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交印花税会计分录
Ⅰ 交印花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结论是,企业进行印花税会计处理时,会根据印花税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会计分录。以下是详细的会计处理步骤:
1. 计提本月印花税,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2. 实际交纳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对于金额较小的税款,可直接从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中扣除。
3. 对于以前年度的印花税,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和权责发生制,应通过: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银行存款
不计入当期费用。
4. 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情况,直接在费用科目中记录: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5. 若印花税是按比例计算的,通常会先预提,次月再调整: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6. 纳税单位需设立专用登记簿,按规定时间申报,如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
以上就是企业交纳印花税的会计分录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中的应税凭证进行征税,自1988年起恢复征收。
Ⅱ 企业印花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法律主观:
企业交纳 印花税 会计分录处理,通常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一、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企业交纳的印花税如果金额比较小,比如定额贴花的营业账簿和产权许可证照等,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关键点),如果金额小购买时直接减少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即可。实际缴纳的印花税: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二、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实际工作中,很多地方 采购合同 和 销售合同 印花税是根据实际采购、销售或购销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乘以税率直接计算缴纳的,这时很多企业就会先通过“应交税费”计提本月的印花税,次月实际缴纳时再冲减应交税费科目。 比如,根据豫地税发[2005]第43号文件《河南省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购销业务,分别按实际采购、销售或购销总额7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依照“ 购销合同 ”税目征收印花税。当然,不同的省份规定是不一样,所以企业在实际计算缴纳印花税的时候一定要先查询当地的相关规定。 计提本月印花税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实际交纳印花税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三、缴纳以前年度印花税的处理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应做如下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银行存款 因为是属于以前年度的支出,不能计入当年的期间费用。如果是当液枝贺年度当期的计提,则做如搭族下分录: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印闹派花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而《企业会计准则》是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Ⅲ 公司交印花税会计分录 公司交印花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1、企业直接缴纳印花税时,会计分录为:借:税金及附加—印花税;贷:银行存款;2、企业计提印花税时,会计分录为:借:税金及附加—印花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缴纳印花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贷:银行存款。
企业缴纳印花税一般不进行计提,直接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企业需计提印花税的,可以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并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
印花税是对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其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印花税法是调整印花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印花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书立、领受《印花税暂行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国内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其在华机构等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