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问题 » 5月ipo市盈率同比下降三成

5月ipo市盈率同比下降三成

发布时间: 2024-10-10 19:01:20

1. IPO发行时市盈率

你好,IPO发行时,价格一般是参照同行业,同类型的公司的市盈率,大致测算出一个市盈率,然后报证监会同意,然后通过机构的询价,确定出具体的上市价格,报证监会批准。

2. 科创板的到来,是不是意味着牛市将不远了

目前科创板的推进速度非常快,原先市场各方都认为6月份才能够落地。但若以目前这种速度推进,5月份左右科创板就能够实行。而对于科创板的横空出世,很多投资者认为,这是对A股市场构成超级利好,因为政策要为科创板的建立营造大牛市氛围,只有A股持续走牛,科创板推出才能更加接“地气”。

不过,我们认为,科创板的到来,可能在该板块中出现几只明星股,也会让早期尝鲜的投资者获得丰厚利润。但是,科创新不可能给A股市场带来牛市行情,而恰恰相反。科创板的推出反而会加速A股市场的技术性牛市走到尽头。

首先,科创板的推出会分流股市很大一部分资金,对于创业板和中小板形成比较大的影响。本来资金都流向创业板和中小板。但是,由于科创板的推出,其估值更趋合理性,所以更能吸引外围资金的进入。科创板除了对创业板、中小板构成资金分流的作用,还会对主板市场的资金分流作用也是显则易见的。

再者,科创板推出后会挤压同类的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水平。对于科创板来说,企业上市主要是实行注册制,在注册制下的股票,估值普遍不会很高,一般都只有几倍或十几倍的市盈率,而中小板、创业板因长期实施审核制,物以稀为贵,再加上盘子小,所以估值远远高于科创板。

而当科创板推出后,会给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形成下拉效应,并且促使其回归合理估值区间。事实上,推出科创板并没有错,实行注册制也没有错,而问题是,由于 历史 遗留问题,导致中小板、创业板的股票估值明显高于科创板。这肯定会把中小板、创业板的高估值拉下来,股民受到损失在所难免。

再次,科创板将被推出后,将实行注册制,而注册制将会引来其他一些制度的落实,比如退市制度、集体诉讼制度、取消壳资源等。同时,也在倡导投资者价值投资,彻底告别过去在二级市场上短线博弈,而是选好了低估值股票,不离不弃,长期持有。

因为,注册制对投资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你选对了好股票,若长期持有,投资者可通过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股价上涨实现财务自由。而如果你买错了股票,股价就会一跌再跌,直至长期亏损退市。投资者也可能亏得一无所有。

科创板即将推出,但是这与A股市场的走出大牛市没有必然联系。相反,科创板推出后的赚钱效应,反而会分流股市的资金、拉低A股市场的估值,并且在建立完善退出机制后,还会对于股市投资者,如何鉴别选对好的上市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旦踩上问题股的地雷,或者买到了业绩变脸上市公司的股票,都会给投资者的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所以,科创板的到来,对于A股长期 健康 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对于A股市场带来短期阵痛恐怕是难以避免的。

随着近期紧锣密鼓的政策性利好,股市定位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这个提升是跨越式的,属于重磅利好的性质。目前源自金融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均属于制度安排方面的重大改革,也是能引发一轮牛市的因素, 其中制度方面的重点改革当属科创板和注册制。

那么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推出会有多大的影响?从这点出发,我们不妨参考下台湾股市如何实行注册制及之后市场的表现

回想当年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时候的情况,当时投资者担心股票全流通后,股价会大幅下跌,但整个股权分置改革下来,股市不仅没有出现暴跌,反而稳步向上,个股更是牛气冲天。

最后牛市是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科创板和注册制的到来,只开启了牛市的钥匙,因为推出后被广泛接受成功的标志就是股市涨,但这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而操之不及,一切交时间验证吧!

我是跑赢大盘的王者,打字很累,最近评论点赞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动动小手,您的评论点赞就是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首先说一下个人观点,虽然很多人认为目前运行的是牛市行情,但我认为目前只是一个周子浪反弹,而且很有可能科创板的落地,就代表着这波反弹的结束。

首先第一点从技术上来看,上证股指至2440点周背离之后,形成了周子浪反弹,这波周子浪反弹是8~12周,目前来看12周的可能性非常高,虽然最近一段时间上证股指的攻击力度非常猛,但也仅仅是加速赶顶的格局,整体结构上已经进入了末端,并不具备趋势逆转的能力,除非在12周股指冲过了3587点,才能说明趋势发生逆转,但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为0,所以说这里根本没有牛市行情。

第二点,目前科创板的推进速度非常快,原先很多人认为6月份才能够落地,目前以这种推进速度来看,5月份左右科创板就应该能够实行,科创板的落地一定会分流很大一部分资金,对于创业板和中小板形成比较大的影响,一旦创业板和中小板失去资金的关注,加上创业板和中小板自身定位的偏差,将很有可能急转而直下,重新走入下降通道,再次进入反复折返跑的结构中,从这一点上来看,科创板的落地也不会带来牛市行情。

科创板落地和上证股指反弹周期既存在着一定的巧合,也存在着必然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能认为科创板落地就是A股市场的牛市,更多的应该是逆向思维,而不能随波逐流。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首提科创板是在2018年时候,预计在2019年创立成功,而提出要创立科创板的时候股市还处于熊市行情;但股市在2019年1月4日股市开始上涨至今,已经走出了牛市氛围。千万别认为这是由于科创板的创立利好刺激股市来牛市的,如果这样认为大错特错,这纯属巧合而已。 总之可以肯定一点科创板的创立不管股市是处于熊市还是牛市,科创板在今年是肯定会出来的,反之科创板的到来但不能意味着股市牛市不远了,这是两码事不能混淆了 。

其实明确一点就是科创板的创立不但不能催化股市来牛市,反而还会拖累股市来牛市的时间。科创板其实是利空股市的,因为由于科创板的创立会分离股市资金,同时也会影响股民投资者的信心,让部分股民投资者的关注点在科创板身上,直接或者间接性的影响股市行情。

股市是熊市还是牛市是有其自然因素来决定的,主要是受到政策性的影响,已经投资者的气氛,和超大资金的推动等等的共同体合力来决定股市是牛还是熊。并非由于科创板的到来,就意味着股市牛市不远了,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科创板已经披露“首发”9家受理企业,分别为今晨半导体、睿创微纳、天奈 科技 、江苏北人、利元亨、宁波荣百、和舰芯片、安瀚 科技 、武汉科前生物。

现阶段科创板也处于“热火朝天”之态,更是达到了“科创板IPO”概念,32家概念股,其中的概念股有的三个月上涨幅度达到122%,涨幅超40%的成分股达到19家。足见得“火爆”程度。

那么,科创板的到来,是不是意味着牛市将不远了?

个人认为:科创板的到来,不能说明牛市要来了,股市也有自身的运营规律。
一、类比创业板当年登陆。
2009年9月13日,召开首次创业板发审会,首批7家企业上会。2009年10月23日,首批上市28家创业板公司,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上市。创业板指数2010年6月1日正式编制与发布。

从当年的创业板上市情况类比现在的科创板,情况还是有着一定的相似。

2009年科创板首批上会7家,首批上市28家。现在“首发”9家受理企业,未来几个月内预计有着更多的企业“冲击”科创板。

2009年9月13日之后的股市走势是如何的呢?

2009年8月4日至9月1日出现的阶段下跌,之后便是回涨走势,9月中下旬出现了短线回调,回调之后继续出现上涨,直到2009年11月末才出现了阶段下跌。

那么,再来看现阶段的行情:

2019年1月4日出现低点以后便是开始上涨,至今仍旧处于上涨趋势之中,热度未曾下降。

也就是说,两种情况有些相反,一个是之前下跌,一个是之前上涨。那么,存在“登陆”以后的情况可能也就不相同。

再就是,创业板登陆之后的行情,并没有进入股市的牛市行情。

那么,我们再来看股市当时的走势方面,当时创业板登陆的时候,股市出现了一波急速下跌,有着回涨的需求,且上证指数MACD周线级别处于绿柱区间。

现在科创板上市的时候呢?股市出现了一波急速上涨,且上证指数MACD指标处于周线级别的红柱区间。

个人认为,类比创业板登陆时间,现在科创板登陆股市,可能会出现短线的回调。
二、股市自有运行规律,是“经济的晴雨表”,一个板块的上市,有促进作用,但不主导市场。
从现在的股市来看,仍旧处于相对底部,并且股市的牛熊市有着自身的走势规律。

A股具有明显的走势特征,个人总结为“大起大落,久盘于底”。也就是说,呈现的单边大幅上涨,单边大幅下跌,更长时间的底部横盘震荡。

2005年至2007年,股市走出了一波单边式大幅上涨,“ 历史 强牛”。

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世界爆发经济危机,A股也受到波及,进入大幅下跌,熊市。

2009年虽然有着股市的“大反弹”,但从阶段上看,2009年至2013年呈现的是阶段底部。

2014年至2015年6月,股市再一次进入单边式上涨阶段,“杠杆牛”。

2015年6月至12月,“股灾”发生,单边式下跌,熊市。

2016年之后呢?股市有没有再一次的出现大幅上涨?并没有。也就是说现在2019年,仍旧处于相对底部区间。

而现在处于的相对底部区间,下一阶段又是单边式上涨,也就具有一定的牛市底部的潜力。
总结来讲:科创板的登陆,并不能意味着牛市的到来。股市,也有着自身的规律、运行。一个板块的到来,只能是影响行情,却不能成为一个行情的主导。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确切的说,注册制带来了牛市,而不是科创板,和2005-2007牛市股权分置改革一样,这将带来一波牛市。

股权分置改革类似于融资,注册制也是融资,新投资人讨厌被圈钱,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向投资人索取。然而A股事实证明,A股没有索取的功能,比如不能发IPO的那些年,一直是熊市。市场只有被需要,市场才会活跃,才能有大把资金进来,才会吸引人气。

科创板能不能盘活注册制,要看其吸引的企业是否是好企业,有好企业,就有投资人,就有成交量。比如蚂蚁金服如果能在科创板上市,必然能吸引很多人去科创板开户。实际上这种引力并非是因为股价,而是因为好企业天然吸引投资人。

同样的,如果科创板成功实施了注册制,这个制度又会回到主板,逐步改造主板结构,牛市伴随大型企业上市,以前的主板巨无霸大多数是国企。然而当年腾讯去港股,阿里网络去了美股,大家发现,A股天然缺陷让A股投资人措施了BAT,而BAT即使是早期的投资人,大多数也是国外的资本。我们白白将机会拱手让出,资本市场没有给投资人提供价值,资本市场也逐渐变得无足轻重,反而楼市,越来越成为经济的支柱。

长此以往,必然是不对的。注册制让A股重新变得重要,并且再次和实体经济链接,这种链接未来必然需要实体经济提供回报的。但在此之前,必然是先要让资金进来。

牛市需要的好公司,政策支持,外资进入。在注册制推进下,几乎都可以达到,所以注册制是本轮牛市的基础,可以说并不夸张。

科创板的到来,并不是意味着牛市就不远了。为什么呢?

首先,科创板的开设是为了解决 科技 类型的中小企业发展融资的难题,目的是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科创板的开设可能在未来会分流一定的资金。

其三,我国股市的牛市与科创板并没有关系,我国股市的牛市过去主要取决于政策,现在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有多少上市公司能成长,能发展壮大。目前看来我国证券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并不具备这个条件,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大部分质量低下,没有成长性,也没有竞争力,当大量的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市场机构庄家只能是短期炒各种概念和题材,这种短线的投资炒概念和炒题材的偷袭行为成就不了牛市,也很难产生牛市,牛市需要一大批股票能持续上涨,需要大部分股票的持续上涨建立在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基础之上。

其四,现在股指期货对外开放后,国内外的机构可以通过做空股指期货获利,在这种情况下,当股指涨幅较大时,国内外的机构就有了做空的空间,就会选择做空股指期货获利。因此,目前的条件下,指数也不可能持续大幅上涨。

其五,我国的牛市是在政策的支持下,运用具体的政策工具和措施发动的,目前还没有这个迹象。

综上所述,目前谈我国股市的牛市还太早。

科创版跟牛市有关系。逻辑思维出问题了吧 科创版与牛市风马牛不相及。

股市涨不涨跟投资者信心有关系。投资者信心来自哪里。来自于对资本市场改革的认可。现在投资者担忧什么。担忧IPO和减持。科创版来了IPO和减持担忧就消除了。担忧经济下滑和贸易摩擦。科创版来了。经济就好了贸易摩擦就烟消云散了。

笔者不知道楼主是不是想多了。竟然有这样的结论。能够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吗。

科创版是支持 科技 创新企业的。有利于 科技 创新企业融资做大的。但是也会对市场资金造成分流。也会对原来 科技 创新企业估值构成影响。主要拖累估值水平降低。

这样的科创版跟牛市关系联系何在

科创板上市对A股来说:短、中期就是利空,科创板分流了市场上的资金,挤压了市场上的估值水平,但就中、长期而言,科创板注册制的实施反而倒逼了A股的改革。是否重现A股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所带来的6124点的大牛市,还很难说。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就是科创板的注册制也是为A股实行注册制改革所进行的一次尝试,当然这只是一次尝试,成功与否暂且不说,注册制是否适应A股市场还有待商榷。16年的熔断机制就不适应A股市场,所以在实质性的利好没有兑现前,我们并不能单凭是改革试点和我们认为的利好,就判断A股牛市要来了,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股市变革的曙光己经显现,这是一个有着确定性的机会,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技能,做好准备,分享下一个时代的改革红利。

3. 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你怎么看

2013年11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借壳上市审核中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的通知》,明确了借壳上市与IPO标准等同以及不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的政策。而在2015年1月8日对《重组办法》修订的微访谈中又重申了这一规则,当时证监会相关发言人给出的回答是:创业板定位于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和其他成长型企业的创新发展,上市门槛相对较低,同时面临创业失败风险,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并承担投资风险。为了有效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避免创业板上市公司成为炒作对象,本次《重组办法》明确了不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借壳上市。

也就是说,不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是为了不让创业板公司成为炒作对象。因为创业板普遍的市盈率都比较高,而且市值相对较少,借壳上市的门槛较低,一旦被炒作,将会积聚较大的风险,这是监管层推出这一限制政策的初衷。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一政策正成为扼住创业板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喉咙。

科创板的推出将会促使监管重心放归市场,并对现有的政策进行松绑

科创板的推出应该说是承载了国家大力发展 科技 创新和资本市场开放两大任务的战略举措,同时也预示着资本市场监管态度的转变和改革。而科创板的核心是注册制,而注册制的核心则是信息披露。在注册制下,监管机构的重点工作将由实质性审查转向合规性审查,而此前的实质性审查的职责将转交给交易所和相关的中介机构。强化现有中介机构的中介责任,使得其真正承担起保荐人和中介的真正职责,向投资者提供真实、完整和全面的信息。投资者则根据公开的信息对企业的价值进行判断,将选择权重新交回到市场的手中。

这同时也代表着监管方向的改变。从IPO的通过率和政策的不断松绑来看,放松监管是大势所趋。2019年1月至5月份,A股上会企业共计42家,通过率高达90%,而2018年的IPO通过率只有60.4%,全年只有110家企业成果过会。

政策方面,易主席上台以后,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开放和松绑的政策,比较重磅的就是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九项政策措施和优化借壳指标并取消创业板借壳限制这两大政策,一个是对外,一个是对内。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推进创业板重组上市改革,也就是放开创业板此前不允许借壳的限制。而创业板不允许借壳是有 历史 背景的。

根据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10月推出,到2013年的8月的近5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达61.54倍,几乎是同期主板的两倍以上。而中国的投资者向来就喜欢炒作小盘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几乎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标的,这使得创业板在发展的前5年的日均换手率居高不下,这使得监管层十分担忧。

真是经历了发展初期的疯狂炒作,监管层才于2013年出台了政策封死了创业板借壳上市的口子,尝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抑制市场的风气。但即使在这样的政策之下,创业板的市盈率在2013年初后就开始触底反弹,一路飙升至2015年最高的近140倍,可见市场的疯狂。如果证监会没有出台这样的政策,在当时的监管环境下,多少创业板上市公司要通过借壳上市或者拟借壳上市的资本动作进行运作?创业板的操作风气又会高涨到什么程度,都无法想象。

那时至今日,为什么监管层又会想放开创业板借壳上市的口子呢?实体经济环境又到底发生了怎么样的改变?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滑是推动政策出台的主因

要想知道政策放开的原因,我们得把目光放回到创业板的运作上面来。个人觉得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经历了近4年的调整,创业板的估值已经回落到 历史 低估区间;二个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首先我们看看创业板指数的情况。

自2015年被市场疯狂的追捧后,创业板指数从 历史 最高的4037.96点一路曾下滑到1184.91点,最高跌幅达64.72%。而在2015年6月2019年6月20日期间,创业板累计跌幅高达57.13%,跌去了2024.09点。

市场就是一个钟摆,在市场低点和高点之间来回摆动,涨的再高也有要回归的时候,创业板也不例外。经历了长达4年的调整后,创业板指数目前的点位和估值已经相对比较合理。目前创业板的PE在48.02倍,低于 历史 的平均值50.24。

但是估值的回落并不一定要放开政策,反而是市场消化高估值的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就像2011-2013年一样,创业板也进行了深度的调整,3年间创业板的跌幅达到了38%,创业板指数更是创出了 历史 的低位585.44点,整个指数的估值也下滑到了25倍左右的低估区间。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监管部门不但没有放松创业板的监管政策,反而在2013年底加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的监管。那这一次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出现了大幅下滑。

根据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月31日,创业板739家上市公司已有70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报,披露率为95.9%;而根据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当时市场预测创业板2018年净利润增速为-51%到-26%。而从实际的数据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跌幅远超市场预期。2019年4月30日,7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18年的年度报告,其整体实现营收1.36万亿,增速为15.9%;实现净利润336亿,增速为-65.6%。

相比2017年-10%的净利润增速,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谓是一片绿油油,主要的亏损原因来自于“商誉减值”,而“商誉”众所周知就是来自于非同控的并购重组。而创业板的商誉主要就产生在2015-2017年,这三年年均新增商誉超过2500亿,而且要知道这三年的市场估值都是不低的,也就是说这些商誉的水分比较高。在实体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都无力支撑,更何况是这些业绩承诺虚高的并购项目呢?特别是一些轻资产的行业,文娱和 游戏 类等项目就更加明显了。

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贸易战又在2019年重新打响了,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如果政策再不松绑,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恐怕将难以扭转现在的局面。根据国信证券最新的一份策略报告显示,2019年4-5月的工业增加值已经连续下滑,其中5月的增加值数据已经下滑至5%,国内经济增长的压力陡增。

面对这么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要在政策上给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手脚进行松绑,让盈利能力较弱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能够主动自救,积极寻求优质的资产装进上市公司,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平台和优势,扭转公司的经营情况。这是个人认为监管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因为政策再不支持下,创业板很多上市公司的2019年相信也会非常难过,通过配合信贷及资本市场的政策,向市场传达一种信心,鼓励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就在科创板马上要呼之欲出之时,监管部门突然发出消息,取消创业板不能借壳的限制,而之前只有主板市场才具备借壳上市条件。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项限制的解除,也是肯定了创业板的地位,说明创业板地位与主板更接近了,这是一件好事。

面对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一些股民拍手叫好,他们认为,这是对中小创是天大的利好,因为中小创连跌4年,普遍跌幅高达70%以上,未来的机会是大于风险。而只要中小创后市逐步走稳、走强,就能够给股市带来赚钱效应,A股指数未来也将重新走牛。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表示,创业板一旦取消借壳限制,使绩差股没有了退市之虞,甚至还有被“借壳”转让出去的机会。届时创业板中的绩差股,特别是“壳资源”股反而会被市场所投机炒作。如此增大了创业板的投机性,并不利于价值投资的回归。

对此,我们认为,监管部门此时取消了创业板的借壳限制,主要有三个难言苦衷:首先,原来创业板是禁止借壳重组上市的,但时间一久,创业板出现了很多经营困难的公司,其中有不少是带病上市的,有的是被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恶意掏空的公司而面临生存困难,甚至面临退市风险。

如果真的要强制这些上市公司退市,就会遇到一个棘手问题,那就是投资者会损失惨重,就会有投资者为之前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买单,这是极不公平的。而投资者面对自己财富的灰飞烟灭,那个人心中不恼火,不喊冤屈?所以,取消对创业板不能借壳的限制,可让投资者通过“借壳重组”,尽可能的避免损失。

再者,科创板马上要开出来了,由于科创板是国家扶持的板块,又是T+0设置,还有就是设有20%涨跌限制,这无疑会吸引走大量主板、中小创资金流向科创板,导致创业板板块严重失血。为让不让创业板市场人气消失殆尽,监管层通过取消借壳限制,来适当剌激场内投机资金继续留下创业板内投机炒作。这在制度上也是给创业板的一个补偿。你科创板可以短线投机优势,我创业板也有“壳资源”题材也可以炒作。这有利于均衡两个市场的交易热度

最后,科创板主要面对高新 科技 产业,而创业板是要打造中国的纳斯达克,从IPO制度设计上科创板更加灵活,但科创板上市并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必须符合上市标准,而有些高 科技 公司并不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但又想在资本市场融资的,那就通过“借壳重组”的方式在创业板上市,这样创业板某些壳资源被激活,也符合盘活存量资产改革的逻辑。

监管层取消创业板不能借壳上市,主要基于几个方面考虑:创业板 历史 上沉淀下来绩差企业如果真的退市,投资者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而通过“壳资源”就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科创板马上出来了,取消创业板不能借壳,可以让创业板还保留一点对外的吸引力。更关键的是,以后在科创板无法上市的科创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的“壳资源”照样达到上市的目的。这为解决小型 科技 公司融资,提供了另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盘活了创业板的壳资源。

既然原本是不允许的,那为何突然就变卦了?朝令夕改,言行不一,公信力何在!话变就变,说改就改,如此任性,绝非市场之福。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良好的市场,有进有出方是常态;只吞不吐的结果,就是十年原地踏步。人人都想博一把就走,留下的烂摊子,继续甩锅,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不要说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亦或是为了平衡科创板的注册制影响;想左右逢源,两全其美,结局往往是鸡飞蛋打,人财两空。

退市,当然不能一退了之。可奇怪的是,十几二十年过去了,最高的罚款仍是六十万,最严的监管只是市场禁入。这样的惩治力度,由不得,不让人深思!

我看到了“必须涨上去!!!”五个大字外加三个感叹号。

6月20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拟允许创业板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了。

在这个时间点,推出这样的重大举措,目标很明确,就是让股市必须涨上去!

大家看到,上一轮上证指数从2440点到3288点的上涨,其实是创业板领先的,但是到4月22号,为了慢牛的需要和配合科创板上市的需要,一轮如长虹贯日的上涨戛然而止,“居然自动按了暂停键”,并且回调了涨幅的一半多,甚至直接威胁年线这条生命线!这个过程中,刚刚从过去几年熊市中爬起来解套的散户投资者亏损惨重,重新陷入绝望的深渊!新入市股民也亏损累累,简直有被请君入瓮的感觉呀!

经过两个月的调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外部环境也出现了有利的变化,我们需要一轮新的牛市周期!主流媒体、券商、机构都已经开始全面唱多,资金风向标北向资金也已经开始大规模流入,股市应声上涨!央行资金也源源不断增加投放!

在一系列外部变化及操作后,股指特别确实出现了上涨的倾向,特别是上证50,涨幅很大。

但是,细心的投资者一定会发现,创业板并没有同步跟进大幅上涨,甚至有走弱的迹象。

有道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只涨上证50或者沪深300,显然不是一个完整的牛市。

又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顺天应人,利好创业板的政策就出来了!

果然,创业板也不负众望,今天早上大幅高开2%,最终收盘上涨1.72%

股市新一轮上涨已经来了,利好会一波接一波推出,我也只能说到这里了,还在装睡的小伙伴快起来一起捡钱吧!

我对这种更改很失望,可能也会给市场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有的人认为这是利好创业板,而我为何看到的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问题很严重??
一、朝令夕改,制度缺乏严肃性:
创业板在成立之初,就规定了上市公司业绩连续亏损的,将会直接退市,而现在竟然又取消了借壳上市的限制,也就是说,本来要退市的创业板公司现在可能不用退市了,可以成为壳资源卖给想上市的公司,我觉得这是对过去制度的一种践踏,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只会让市场感到失望,也纵容了创业板公司的不务正业、不思进取!!!
二、市场资源错配,严厉的退市制度又“落空”了!
创业板取消借壳上市的限制,意味着很多垃圾公司原本要退市的,现在又可以苟延残喘的“活”下去 ,这对整个市场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在我看来,亏损连连、问题多多的上市公司就不应该继续留在市场,该退的就必须退,要不然,这个市场很难形成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随着科创板即将上市,原本以为严厉的退市制度即将实行,但是现在看来恐怕要落空了,从侧面也反映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问题很严重,市场规模看来很难“瘦身”了,哎......
三、加重了市场的投机氛围:
我们平常总是说要倡导价值投资的理念,现在创业板取消借壳上市的限制,很显然,将助长市场炒作垃圾股的风气,A股的投机气氛将愈演愈烈,这与监管部门平常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是相违背的,监管部门没有对市场形成正确的引导,不得不说让人很失望!!!

创业板原来设计是禁止借壳重组上市的,但随着创业板存量公司的累积,创业板出现了很多经营困难的公司,其中有不少是带病上市的,有的是被大股东利用各种手段掏空公司而面临生存困难,甚至面临退市风险。如何处理这些公司就成为一个棘手的事情,全部退市,投资者损失惨重,虽然不敢有太多的怨言,但是财富的灰飞烟灭那个心中不恼火,强制退市下,就成为投资者为违规违法行为买单。

另外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大量分流主板IPO资源,尤其是一些 科技 股大量前往科创板,毕竟即报即审,又是注册制,可以以更高估值IPO,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资金,创业板IPO资源面临一些尴尬。

因此创业板的发展壮大面临一个瓶颈,深圳广东方面也有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建议和内在要求,毕竟科创板与创业板制度方面已经失去优势,但是如果创业板也跟随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恐怕会冲击主板走势,带来的是主板的大幅波动,作为一种激励措施,放宽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

有关方面就创业板改革提出四个方向,就包含放宽并购重组,包括优化创业板首发条件、扩大包容度; 建立双重股权架构企业上市制度;完善创业板再融资制度; 完善市场并购重组功能,

证监会本次创业板改革就是对这一改革的回应。促进创业板公司不断转型升级,拟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

科创板主要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板也是希望打造成中国纳斯达克,IPO制度没有科创板灵活,但是通过并购重组政策的放宽可以吸引部分高 科技 公司利用创业板平台做大做强自己,科创板上市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必须符合上市标准,有些公司并不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那就通过并购重组去创业板上市,这样的话创业板某些公司就会被激活,也符合盘活存量资产的改革逻辑。

如何吸引并购重组,那就是可以募集配套资金,这是并购重组最大利好,有了资金就可以发展壮大,这对于某些小型 科技 公司非常具有吸引力,这些公司具有一定 科技 实力,但缺少资金支持,发展面临瓶颈。

个人觉得有几个因素。1、创业板优质企业少,不少公司没有投值价值,已经沦为壳,而且比例还不小。如果不放开重组,那么创业板未来会逐渐边缘化,不符合各方利益。2、深交所 上交所两个市场,要有平衡,如果都跑上交所科创板了,深交所就悲剧了。3、不少创业板公司已经深陷质押风险,但是公司主业已经无力回天,松绑重组可以化解市场金融风险,这也符合各方利益。 4、科创板推出在即,选择这个时候公布,管理层有抬高科创板估值之嫌。无论管理层出于哪种目的,创业板松绑重组,对于投值者来说,都是好消息,毕竟还有个盼头,不至于等死……

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是垃圾股最后的疯狂,也为创业板股票开辟了一条新的通到,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垃圾股的最后疯狂

随着上市制度的常态化,科创板的开闸,IPO不再是横在各企业上市路上的障碍,以前要排三五才能上市的 历史 已经不存在;另一方面退市制度的趋严,股市的优胜劣汰规则开始发挥威力。IPO和退市制度的逐步正规,导致垃圾股壳资源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时间越久,壳资源的价值越低,最后的命运只能是退市。所以说,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是垃圾股最后的疯狂。

2.为创业板股票开辟一条新通道,为解决大量退市股票做准备

创业板的设立本来的目标就是与现在科创板一样,企业间的竞争是残酷的,一家企业成长起来的背后,不知道倒下了几百家同类型的企业。比如说腾讯称霸之路上,大大小小的公司倒下了多少,这是必然的结果。创业板中的企业也一样,经历几年的发展后,存在大量垃圾企业等待退市的命运。如果放开借壳的限制,无疑给了他们另一条路可走,为将来退市制度正规后,大量退市潮出现做准备。

3.能被借壳的只是少数,切莫去赌小概率的事

一方面审核制IPO现在上市速度并不慢,另一方科创板注册制开闸,因此,现在上市的通道已经被打通,借壳付出的代价并不比直接IPO低多少,虽然放开了借壳限制,但是,能被借壳上市的企业不会很多,所以,这是利好,但只是利好很少很少一部分创业板股票,大多数股票的命运不会改变。

总结: 股市交易重在稳定性,不要因为有利好就盲目去赌,这是不对的,正确的投资的思路是在合适的时间买入正确的股票,只做自己看懂的,有把握的机会,这样在股市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问题就等于是退市问题,等于创业板可以永不退市。创业板的公司可以被借壳,那就是可以不退市,只要反复借壳,就是永不退市,这不能用浴火重生来形容!可以用洗牌重新开台来形容,因为借壳后的公司,熬几年,还是不行,所以,不是重生,而是洗牌重来。所以,每一次借壳就是洗牌重新玩。

既然可以借壳就等于可以永不退市,那么,永不退市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会修改成创业板公司可以被借壳?如果严禁借壳,严格退市,又会怎样?

一,严禁借壳,严格退市。如果是这样,结果就是,很多持续亏三年的创业板公司直接退市,退市的后果就是,买了这些公司的股民,有可能永远套在里面,大部分人都是辛苦钱买进去,如果有100家创业板公司退市,每个公司几万股东,那么退市将会套牢几百万人不得解套。这个影响巨大。

二,为什么要修改为创业板公司可以被借壳?那就是因为前面提到的原因,不让几百万人永久深套,可以借壳,可以洗牌重新玩,这样就没有怨言。本来这是买退市股的人的初衷,他们就是要赌一把运气才买到连续亏损的公司,可以借壳,就是允许这批人自由选择,爱怎么玩自己定,也可以不玩,而不是强行清退。

二,不退市的意义是什么?考虑到公司上市经历漫长多年的排队等待,退了也等于前面努力白费。另外,对于热爱买退市股的人来说,退了一个,他们还会买下一个,不如放在市场,由市场决定。

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你怎么看?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利好大于利空的,但是一切都是有两面性的!

从利好的角度来看,创业板取消了不能借壳的限制,是给予了许多小市值的,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一个“解脱”的机会,同时给予了那些想要跳过IPO审核,复杂的程序而上市的优质公司来说,又是一个机会。

其实造成的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循环!简单的说,就是,你不行,那么你走,把位置让给有能力的公司接替,而不要等到退市了而一无所获!!

同时,这项限制的解除,也是肯定了创业板的地位,说明创业板的价值更与主板靠近了,这是一件好事!

那么弊端也是有了,许多游资,短线资金,又可以“壕无人性”地炒作创业板的“壳资源”了!对于以前只能对主板壳资源的炒作,现在扩充到了创业板的个股,许多个股其实已经被游资盯上了!

当然了,事物终究有两面性,这个消息对于创业板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而对于目前的A股来说,其实天时地利都具备,差的就是人和,也就是信心。那么在这个时候释放一个利好,其实是有助于股市回暖的!

要知道的是主板的上涨,上证50以及权重股的上涨其实只是一个指数行情,而不是一个赚钱行情。只有中小创的走强,其实才是带动散户赚钱效应激发的趋势,所以此次的创业板取消不能借壳限制,看似利好许多壳公司的创业板个股,但另一方面也是刺激了中小创的上涨,可能会激发出所谓的赚钱效应,让A股真正脱离底部区域!

总之一点,记住了,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中小创跌了4年,普遍跌幅达到70%以上,未来的机会是大于风险的!

无论是买大白马股也好,绩优股也罢,都不是无条件的去买,涨幅过大了或者进入熊市了,这些优质股照样会下跌。因此,投资者应该顺势而为,低价时买进好股票长抱不放,而不是高价时大肆采购!只有见识而无胆量的人是赚不到大钱的!

4. Pre-IPO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易凯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差不多从去年四季度开始,Pre-IPO成了中国投资圈最热的关键词。夸张一点说,现在市场上就两类投资人,一类叫投资人,一类叫Pre-IPO投资人。

我们估计,至少有70%-80%的投资机构把精力转向了Pre-IPO项目。这些机构包括原来就做Pre-IPO、 后来因为IPO暂停而改作VC(风险投资)或PE(私募股权投资)的人民币基金,一些上市公司和大企业集团,还包括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这类金融机构,甚至传统上聚焦早期VC和成长期PE投资的机构也开始跟进,拿出一定规模的资金或者募集一个专门的基金来凑Pre-IPO的热闹。投资人整体花在Pre-IPO项目上的时间比去年同期至少会多一两倍。个别机构甚至把其他项目都停下来了,只做Pre-IPO。

Pre-IPO投资人和其他投资人关注的焦点完全不一样,风格也不一样。做Pre-IPO的机构不关心传统美元基金关注的那些基本面问题, 比如客户获取成本、客户转化率、客户留存、坪效、单量等指标。

Pre-IPO投资人的“三板斧”是:第一,公司去年收入、利润多少?今年收入、利润多少?未来三年能给一个什么样的增长预期?公司首先要保证有利润,没有利润这类机构见都不见;第二,如何通过对赌确保未来不承担公司正常的经营风险?第三,如果多长时间内还完成不了IPO,如何回购、以什么回报率回购,以及谁来保证回购义务的履行?

这三件事,让股权投资越来越像债权投资。这类Pre-IPO投资只需明白两点:一是市盈率。目前A股IPO发行定价有23倍市盈率的政策“天花板”,投资人会充分利用这一点,尽量把进入时的市盈率压到20倍甚至15倍以内,以留出一定的安全带。另一个就是确保公司申报IPO没有“硬伤”,比如没有历史沿革、实际控制人变更等方面的问题。

Pre-IPO投资变得越来越没有含金量,基本上会20以内的乘法就够了,很多时候连计算器都不用。但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没有含金量的事作为一个职业,都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就像以前很多大厦的电梯有专门负责帮乘客按楼层的人,现在几乎见不到了。

广告

IPO本应是水到渠成的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足够成熟到可以吸纳社会公众的资金了,自然会去IPO。但现在的Pre-IPO投资热,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成了能否IPO这件事本身。

“银行系”资金入局

Pre-IPO投资人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看企业基本面,做基本面的分析,而是谁有办法拿到更低成本的资金,赚取资金成本和被投公司回购回报率之间的价差,谁就更有优势。

人民币资金涌入一级市场,每一波都会看到一些新的玩家出现。这一轮钱多, 资本比较明显集中在两块:一是金融机构,比如银行和险资,尤其是银行;二是政府引导基金。这些钱通过各种形式进入一级市场,由于它们的风险承受力相对有限,而市场又误以为Pre-IPO风险低,所以很大一部分资金在流向这种所谓的Pre-IPO投资机会。

商业银行目前在一级市场布局日趋活跃,它们不仅通过境外平台积极参与境内一级市场的投资,同时也通过境内银行资管、私人银行渠道,间接参与一级市场投资。金融机构参与一级市场的方式有很多,有直接投资,也有通过母基金间接投资。很多人民币基金包括一些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基金及某些投贷联动基金,募资的相关工作也是与银行携手完成。比如一家上市公司或企业集团,要募集一个10亿元的并购基金,可以放2亿元做劣后,银行再帮其通过结构化产品完成另外8亿元的募集。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其实把风险转嫁给了发起人。

一些美元基金的投资人也募集人民币基金做Pre-IPO投资,可能主要是因为对其募资有帮助。中国的LP(有限合伙人)尤其民营LP普遍短视,恨不得今天给钱、三年后就得还本。这个在正常的PE市场也做不到,更不用说在早期VC市场。这就造成基金拿出部分资金投Pre-IPO项目,退出周期可能看起来会短一些,募资时比较容易获得LP的青睐。

投的可能是“假Pre-IPO”

市场现在普遍认为A股IPO将开闸放水,整体加速,公司只要有利润,不管做什么行业、排老几、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貌似都有可能上市。于是投资人一拥而上,一窝蜂地重新挤上Pre-IPO的独木桥。

今天的Pre-IPO热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一大批人民币投资机构将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虽然IPO开闸后放行的速度在加快,但后面排进来的公司也在快速增加。很多原打算去新三板的公司不去了,都直接改排IPO了。也就是说,IPO队列向前移动的速度在加快,但排队时长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比如说2017年四季度向证监会申报,不出大的意外,IPO恐怕还是要等到2018年底或2019年初。

事实上,即便是Pre-IPO项目,从投进去到真正能退出来,很可能也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没有投资人想象得那么快。与此同时,好几个风险点常常被投资人忽略。首先,这些Pre-IPO很可能是“假Pre-IPO”,在IPO之前可能还会有一轮到两轮的融资需求,因此今天所谓的Pre-IPO很可能是Pre Pre-IPO,甚至是Pre Pre Pre-IPO。机构并不知道后面的路径会有多长,需要多长时间,中间会发生多少事,也不知道监管部门的相关政策是否会随时调整。

其次,很多Pre-IPO投资人还带着传统的思维定式,认为无论公司质素怎样,只要能IPO就可以“鲤鱼跃龙门”,价格一下翻多少倍。这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最后很可能会被冰冷的现实彻底击碎。未来不仅整体A股的估值水平会下降,一流公司和二流公司之间的市盈率差距会有天壤之别,两极分化越发严重。以影视行业为例,过去在市场如日中天的时候,行业里像华谊、光线、华策这样第一方阵公司的市盈率可能在80-90倍,而一些不那么知名、没什么特色、也谈不上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第二阵营公司的市盈率,可能也有50-60倍,两者市盈率的差距只有30%-40%。但在未来,影视行业“头部公司”的市盈率很可能会降至30-40倍,第二方阵公司的估值很可能会掉到10-15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两者的估值差从30%-40%变成了3-4倍。

因此,即便对Pre-IPO投资而言,公司基本面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势必决定所投公司在未来IPO后是进入30-40倍PE方阵还是10-15倍PE方阵。作为Pre-IPO投资人,可能所有的账都算对了,所有的对赌条款都把自己保护得好好的,惟一赌错的就是你投的公司最后到底是优秀的一线公司还是平庸的二三线公司,这家公司上市后市盈率可能是10倍而不是40倍,你最重要的一个假设可能错得离谱。

第三,由于Pre-IPO投资人只会按利润做20以内的乘法,并且只在意价格不介意购买老股,所以被投公司也看明白了,它们很容易被“逼良为娼”,动起邪念,为能够实现起始的高估值而编造收入和利润。既然投资人只会看数字,公司只能“以毒攻毒”:本来想要30倍,机构只给我15倍,我的真实利润是3000万元,那现在为了达到我心里的估值预期只能想办法让利润变成6000万元。反正最后两边都算总账,背着抱着一样沉,估值变成了一个纯数字游戏。有些本来就不具备IPO品质的公司,忽然看到了乌泱泱冲上来的投资人,终于等来了机会,于是甭管将来能否真的IPO,先把投资人诓进来套点现再说。

一旦IPO,Pre-IPO阶段的所有回购义务自动取消,后面市盈率是40倍还是10倍只能交给市场,没有人能为此担保。另外,即便是公司或大股东有回购承诺,然而在IPO未成功的情况下,真正有能力履行回购承诺的公司和大股东又有几个?

未来Pre-IPO这条路上一定是一地鸡毛,不止财务造假,也包括大量违约。

A股IPO退出不是惟一出路

IPO放开的方向是好的,但在二级市场投资人还没有充分建立甄别好坏优劣的能力之前,排队IPO的公司鱼龙混杂,投资人需要格外谨慎。

现在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些在二级市场有经验的公募基金,现在也非常积极地投入一级市场,它们做二级市场多年,有风险意识,也知道承担风险的范畴,反而做得比较好。而那些原本专注投资一级市场的基金,由于缺乏二级市场投资经验,认为只要IPO了就万事大吉,这是它们巨大的误判。

传统VC退出主要是通过IPO和并购,但在人民币投资市场,一些理性的投资机构会选择把IPO退出排在后面,比如排在它前面的可以是并购退出和后续融资退出,因为人民币投资人不太介意买老股。如果只看IPO退出的话,必然得看后期项目。

投资人即使是Pre-IPO进去,到IPO可能会有一年半时间,然后股份还要再被锁定一年,最快也要两年半到三年时间才能退出。三到四年是比较正常的退出时间,周期并不短。

在向证监会申报之前,公司通常会卖些老股,因为一旦申报,老股就不能再动了。由于创始人在IPO之后还要被锁定三年,所以申报之前往往会考虑套现一部分。

因为Pre-IPO热,一级市场卖老股现在非常流行。传统VC、PE要看公司未来的商业模型和发展空间,一般不愿意买老股,因为买老股意味着钱在新旧股东之中流动,接盘的等于是给老股东做“嫁衣”,让老股东套现赚钱,不能用于公司发展。但是现在,一些公司特别是比较热的公司,在Pre-IPO的时候大量地卖老股。

在境内的监管架构下,一旦进入IPO流程,大家都是同股同权,所以买老股买新股在权利上差别不大,而新进入的人往往特别在意价格,因为他只算价差。老股一般能打折,多为八到九折,对Pre-IPO机构有很大吸引力。

随着IPO日益放开,壳资源的价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对于借壳上市,尤其那些名为并购实为借壳的变相借壳行为,监管尺度会日趋严厉。公司现在对买壳的意愿也大为降低,因为还不如自己排队上市,这样就让壳公司变得有价无市。

最后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公司被堵在IPO的路上,上不去。那时候上不去不一定是证监会不让,很可能是二级市场没人愿意买。投行得有本事把股票卖出去才行,否则怎么IPO呢?

这时候,壳公司很可能又会变得抢手起来。但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现在这些所谓Pre-IPO的公司如果真的排队完成了IPO,其中又会有多少家在未来成为新的壳公司?

新经济公司开始看港股

因为A股对盈利等硬性要求,先进入上市队列的很可能还是一批“老动能”的公司。互联网也有个别有利润的,但有些有利润的互联网公司可能还不一定满足其他A股IPO条件。

今年美股也有一个上市时间窗口,上半年科技类公司的IPO市场明显提速了,这跟美国整个大的资本市场环境有关。美国资本市场前年和去年认为新兴市场增长放缓,对新兴市场有很大担心,所以很多钱都回到美国本土。

但现在也有很多中国公司并不想去美国,他们觉得自己的故事到了美国不好讲。这些公司除了A股,往往也在看港股。

香港去年和前年被认为是比较“鸡肋”的IPO市场,但今年很多人开始看香港了。最近美图上市后价格一路飙升。市场觉得A股有很多不确定性,而公司到美股又经常成“弃儿”,同时好多商业模式天生就不适合去美国,美国市场也看不懂。加上香港市场开始回暖,于是认为香港也是值得认真考虑的备选。

消费品公司以前在香港市场是比较成熟的;互联网以前只有腾讯,现在有美图;娱乐业的公司,比如阿里影业——中国香港可能会成为越来越多的内地新经济公司考虑的一个方向。

当然,有些业务只能在A股,比如现在有很多做大数据的公司会涉及到数据安全问题,基本上只能用境内架构在境内发展。况且从整体估值水平来讲,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真正一流的公司,在A股肯定会比在美股和港股都更有优势。

热点内容
指南针股票软件咋个玩 发布:2024-10-10 21:17:53 浏览:273
北大医疗与鱼跃制药股票代码 发布:2024-10-10 21:11:57 浏览:905
线下股票配资优秀杨方配资 发布:2024-10-10 21:05:53 浏览:860
首利集团股票 发布:2024-10-10 21:03:30 浏览:351
实力最强的炒股软件 发布:2024-10-10 20:52:50 浏览:668
大智慧手机版炒股票软件 发布:2024-10-10 20:25:30 浏览:471
注册制对创业板新开户 发布:2024-10-10 19:33:21 浏览:289
股票分析诊股 发布:2024-10-10 19:29:04 浏览:182
小额贷款公司怎么缴纳印花税 发布:2024-10-10 19:29:04 浏览:518
代理业务合同需要交纳印花税吗 发布:2024-10-10 19:28:27 浏览: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