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详情 » 科创板受理企业增至363家

科创板受理企业增至363家

发布时间: 2025-02-05 13:19:38

1. 科创板开市满三年:共迎来439家上市公司,是怎样做到的

科创板开市满三年就迎来了439家上市公司,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在目前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和市场环境良好发展的前提下,科创板自然也就会有这样的成绩。

其实科创板能够搞起来真的不容易,首先,科创板能够搞起来是在政策支持下起飞的,如果没有相关部门对于某些企业的大力支持,估计投资者也不敢随意将自己的钱投入到科创板当中,毕竟目前许多科创板的公司不仅没有实现盈利,每一年的支出都是很多的。其次,目前的市场环境也在变,好不少的人不再将对公司的评估局限于现有业绩,有的人也更加看重公司和行业的未来,这才导致了大部分人能够将自己的钱投入到这些大部分都没有盈利的科创板公司当中。

2. 科创板9家企业排队上会,未来节奏加快,或将一周9家

第三批科创板上会企业出炉。6月3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3次审批会议公告,上市委定于6月13日审议澜起 科技 、天宜上佳、杭可 科技 三家企业的首发上市申请。

至此,已经有三批、9家企业即将上会。其中,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天准 科技 即将于明日率先接受上市委的“终极考验”。科创板开板时间渐行渐近,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上会节奏会加快,可能达到2天3家、一周9家的节奏。

从审核问询速度来看,第三批上会企业显得更快。前两批上会企业大部分为3月份获得受理,第三批上会企业均为4月份获得受理。按受理日期到上会日期之间间隔时间来看,第一批企业平均为67天,第二批平均为77天,第三批平均仅64天。

第三批上会的三家企业均经历了三轮问询。

此外,天宜上佳6月2日披露第三轮问询回复,杭可 科技 6月3日下午刚刚披露第三次问询回复,澜起 科技 也是6月3日才披露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可以说三家企业是“跑步”进入上会队列。

而三家企业在6月2日、3日还在披露最新问询回复文件,6月3日上交所即公布上市委会议公告,审核节奏之快可见一斑。

根据会议公告,第3次上市委审议会议的参会上市委委员依然为5名,分别为汤哲辉、张小义、陈春艳、管红、苏星。记者注意到,其中基金业协会秘书长陈春艳同时也是第1次上市委审议会议的参会委员,也就是说,其在8天时间内要参加两场审议。上市委委员或将开启“连轴”模式。

另外,本次参会委员中首次出现了来自上市公司的人士——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管红。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下称《审核规则》),每次审议会议由五名委员参加,其中会计、法律专家至少各一名。此前两次上市委会议的参会委员,会计、法律专家一般来自会计师事务所、律所或高校,再加上来自证监会系统、交易所、行业协会的专业人士。

截至6月3日晚间,已经有三批、9家企业等待上会。

第1次上市委审议会议与第2次审议会议之间相隔6天,第2次与第3次审议会议之间仅相隔2天。有投行人士表示,第1次与第2次会议间隔多了几天是因为中间有一个端午节假期,未来科创板上会可能会是2天3家、一周9家的节奏。

在时间安排上,企业从进入上会名单到实际上会间隔时间为7个工作日,但上会当日审议结果即出炉。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管理办法》,审议会议召开七个工作日前,上交所公布审议会议的时间、拟参会委员名单、审议会议涉及的发行人名单等,同时通知发行人及其保荐人。审议会议结束当日,上交所在网站公布审议意见及问询问题。也就是说,接受“首试”的三家企业6月5日当天即可知晓自己的“考试成绩”。

在具体的审议内容方面,上市委首先需要对交易所审核机构提出的审核报告和初步审核意见进行审议,重点从审核机构的审核问询是否有重大遗漏、发行人及中介机构的回复是否充分、审核机构初步意见的形成过程和判断依据是否合理,相关信息披露文件是否有利于市场判断和投资者决策等角度,发挥把关和监督作用。在对交易所审核报告和初步审核意见进行审议中,参与审核的上市委委员对招股说明书等信息披露文件也会进行审阅,提出需要问询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提交上市委会议讨论的问题,但需要避免对发行人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不必要的全面重复性审核。

上市委形成同意或者不同意发行上市的审议意见后,上交所出具同意发行上市的审核意见或者作出终止发行上市审核的决定。上交所审核通过的,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同意发行上市的审核意见、相关审核资料和发行人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

企业通过审议会议的可能性有多大?目前市场预计,较大概率企业会高比例通过,甚至全部通过。上市委审核会议是合议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审议意见。有投资界人士表示:“上市委不同于发审委,更多的是以初审意见为最终意见,大家合议一下,一致通过。”

6月3日晚间,上交所一次性受理了4家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包括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洁特生物”)、绍兴兴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欣新材”)、无锡德林海环保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林海”)、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元信息”)。

从5月份开始,上交所新增受理企业的速度明显放缓,一次新增受理企业数量不超过3家,并且常常间隔两三天才新受理一家企业。整个5月仅新增受理15家企业。

与新增受理放缓相对应的是,已受理企业的问询回复进入快速推进期。截至目前,科创板受理企业共117家,其中处于“已受理”状态的有17家,处于“已问询”状态的有96家,另外还有4家处于“中止”状态。

6月3日,安恒信息、光峰 科技 、乐鑫 科技 3家企业公布第三轮问询回复,沃尔德、海天瑞声2家企业公布第二轮问询回复。至此,已经有13家企业完成三轮问询回复。58家企业完成二轮问询回复。

从目前已经确定上会的9家企业来看,有6家企业经历了三轮问询,另外3家企业仅经历两轮问询。3家仅经历两轮问询即上会的企业中,安集 科技 首轮问询共49个问题,第二轮问询仅11个问题;天准 科技 首轮问询44个问题,第二轮问询14个问题;福光股份首轮问询57个问题,第二轮问询减少至12个问题。第二轮问询的问题数量整体来看较少。

从目前的审核进展来看,三轮问询并非必备审核步骤,更关键的是提升申报材料的完备性,以减少问询的轮次和问题的数量。“越早申报的并不一定能越早上会,也不一定能越早上市。”有券商人士表示。

3. 科创板上市公司有多少

截至2023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215家。在2022年,共有145家公司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IPO),其中第三季度新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到67家,全年总融资额高达2226.22亿元人民币。在这些公司中,福昕软件(股票代码:688095)、绿的谐波(股票代码:688017)和中信博新能源(股票代码:688408)被视为科创板的龙头企业。
请注意,以上信息是基于2023的数据。由于市场不断变化,具体的上市公司数量和信息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查阅最新的官方数据以获取准确信息。

4. 科创板的到来,是不是意味着牛市将不远了

目前科创板的推进速度非常快,原先市场各方都认为6月份才能够落地。但若以目前这种速度推进,5月份左右科创板就能够实行。而对于科创板的横空出世,很多投资者认为,这是对A股市场构成超级利好,因为政策要为科创板的建立营造大牛市氛围,只有A股持续走牛,科创板推出才能更加接“地气”。

不过,我们认为,科创板的到来,可能在该板块中出现几只明星股,也会让早期尝鲜的投资者获得丰厚利润。但是,科创新不可能给A股市场带来牛市行情,而恰恰相反。科创板的推出反而会加速A股市场的技术性牛市走到尽头。

首先,科创板的推出会分流股市很大一部分资金,对于创业板和中小板形成比较大的影响。本来资金都流向创业板和中小板。但是,由于科创板的推出,其估值更趋合理性,所以更能吸引外围资金的进入。科创板除了对创业板、中小板构成资金分流的作用,还会对主板市场的资金分流作用也是显则易见的。

再者,科创板推出后会挤压同类的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水平。对于科创板来说,企业上市主要是实行注册制,在注册制下的股票,估值普遍不会很高,一般都只有几倍或十几倍的市盈率,而中小板、创业板因长期实施审核制,物以稀为贵,再加上盘子小,所以估值远远高于科创板。

而当科创板推出后,会给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形成下拉效应,并且促使其回归合理估值区间。事实上,推出科创板并没有错,实行注册制也没有错,而问题是,由于 历史 遗留问题,导致中小板、创业板的股票估值明显高于科创板。这肯定会把中小板、创业板的高估值拉下来,股民受到损失在所难免。

再次,科创板将被推出后,将实行注册制,而注册制将会引来其他一些制度的落实,比如退市制度、集体诉讼制度、取消壳资源等。同时,也在倡导投资者价值投资,彻底告别过去在二级市场上短线博弈,而是选好了低估值股票,不离不弃,长期持有。

因为,注册制对投资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你选对了好股票,若长期持有,投资者可通过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股价上涨实现财务自由。而如果你买错了股票,股价就会一跌再跌,直至长期亏损退市。投资者也可能亏得一无所有。

科创板即将推出,但是这与A股市场的走出大牛市没有必然联系。相反,科创板推出后的赚钱效应,反而会分流股市的资金、拉低A股市场的估值,并且在建立完善退出机制后,还会对于股市投资者,如何鉴别选对好的上市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旦踩上问题股的地雷,或者买到了业绩变脸上市公司的股票,都会给投资者的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所以,科创板的到来,对于A股长期 健康 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对于A股市场带来短期阵痛恐怕是难以避免的。

随着近期紧锣密鼓的政策性利好,股市定位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这个提升是跨越式的,属于重磅利好的性质。目前源自金融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均属于制度安排方面的重大改革,也是能引发一轮牛市的因素, 其中制度方面的重点改革当属科创板和注册制。

那么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推出会有多大的影响?从这点出发,我们不妨参考下台湾股市如何实行注册制及之后市场的表现

回想当年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时候的情况,当时投资者担心股票全流通后,股价会大幅下跌,但整个股权分置改革下来,股市不仅没有出现暴跌,反而稳步向上,个股更是牛气冲天。

最后牛市是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科创板和注册制的到来,只开启了牛市的钥匙,因为推出后被广泛接受成功的标志就是股市涨,但这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而操之不及,一切交时间验证吧!

我是跑赢大盘的王者,打字很累,最近评论点赞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动动小手,您的评论点赞就是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首先说一下个人观点,虽然很多人认为目前运行的是牛市行情,但我认为目前只是一个周子浪反弹,而且很有可能科创板的落地,就代表着这波反弹的结束。

首先第一点从技术上来看,上证股指至2440点周背离之后,形成了周子浪反弹,这波周子浪反弹是8~12周,目前来看12周的可能性非常高,虽然最近一段时间上证股指的攻击力度非常猛,但也仅仅是加速赶顶的格局,整体结构上已经进入了末端,并不具备趋势逆转的能力,除非在12周股指冲过了3587点,才能说明趋势发生逆转,但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为0,所以说这里根本没有牛市行情。

第二点,目前科创板的推进速度非常快,原先很多人认为6月份才能够落地,目前以这种推进速度来看,5月份左右科创板就应该能够实行,科创板的落地一定会分流很大一部分资金,对于创业板和中小板形成比较大的影响,一旦创业板和中小板失去资金的关注,加上创业板和中小板自身定位的偏差,将很有可能急转而直下,重新走入下降通道,再次进入反复折返跑的结构中,从这一点上来看,科创板的落地也不会带来牛市行情。

科创板落地和上证股指反弹周期既存在着一定的巧合,也存在着必然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能认为科创板落地就是A股市场的牛市,更多的应该是逆向思维,而不能随波逐流。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首提科创板是在2018年时候,预计在2019年创立成功,而提出要创立科创板的时候股市还处于熊市行情;但股市在2019年1月4日股市开始上涨至今,已经走出了牛市氛围。千万别认为这是由于科创板的创立利好刺激股市来牛市的,如果这样认为大错特错,这纯属巧合而已。 总之可以肯定一点科创板的创立不管股市是处于熊市还是牛市,科创板在今年是肯定会出来的,反之科创板的到来但不能意味着股市牛市不远了,这是两码事不能混淆了 。

其实明确一点就是科创板的创立不但不能催化股市来牛市,反而还会拖累股市来牛市的时间。科创板其实是利空股市的,因为由于科创板的创立会分离股市资金,同时也会影响股民投资者的信心,让部分股民投资者的关注点在科创板身上,直接或者间接性的影响股市行情。

股市是熊市还是牛市是有其自然因素来决定的,主要是受到政策性的影响,已经投资者的气氛,和超大资金的推动等等的共同体合力来决定股市是牛还是熊。并非由于科创板的到来,就意味着股市牛市不远了,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科创板已经披露“首发”9家受理企业,分别为今晨半导体、睿创微纳、天奈 科技 、江苏北人、利元亨、宁波荣百、和舰芯片、安瀚 科技 、武汉科前生物。

现阶段科创板也处于“热火朝天”之态,更是达到了“科创板IPO”概念,32家概念股,其中的概念股有的三个月上涨幅度达到122%,涨幅超40%的成分股达到19家。足见得“火爆”程度。

那么,科创板的到来,是不是意味着牛市将不远了?

个人认为:科创板的到来,不能说明牛市要来了,股市也有自身的运营规律。
一、类比创业板当年登陆。
2009年9月13日,召开首次创业板发审会,首批7家企业上会。2009年10月23日,首批上市28家创业板公司,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上市。创业板指数2010年6月1日正式编制与发布。

从当年的创业板上市情况类比现在的科创板,情况还是有着一定的相似。

2009年科创板首批上会7家,首批上市28家。现在“首发”9家受理企业,未来几个月内预计有着更多的企业“冲击”科创板。

2009年9月13日之后的股市走势是如何的呢?

2009年8月4日至9月1日出现的阶段下跌,之后便是回涨走势,9月中下旬出现了短线回调,回调之后继续出现上涨,直到2009年11月末才出现了阶段下跌。

那么,再来看现阶段的行情:

2019年1月4日出现低点以后便是开始上涨,至今仍旧处于上涨趋势之中,热度未曾下降。

也就是说,两种情况有些相反,一个是之前下跌,一个是之前上涨。那么,存在“登陆”以后的情况可能也就不相同。

再就是,创业板登陆之后的行情,并没有进入股市的牛市行情。

那么,我们再来看股市当时的走势方面,当时创业板登陆的时候,股市出现了一波急速下跌,有着回涨的需求,且上证指数MACD周线级别处于绿柱区间。

现在科创板上市的时候呢?股市出现了一波急速上涨,且上证指数MACD指标处于周线级别的红柱区间。

个人认为,类比创业板登陆时间,现在科创板登陆股市,可能会出现短线的回调。
二、股市自有运行规律,是“经济的晴雨表”,一个板块的上市,有促进作用,但不主导市场。
从现在的股市来看,仍旧处于相对底部,并且股市的牛熊市有着自身的走势规律。

A股具有明显的走势特征,个人总结为“大起大落,久盘于底”。也就是说,呈现的单边大幅上涨,单边大幅下跌,更长时间的底部横盘震荡。

2005年至2007年,股市走出了一波单边式大幅上涨,“ 历史 强牛”。

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世界爆发经济危机,A股也受到波及,进入大幅下跌,熊市。

2009年虽然有着股市的“大反弹”,但从阶段上看,2009年至2013年呈现的是阶段底部。

2014年至2015年6月,股市再一次进入单边式上涨阶段,“杠杆牛”。

2015年6月至12月,“股灾”发生,单边式下跌,熊市。

2016年之后呢?股市有没有再一次的出现大幅上涨?并没有。也就是说现在2019年,仍旧处于相对底部区间。

而现在处于的相对底部区间,下一阶段又是单边式上涨,也就具有一定的牛市底部的潜力。
总结来讲:科创板的登陆,并不能意味着牛市的到来。股市,也有着自身的规律、运行。一个板块的到来,只能是影响行情,却不能成为一个行情的主导。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确切的说,注册制带来了牛市,而不是科创板,和2005-2007牛市股权分置改革一样,这将带来一波牛市。

股权分置改革类似于融资,注册制也是融资,新投资人讨厌被圈钱,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向投资人索取。然而A股事实证明,A股没有索取的功能,比如不能发IPO的那些年,一直是熊市。市场只有被需要,市场才会活跃,才能有大把资金进来,才会吸引人气。

科创板能不能盘活注册制,要看其吸引的企业是否是好企业,有好企业,就有投资人,就有成交量。比如蚂蚁金服如果能在科创板上市,必然能吸引很多人去科创板开户。实际上这种引力并非是因为股价,而是因为好企业天然吸引投资人。

同样的,如果科创板成功实施了注册制,这个制度又会回到主板,逐步改造主板结构,牛市伴随大型企业上市,以前的主板巨无霸大多数是国企。然而当年腾讯去港股,阿里网络去了美股,大家发现,A股天然缺陷让A股投资人措施了BAT,而BAT即使是早期的投资人,大多数也是国外的资本。我们白白将机会拱手让出,资本市场没有给投资人提供价值,资本市场也逐渐变得无足轻重,反而楼市,越来越成为经济的支柱。

长此以往,必然是不对的。注册制让A股重新变得重要,并且再次和实体经济链接,这种链接未来必然需要实体经济提供回报的。但在此之前,必然是先要让资金进来。

牛市需要的好公司,政策支持,外资进入。在注册制推进下,几乎都可以达到,所以注册制是本轮牛市的基础,可以说并不夸张。

科创板的到来,并不是意味着牛市就不远了。为什么呢?

首先,科创板的开设是为了解决 科技 类型的中小企业发展融资的难题,目的是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科创板的开设可能在未来会分流一定的资金。

其三,我国股市的牛市与科创板并没有关系,我国股市的牛市过去主要取决于政策,现在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有多少上市公司能成长,能发展壮大。目前看来我国证券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并不具备这个条件,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大部分质量低下,没有成长性,也没有竞争力,当大量的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市场机构庄家只能是短期炒各种概念和题材,这种短线的投资炒概念和炒题材的偷袭行为成就不了牛市,也很难产生牛市,牛市需要一大批股票能持续上涨,需要大部分股票的持续上涨建立在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基础之上。

其四,现在股指期货对外开放后,国内外的机构可以通过做空股指期货获利,在这种情况下,当股指涨幅较大时,国内外的机构就有了做空的空间,就会选择做空股指期货获利。因此,目前的条件下,指数也不可能持续大幅上涨。

其五,我国的牛市是在政策的支持下,运用具体的政策工具和措施发动的,目前还没有这个迹象。

综上所述,目前谈我国股市的牛市还太早。

科创版跟牛市有关系。逻辑思维出问题了吧 科创版与牛市风马牛不相及。

股市涨不涨跟投资者信心有关系。投资者信心来自哪里。来自于对资本市场改革的认可。现在投资者担忧什么。担忧IPO和减持。科创版来了IPO和减持担忧就消除了。担忧经济下滑和贸易摩擦。科创版来了。经济就好了贸易摩擦就烟消云散了。

笔者不知道楼主是不是想多了。竟然有这样的结论。能够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吗。

科创版是支持 科技 创新企业的。有利于 科技 创新企业融资做大的。但是也会对市场资金造成分流。也会对原来 科技 创新企业估值构成影响。主要拖累估值水平降低。

这样的科创版跟牛市关系联系何在

科创板上市对A股来说:短、中期就是利空,科创板分流了市场上的资金,挤压了市场上的估值水平,但就中、长期而言,科创板注册制的实施反而倒逼了A股的改革。是否重现A股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所带来的6124点的大牛市,还很难说。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就是科创板的注册制也是为A股实行注册制改革所进行的一次尝试,当然这只是一次尝试,成功与否暂且不说,注册制是否适应A股市场还有待商榷。16年的熔断机制就不适应A股市场,所以在实质性的利好没有兑现前,我们并不能单凭是改革试点和我们认为的利好,就判断A股牛市要来了,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股市变革的曙光己经显现,这是一个有着确定性的机会,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技能,做好准备,分享下一个时代的改革红利。

5. 受理ipo多久可以上市

以2021年为例,分析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上市时间,比较注册制和核准制的效率。

各板块排队时间概述

据统计,2021年a股IPO公司歼拦激483家(不含北交所),其中注册IPO公司361家(科技创新板162家,创业板199家),获批IPO公司(即主板)122家。

前提:各部门系统的汇报环节

IPO注册审核流程:受理审核询价发审委审议报送证监会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

IPO审核流程核准:受理反馈会初审会发行审核会卷封发行核准。

(注:由于核准制和注册制不一致,为便于统计和直观,IPO审批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受理到会、审核到会、审核到上市。)

来到盘内,排队时间是如何一步步分散在各个环节的?

1.科技创新委员会

2021年科技创新板IPO排队330天,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62家。162家新公司在科技创新板IPO:

接受会议需要168天;

会后提交注册需要59天;

提交注册到同意注册需要64天;

注册上市需要44天;

2.创业板市场

2021年创业板IPO排队时间为368天,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99家。199家新公司在创业板IPO排队中。

接受会议需要174天;

会后提交注册需要76天;

从提交注册到同意注册需要74天;

注册上市需要43天。

3.母板

2021年主板IPO排队时间为574天,全年新增主板上市公司122家。新增122家公司正在主板上市,

接受换药前续约需要289天;

更新会前大衣需要166天;

会后审批需要86天;

审批上市需要33天。

各板块综合对比分析

那么,主板、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相比,差距大吗?在哪些方面?

首先,各板块IPO排队时间对比:

从各板块的IPO排队时间来看,科创板最快,平均IPO排队时间为330天;

其次是创业板,时间为367天;

最慢的是主板,排队时间574天,相当于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的排队时间。

这一面也证明了主板在审衡者核上的严格程度远高于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

其次,看不同板块的排队时间分布:

最直观的情况就是主板,从受理到预更新的等待时间特别长。

这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反馈时间,这是预审计师从申报到预披露更新阶段审计的主要周期,反馈时间受证监会审核政策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反馈的难度,不同企业标准不同。所以反馈的次数和解决反馈问题的时间长短差别很大。很多企业在审核期间出现问题,导致迟迟不能上市,包括商标技术有争议、违法行为严重、产品质量有重大问题、与同行业企业相比有异常等。这些问题可能不会对企业造成实质性阻碍,但容易拖慢上市进度。

科技创新板创业板申请时间比较统一,各方面都差不多。但总体来看,相比科技创新板,从申报到上市的速度略快于创业板。

这种统一性和相似性也体现在每个板块头尾的申报时间差异上。

三个板块头尾从高到低的区别是:

主板(1893天)大于创业板(365天)

围绕如何促进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这一核心主题,以共同成长、价值氏袜共享为理念,俱乐部董秘、资深会计师、律师、杰出投资人、金牌董秘、财务总监、上市公司董事长等导师,帮助俱乐部成员快速成长、资源共享,通过知识学习、深度探访、讲座交流、资源对接等线上线下形式,打造成为中国杰出资本精英俱乐部。

相关问答:问询后多久上市?

问询之后到上市委审核大概是20天,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办理证监会注册。一般问询就可能会费花费几个月的时间...

相关问答:启动IPO尽调到上市大约还需多久,为什么?

IPO尽调是上市流程最早的准备工作,启动到完成大约也需要2-6个时间,后续工作周期还需要1-3年,慢的话4、5年甚至更久的也有。

股份改制:企业聘请专业机构协助,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3月);

上市辅导:券商机构针对企业进行规范化培训、辅导与监督,主要是业务、财务、制度等方面(3-6月)

发行材料制作:招股说明书、券商推荐报告、证券发行推荐书、证券上市推荐书、项目可研报告、定价分析报告、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等(1-3月)

券商内核:现场调研、问题及整改、内核核对表、内核意见(1-2月)

保荐机构推荐和通过:预审沟通、反馈意见及整改、上会安排、发行批文(2-6月)

发行准备和实施:估值分析报告、推介材料策划,刊登招股书、路演推介、询价定价、股票发售(1-2月)

上市流通:划款验资、变更登记、推荐上市、首日挂牌(1-2月)

不一定严格按照流程,可以多方面同步进行,不过最快上市的也要一年多,有些公司因为内部运营机制等问题,进度会慢许多。

6. 绉戝垱鏉胯繍琛屼笁骞磋秴480瀹朵笂甯傚叕鍙镐笓绮剧壒鏂扳滃皬宸ㄤ汉鈥濆墠涓夊h惀鏀跺為惧洓鎴

1. 绉戝垱鏉胯嚜寮甯備互鏉ワ紝宸插惛寮曡秴杩480瀹朵紭绉浼佷笟涓婂競銆
2. 鍏朵腑锛223瀹朵笂甯傚叕鍙歌璁ゅ畾涓哄伐淇¢儴涓撶簿鐗规柊灏忓法浜轰紒涓氾紝鍗犵戝垱鏉夸笂甯傚叕鍙告绘暟鐨46%銆
3. 杩欎簺灏忓法浜轰紒涓氫腑锛23瀹惰璇勪负鍒堕犱笟鍗曢」鍐犲啗绀鸿寖浼佷笟锛24瀹朵富钀ヤ骇鍝佽璇勪负鍗曢」鍐犲啗浜у搧銆
4. 2022骞村墠涓夊e害锛岃繖浜涘皬宸ㄤ汉浼佷笟钀ヤ笟鏀跺叆鍚屾瘮澧為暱42.90%锛岃繎鍏鎴愬叕鍙歌惀涓氭敹鍏ュ疄鐜板為暱銆
5. 鍚屾湡锛屽綊姣嶅噣鍒╂鼎鍚屾瘮澧為暱17.14%锛岃繎浜旀垚鍏鍙稿綊姣嶅噣鍒╂鼎瀹炵幇澧為暱銆
6. 浠庤屼笟鍒嗗竷鐪嬶紝绉戝垱鏉夸笓绮剧壒鏂板皬宸ㄤ汉浼佷笟涓昏侀泦涓鍦ㄦ柊鑳芥簮銆佺敓鐗╁尰鑽銆侀珮绔瑁呭囩瓑棰嗗煙銆
7. 杩欎簺浼佷笟鑱氱劍绉戞妧鍓嶆部锛屽姞蹇绐佺牬鍏抽敭鎶鏈锛屾帹鍔ㄥ浗浜у寲杩涚▼銆
8. 2022骞寸涓夊e害锛岃繖浜涗紒涓氱爺鍙戞姇鍏ュ悓姣斿為暱43.74%锛岀爺鍙戞姇鍏ュ崰钀ヤ笟鏀跺叆姣斾緥骞冲潎鍊间负14.78%銆
9. 寰楃泭浜庢寔缁鐨勭爺鍙戞姇鍏ュ拰绋冲畾鐨勭戠爺闃熶紞锛岃繖浜涗紒涓氬垱鏂版垚鏋滀赴纭曘
10. 鎴鑷充笂鍗婂勾鏈锛屽钩鍧囨瘡瀹跺叕鍙告嫢鏈夊彂鏄庝笓鍒70椤癸紝鍏朵腑34瀹跺叕鍙稿彂鏄庝笓鍒╄繃鐧鹃」銆
11. 杩欎簺浼佷笟浠ュ叾涓撲笟棰嗗煙鐨勬妧鏈浼樺娍锛岃耽寰椾簡鏈烘瀯鎶曡祫鑰呯殑闈掔潗銆
12. 鎴鑷2022骞10鏈31鏃ワ紝绉戝垱鏉夸笓绮剧壒鏂板皬宸ㄤ汉涓婂競鍏鍙告诲競鍊艰揪鍒2涓囦嚎鍏冿紝骞冲潎甯傚艰繎鐧句嚎鍏冦
13. 杩欎簺浼佷笟鎺ュ彈鐨勬満鏋勮皟鐮旂害1800瀹舵★紝鏈烘瀯鎸佽偂骞冲潎姣斾緥涓24.44%锛屾樉绀哄嚭鑹濂界殑甯傚満璁ゅ彲搴︺
14. 绀句繚鍩洪噾銆佷繚闄╁叕鍙搞丵FII绛夐暱绾胯祫閲戞寔缁澧為厤绉戝垱鏉匡紝杩涗竴姝ヨ瘉鏄庝簡杩欎簺浼佷笟鐨勬姇璧勪环鍊笺

7. 科创板上市条件

科创版的全称是“科技创新版”,专门为创新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板块。自2019年7月22日开板以来,科创板受理公司超过300家,如此多的企业集中申请,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潜能和科创板巨大的发展潜力。

发行人申请在科创板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发行条件;

(二)发行后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四)市值及财务指标符合本规则规定的标准;

(五)本所规定的其他上市条件。


发行人申请在本所科创板上市,市值及财务指标应当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

(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二)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三)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四)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8. 科创板上市公司,应该如何履行信披义务

科创板公司履行信披义务主要是通过披露定期报告来进行的,不管处于何种情况,上市公司都要保证投资者的知情权,不能够随意搪塞,在这一点上,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上市公司都是如此。

一、定期报告

披露定期报告,意思就是说将公司的发展现状分阶段公之于众,这不仅是科创板上市公司该做的,而是每一个上市公司都应该做的事情。一般来说,定期报告又分为三种,分别是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这三种报告的披露时间也不一样,但都与该年度的会计年度有紧密关系。

比如说,有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了一个新的项目,这个项目是前途不明的,这对公司、对投资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风险。那么,为了防止风险波动大对投资者造成不良影响,公司必须定期、分阶段将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告知,包括项目进行的相关风险程度,如果投资者觉得项目风险过大,可以直接退出投资,避免他们出现大的损失。

热点内容
购买基金产品要缴印花税吗 发布:2025-02-05 15:52:38 浏览:751
富控互动股票分析报告 发布:2025-02-05 15:51:40 浏览:305
贷款购小汽车需交纳印花税 发布:2025-02-05 15:50:10 浏览:785
股票短线出现死叉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5 15:49:19 浏览:447
市净率和市盈率的评价标准 发布:2025-02-05 15:49:16 浏览:529
中国股市短期会有牛市吗 发布:2025-02-05 15:47:08 浏览:849
股票大宗交易怎么显示 发布:2025-02-05 15:41:11 浏览:45
澳门股票代码 发布:2025-02-05 15:39:32 浏览:975
局外人股票交易员电影 发布:2025-02-05 15:35:57 浏览:789
印花税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要缴纳 发布:2025-02-05 15:30:50 浏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