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入按什么比例提印花税
法律分析:1、比例税率:(0.05‰、0.3‰、0.5‰、1‰)印花税的具体比例税率不需记忆,但必须会运用税率计算税额。2、定额税率:5元: 权利、许可证照,营业账簿中的其他账簿,税额为每件5元。1、实行比例税率的凭证,应纳税额=应税凭证计税金额×比例税率2、实行定额税率的凭证,应纳税额=应税凭证件数×定额税率3、营业账簿中:(1)记载资金的账簿,应纳税额=(实收资本+资本公积)×0.5‰(2)其他账簿按件贴花,每件5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2. 印花税计税依据是销售收入吗
法律分析:
《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应纳税凭证应当于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计征依据是合同金额。为了进一步加强印花税的征收管理,由各省制定了《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对购销合同类印花税的纳税人,按下列标准确定核定征收的比例:1、从事货物购进和销售的工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其采购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采购金额的50%-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对其销售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销售收入的60%-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
2、从事货物购进和销售的商品流通单位和个人,其采购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采购金额的60%-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对其销售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销售收入的20%-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
3、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其采购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采购金额的70%-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对其销售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销售收入的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应纳税金额=购销金额乘以核定征收率乘以0.03%。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第三条 纳税人根据应纳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税额的确定,依照本条例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应纳税额不足一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一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缴纳。
3. 2022印花税购销合同核定比例
印花税没有核定比例。
1、工业企业:采购环节应纳的印花税,按不低于采购洞肢并金额的50%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销售环节应纳的印花税,按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0%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
2、商业批发企业:采购环节应纳的印花饥运税,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40%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销售环节应纳的印花税,按不低于销售收入的40%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
3、商业零售企业:采购环节应纳的印花税,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20%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
4、建设施工企业:采购环节应纳的印花税,按不低于采纳迹购金额的40%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
5、外贸企业:采购环节应纳的印花税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40%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销售环节应纳的印花税,按不低于销售收入的70%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
4. 印花税按销售收入的多少计提
按照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适用税率、应纳数额=应纳税凭证的件数×适用税额标准。
印花税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计税依据,按照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计算应纳税额。
印花税属于行为税,是在签订购销合同时产生的纳税义务。但是目前各地方税务局在实际征管中,如果按实质行为征管难以监管,所以很多地方税务局采取了简化征管的方式,即直接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签订合同额,再乘以适用税率。
(4)企业收入按什么比例提印花税扩展阅读:
印花税入科目
印花税和耕地占用税一样,也属于一次性缴纳的的税种,不存在着与税务机关清算和结算的问题,因此,印花税可以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企业可设置“管理费用一印花税”科目,核算印花税的上交情况。
对于企业一次购买的印花税票和一次缴纳印花税税额较大时,为了均衡费用,也可以通过“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证券交易税的会计科目的设置
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一应交证券交易税”科目,用以对证券交易税的计提和缴纳进行核算该帐户的贷方登记计提的证券交易税,借方反映企业实际缴纳的证券交易税,余额在贷方表示应交而未交的证券交易税税额。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5. 印花税根据什么计提
印花税的计提依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的规定,不同类型的应税凭证有不同的计税依据:
1、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2、应税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3、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
4、证券交易的计税依据为成交金额。
印花税计提比例的概述:
1.比例税率:印花税的比例税率分为多个档次,具体包括0.05‰、0.3‰、0.5‰、1‰。适用0.05‰税率的为“借款合同”,适用0.3‰税率的为“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适用0.5‰税率的为“加工承揽合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税目中记载资金的账簿,适用1‰税率的为“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
2.核定征收:某些情况下,印花税的计提比例不是固定的比例税率,而是根据纳税人的销售收入、采购金额或其他相关指标进行核定征收。例如,工业企业可能按销售收入的120%核定征收,商业批发企业可能按销售收入的100%核定征收,外贸企业可能按销售收入的140%核定征收等。
3.其他规定:还有一些特定情况下,印花税的计提比例会有所不同。
4.定额税率:在印花税的13个税目中, “权利、许可证照”和“营业账簿”税目中的其他账簿,适用定额税率,均为按件贴花,税额为5元。
综上所述:对于未列明金额的应税合同和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按照实际结算的金额确定。如果计税依据仍不能确定,则按照书立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时的市场价格确定;如果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
第五条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如下:(一)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二)应税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三)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四)证券交易的计税依据,为成交金额。”
6. 企业有销售收入时就计提印花税吗
购销合同按合同的记载金额依万分之三税率贴花。
现在印花税基本都实行核定征收,即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和购入的一定比例认定为有合同,按万分之三税率贴花。
所有,企业有销售收入时就计提印花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