烈反对下,担保事项并未能够提交给董事会讨论。毕竟,那时候海鸟发展还不承认农凯系是公司实控人,为什么要上市公司帮一个外人去承担几个亿的担保责任呢?

然而,在上海农凯施压下,2002年底至2003年初期间,海鸟发展还是在相关担保合同及票据上加盖了公章。加盖公章一事,时任公司董事长、周正毅干将唐海根是知晓的。海鸟发展无疑在这个事情上层层失守,最终酿成了大错。

周正毅把上市公司当成自家的菜地割得溜溜转,用上市公司担保换来的钱去解决农凯系资金问题。

欲望不断膨胀的周正毅这时还瞄准了另外几个猎物。被视为早期上海工业骄傲的英雄股份(600844,SH,后数度易手,现名丹化 科技 ),即将被他攫在手中。

2001年6月13日,英雄股份否认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轻工”)将转让持有的国有股一事。

生产英雄钢笔的英雄股份难道是遇到了经营困境,被迫找下家?事实并非如此。2000年英雄股份收入4个多亿,利润也有一千多万,银行账户上还趴着大几千万现金。

听闻有重组,二级市场的炒作,自然是热闹非凡。那时候,炒家都喜欢把上市公司否认的消息反过来想。英雄股份一时被炒家们弄得风生水起。

几个月后,英雄股份的控股股东上海轻工与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农投”,国有独资),于2001年11月21日签署了《关于英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股份转让协议》。

征探君发现,这一次跟周正毅进入海鸟发展一样,一开始看不到周正毅的身影。

秘密是藏不住的。

很快,英雄股份就与周正毅实际控制的海鸟发展签订了《互为担保协议》,签订时间是2002年1月24日。

这并不奇怪,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只是它与周正毅的农凯系渊源很深。毕竟,上海农凯成立之时,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就是其发起人。

只是说好的国资来入主,后面怎么就能这么轻易变样呢?

2002年9月开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更。最终,周正毅控制的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和华信投资分别成为了英雄股份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股东。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则成为第三大股东。英雄股份就这么顺利地被周正毅收编。

其间,英雄股份还顺利收购了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和周正毅控制的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持有的上海大盈肉禽联合总公司100%股权。



最终,英雄股份也更名为大盈股份。

周正毅煞费苦心的入主带给了英雄股份什么呢?许多事,潮退了才知道。

周正毅被控制后,大盈股份在2004年报中发布了又一个让股民愕然的信息:公司大股东及其关联企业直接和间接占用公司资金 7.13 亿元,其中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直 接和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3.12 亿元;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下属的关联企业 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3.92 亿元;公司第三大股东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下属的关联企业占用上市公司资0.09 亿元。

周正毅入主的原因揭晓:套取上市公司资金、用上市公司担保套取大量贷款!

一路绿灯下,英雄股份引入的是一群虎狼!

那些年,一些人在围猎下,纷纷沦陷。一些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神奇转换,其实往往背后有神秘力量左右。多年来,征探君也在持续追踪研究。



上海滩的资本舞蹈,让周正毅欣喜欲狂。

2002年,他和毛玉萍开始重点进攻中国香港资本市场。那些年,周正毅与中国香港女明星的故事不时流传。

风流倜傥的周公子,成为了香江名人。

“竟花光这运气,到这日才发现,曾呼吸过空气“(2002年中国香港十大金曲 陈奕迅《明年今日》)



人逢喜事精神爽,周正毅从2002年1月开始,不到半年时间就相继拿下了中国香港两家上市公司:盈荣集团(01104.HK,现为亚太资源)和建联通(即上海地产,00067.HK,已退市)。

2002年1月,周正毅透过一家全资拥有的BVI注册公司Angel Field Limited,以6180万港币收购港股上市公司盈荣集团(后改名“上海商贸”)74%的股权。这是一家高度控盘的公司。收购之前,该公司已发行股本中98.9%控制在10名投资者手里,其余由公众股东持有。

周正毅收购时,这家公司的业绩下滑,并持续亏损。2001年亏损高达4000多万港元。

缘何要当接盘侠呢?周正毅自然有他的企图。

这得从周正毅擅长的电解铜交易讲起。2007年11月到2008年1月,经过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和上海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和终审判决,周正毅的许多秘密才得以公开。

检方指控,周正毅为了获取银行贴现资金,采取了虚构交易的方法。从1999年1月到2003年5月,周正毅安排农凯集团旗下各关联企业虚构购销合同,进行电解铜(注:由硫酸电解、阳极吸附而提炼出来的纯铜,工业价值很高,是金属期货交易中的重要品种)的循环交易。

审计报告显示,农凯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实际购销电解铜14.86万吨,最后形成账面购销的电解铜则达到199.7万余吨。其间,农凯集团旗下的16家企业之间,以及与利源公司之间,共计虚开增值税发票4.02万份,形成245个循环!其中直接用于申请贴现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的增值税发票8400余份。

通过这种方式,农凯集团向银行贴现84.22亿余元,扣除利息后实得82.3亿余元。这些资金中,有19.58亿元被投入证券公司账户炒股,有9.98亿元用于归还贷款,企业内部使用22.1亿元,其他款项则被用于归还到期票据款等。

意图跻身国际贸易集团的上海商贸在2002年,也恰恰进行的是金属交易。周正毅入主后,由于金属交易的开设,该公司营业额从2001年的3810万港币陡增到4.037亿港币。基本金属贸易带来了450万港币的盈利。基本金属的主要品种铜、铝等,国际市场基本金属交易以期货交易为主。

周正毅早在90年代就成立了一系列贸易公司进行包括基本金属在内的期货交易。他也被视为“327”国债事件中的受益者。那些年,不少神秘起家的富豪均把“327”当个筐,发达好像都与此有关。只是“327”事件的部分受益者,后来死于非命。



周正毅规划的五大产业就是进出口贸易(包含期货)、现代农业、房地产、基础设施、高 科技 产业。他一度还想收购期货经纪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上海商贸在周正毅掌控下,也试图不断拓展以电解铜为主的基本金属交易。可惜,好景不常在。周正毅和毛玉萍分别被内港有关部门带走后,上海商贸也被重组。

周正毅收购盈荣集团之后,瞄准了新的目标——建联通。

那时候,一位著名的中国香港壳王也发现了这个现金充裕的上市公司。建联通的股东背景显赫,穿透后是爱立信、和记黄埔等巨头的身影。

这位壳王对征探君回忆当年的收购细节时说:“我跟公司董事认识,这个壳也是我介绍给周正毅的,可是他最后没有付我中介费。”近二十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当年交易前后的许多细节,对周唾骂不已。

2001年底,建联通持有的现金上升到22.3亿港币。正在加速拓展的周正毅,对这个现金充足的公司异常兴奋。经过各方打探摸底后,周正毅下定决心要收购这家公司。然而,收购资金从哪里来呢?

2002年5月3日,建联通的主要股东与周正毅签订了相关协议,以超过15亿港币的价格同意出售建联通已发行股份的59.958%。周正毅实施收购的主体则是新农凯(离岸群岛设立的新农凯公司,由周正毅全资拥有,前称Global Town Limited) 。

周正毅还有钱支付15亿港币吗?

他被抓之后,关于这笔钱从何处来的谜底陆续被揭开。2003年5月28日,上海地产在澄清公司并无财政困难时,附带提及:“本公司主席兼控股股东周正毅已向本公司董事会确认,彼于2002年5月向一间财务机构取得银行贷款融资,以收购本公司控股股权,而所取得的股权全部抵押于财务机构。”

这个财务机构正是中银香港。 中银香港向周正毅旗下的新农凯提供了一项额度为21.07亿港元、为期一年(可续期半年)的过渡性贷款,作为新农凯收购建联通(上海地产)股权的资金。新农凯最终实际提取贷款金额17.7亿港元。

完成对建联通的收购之后,周正毅将建联通改名为上海地产,同时又装入了一系列上海的地产项目。他雄心勃勃地宣称,要让公司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物业发展商!

随着一些事情的发生,踏马扬鞭的周正毅突然折戟。

周正毅被抓后,上海地产一系列问题爆发。上海地产也由中国香港高等法院指派了接管人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和进行各项处置。

接管人进入后发现,已经装入上海地产的上海龙柏酒店被抵押给农信社,用于贷款3.3亿。然而,董事会却并未对这一贷款进行授权和批准。

接管人派人前往上海进行管理,却遭遇了暴力阻碍。类似的接管故事,征探君看得多了。要想文明而优雅,需要时间来洗涤。

最终,上海地产在2005年选择了退 市。这只是周正毅控制的一系列上市公司中惊心动魄的一幕。各种狗血剧,在那几年频频发生。

海鸟发展或许是周正毅旗下上市公司最惨的一个,继周正毅之后的两任接盘者都遭遇证监会谴责和处罚。海鸟发展而今已经成为了退市富控,即将结束坎坷的资本30年。

周正毅在今年4月的一次高调亮相后,突然安静了。那些年,资本市场发生的许多奇葩事,能够经得起倒查吗?

中国香港廉政公署对于周正毅的通缉,至今挂在官网:怀疑周与他人串谋诈骗两家公众上市公司的股东、香港联合交易所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像记忆的照片,绽放着欢笑;有你在的时光, 是如此美好。”(杨恭如 《如此美好》)周正毅,怕是再也回不了曾让他欢愉无比的中国香港!

❼ 第三代身份证相关的上市公司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纵深发展,文件指出支持建立以身份证为标识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扩大身份证信息容量,丰富应用场景,因此以下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①身份证卡基材料:

华信新材:苏华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金卡T程”配套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全套材料唯一指定供应商,也是目前中国智能卡基材行业中规模最大、产品档次最高、品种系列最全的生产企业。

此外公司还为约30%的银行卡提供智能卡基材,有望受益于银行推广发行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德生科技: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社保民生场景建设,在身份识别、智能支付、补贴发放等众多场景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在社保卡上加载数字货币功能已做好充足准备,所以理论上公司有能力将身份证,社保卡,数字钱包合为一体,真正实现一卡通用。

东信和平:东信和平智能卡公司为公安部确定的6家定点身份证IC卡封装厂中接单最大的生产商,除了拥有2条年产能2000万张的“二代证”封装生产线外,还准备投入1500万元到读卡器的生产项目中。

②身份证IC卡芯片设计:

上海贝岭:将投资8600万美元参股上海华虹半导体(不低于11%)。大股东华虹集团旗下的上海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已成为IC卡身份证指定芯片设计企业,该公司的目标是获取全国1/3的市场份额。

同方股份:投入3000多万元成立清华同方微电子,在清华微电子(600360)研究所的业务基础上研制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芯片技术,已成为IC卡身份证指定芯片设计企业。参考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市新三板与民营企业发展 发布:2024-11-24 02:17:01 浏览:777
交易性金融资产印花税分录 发布:2024-11-24 02:10:45 浏览:486
600273股票走势分析 发布:2024-11-24 02:09:10 浏览:896
浙江健盛集团股票怎么样 发布:2024-11-24 01:58:54 浏览:834
深圳所股票代码 发布:2024-11-24 01:52:25 浏览:839
牛市对环保股 发布:2024-11-24 01:28:07 浏览:906
股票辅助账户销户 发布:2024-11-24 01:26:33 浏览:714
市盈率是低股票 发布:2024-11-24 01:23:57 浏览:518
微信开通股票账户不用扣钱吗 发布:2024-11-24 01:23:52 浏览:828
历史市盈率估值方法 发布:2024-11-24 01:19:35 浏览: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