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历年市盈率
A. 求日本经济泡沫的故事
10月底,深秋的东京已经很有些凉意。走在忙碌的东京街头,随便哪一个日本人都可以给你讲一段泡沫经济的故事。
年轻的出租车司机会感慨地说,如果赶上泡沫经济年代开车就好了,那时候动不动就会有人拿出大把钱来,要求从东京打的到名古屋(大约300公里),东京的出租车司机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000万日元。但现在是钱少车多,出租车的生意大不如前了。言语间满是对泡沫时代的向往。
在地铁老工作人员的记忆中,JR中央线在泡沫破裂的20世纪90年代,似乎成了破产者自杀的最热门地点,只要一报告JR中央线紧急停运,那肯定又有人卧轨自杀了。所以你可以看到,东京的地铁都安装了半高的屏蔽门,其最初的安装目的是为了防范自杀的人。
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会告诉你:80年代有一种说法叫“割青麦”,就是公司在学生快毕业的时候就把他订下来,然后以进修的名义送到夏威夷去,因为怕被其它企业抢走。而一进公司的时候,老板就拿出10万日元说“今天不用上班了,你拿着钱去银座买衣服。”市道曾经是如此地景气。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吹起的这一个泡沫,是人类经济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在泡沫破裂后的15年间,日本都在为这个泡沫还债:经济萧条、政局动荡、犯罪率上升。
“1993年的时候,日本人用了22年的时间,终于使人均GDP从世界第18位,达到了世界第一;但到现在,又经过了14年时间,日本的人均GDP从第一回到了第18。”东京电视台著名的经济评论家莫邦富告诉本报记者。
泡沫
那是一个迷乱的年代。在日本的街头巷尾充斥着“炼金术”之类的大众读物,“理财技巧”成为全民流行语,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持有股票
东京银座,全球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三越百货门口那一对石狮子,冷眼看着经济的潮起潮落。
1989年,泡沫经济的最高峰,石狮子眼前的银座四丁目的地价,是每坪(3.3平方米)1.2亿日元。东京的另一个地标——东京帝国广场,广场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价格,居然比整个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价值还高,一个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日本正沉浸在一个“地价不倒”的神话中。“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然后再把美国土地出租给美国人住。”莫邦富说,“在当时的日本报纸上这样的言论经常可以看到,并且被大部分日本人接受并引以为豪。”
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80年代中期,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日本地价开始疯狂飙升。自1985年起,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30.7%,商业用地则跳升了46.8%。1990年,六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在东京都市圈,从1986年开始,出现了几乎是垂直式的地价上涨,高峰期1990年的地价大约是1983年的2.5倍。
随着地价暴涨,城市住宅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一般来说,劳动者仅靠工资收入所能购入住宅的价格限度应是年收入的5倍左右。在1990年,东京都市圈的住宅价格与年收入之比已经超过了10倍,在核心地区更是达到了近20倍的水平。即使在大阪都市圈,这个比值也超过了7倍。
除了地价,股市正创造着另一个“不败”的神话。日本证券公司的老板骑着火箭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1989年末,日经平均股价高达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1989年末最后一天更是创下接近4万日元的历史最高。当时,日本股市的市盈率高达80倍(其时,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的市盈率为25~30倍)。但人们并没有预计到危机,“当时,日本曾经有40个经济学家对前景预测,没有一个人认为会出现经济危机,都对将来表示乐观。”山一证券前副社长北川文章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市场。主掌日本经济的大藏省也发表了预测:平均股价不久将升至6万~8万日元。日本举国欢腾。
那是一个迷乱的年代。在日本的街头巷尾充斥着“炼金术”之类的大众读物,“理财技巧”成为全民流行语,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持有股票,一向以高储蓄率和节俭出名的日本人在银座排着队买LV的包。这种现象在日本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从明治维新后的殖产兴业时代开始,日本一直有一种基本倾向:重视实业、轻视虚业。所谓“虚业”主要指投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日本人把炒股的人称为“株屋”,就是“炒家”,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老百姓的钱财主要是存在银行、保险公司和邮局。在“股市不败”和“地价不倒”的泡沫经济时期,老百姓纷纷把存在银行里的钱拿到了股市,“你不买股票,你就是笨蛋,一年的投资回报就有100%。”莫邦富说。“银行拿着大把的钱来劝你买地,地价在不断上涨,而利息又接近于零。如果从银行借入资金来购买土地的话,肯定会因土地升值而大赚一笔。买了土地,银行又会以这块土地为担保,去买别的土地,如此循环反复。”邱永汉告诉记者,邱永汉在日本被称为“赚钱之神”,是一个历经日本几十年的经济风云而不倒的投资家。
日本的资本家四面出击。1989年,在夏威夷,可以建高尔夫球场的山谷只有一个还在美国人手中,其它全部被日本人买了。最有代表性的是东京亿万富翁横井英树,他购买了伦敦郊外的泰姆公园、英国南部的朱比特山以及苏格兰久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格莱乃普城堡和西班牙巴塞罗那郊区的菲尔格拉宫殿。1991年,还以4000万美元将被视为纽约心脏与灵魂的帝国大厦收于麾下。
哈佛教授傅高义在惊呼《JAPAN IS NO.1》,日本人接着高呼《日本可以说不》,在这个狭小的岛国上,一亿人都沉浸在全球经济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泡沫之中。
破裂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回忆,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夕,用5亿日元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亿日元
格林斯潘说:“不到泡沫破裂人们便无法断定它是不是泡沫。”
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为转折点,日经股价落入了地狱。自那时候开始,日本股票市场陷入长达十多年的熊市之中。直到今天,日经指数仍然在1.7万日元的位置振荡。
紧接着是地产。许多日本人还清楚地记得,1990年9月,日本国营广播电视台NHK连续5个晚上在黄金时段播放了有关土地问题的特别节目,指出地价是可以下跌的,并提出应让日本的地价下降一半,同时主张进行土地税制的改革,限制房地产融资。这一节目像颗重磅炸弹,其巨大的舆论冲击力揭开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序幕。以这一节目的播出为转折点,日本的地价自二战结束以来第一次开始急速下跌。
1991年,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房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狂跌,当年,六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就下降了15%~20%。据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的地价统计数据,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与1991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产生前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点。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回忆,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夕,用5亿日元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亿日元。
当日本政府意识到泡沫的严重性时,他们采取了强硬的挤泡沫手法。首先提高银行利率,进行宏观调控。自1989年5月始,日本央行3次上调贴现率。1990年8月,为防止海湾战争带来的油价上涨的冲击,日本银行将贴现率从4.25%一次性上调到6.0%。在短短的一年零三个月里加息3.5个百分点,可见其力度之大。
其次是从财政政策上入手。1990年3月,大藏省在政府税制调查会中设置了土地税制小委员会,探讨对土地税制的强化问题。10月,确定了以设立地价税为支柱的土地税制的改革方向,并制定了《土地基本法》,次年4月开始征收地价税。1990年12月,土地政策审议会决定要拉低地价,正式开始挤压泡沫。
事后的统计表明,日本因股市和房地产暴跌而造成的损失达6万亿美元。破产者开始大量涌现。经济的萧条直接漫延到了政治和社会领域,并且直抵民族文化的根基。日本的电视节目曾经流行对90年代的首相进行排序的游戏,十多年的政治动荡、内阁走马灯似的变换,连日本人都说不清90年代日本到底出了多少个首相。日本即便在二战后极度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出现如此混乱的政治局面。
在日本国会议员,曾在宫泽喜一内阁任经济企划厅长官的野田毅看来,用“礼崩乐坏”来形容泡沫经济破裂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一点也不为过。在这一点上,作家宫崎骏的眼光无疑更加敏锐。
在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里,主人公是1990年出生的独生女千寻。宫崎骏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讲着日本社会的故事:泡沫经济破产后的长期不景气,旧有社会体制的难以改革,国民对政府内阁的强烈不信任感,这些都是成人的麻烦;而在孩子的世界里,学校道德败坏,校园暴力不断,少年犯罪更是司空见惯的黑暗。怎样找一把钥匙打开光明之门,在宫崎骏的故事里,千寻最终激发出身体里全部的潜能,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冒险。但野田毅认为,“日本社会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利益主导了一切。”
B. 鏃ユ湰鑲″競甯︾粰鎴戠殑鍚绀
鏃ユ湰鏄鎴戜滑鐨勯偦灞呫
鍞愭湞鏃跺悜鎴戜滑瀛︿範锛屾竻鏈濆悗鏇句镜鐣ユ垜浠銆傝繖涓鍥藉剁殑缁忔祹鍜岃偂甯備篃寰堟湁鎰忔濄
鏃ユ湰缁忔祹浠60骞翠唬寮濮嬭捣姝ワ紝缁忔祹澧為暱姣忓勾10%浠ヤ笂锛堝拰鎴戝浗杩囧幓鍗佸勾宸涓嶅)銆備絾姝ゆ椂鐨勬棩鏈鑲″競鍗村緢渚垮疁銆傚洜涓烘病浜轰拱锛屽ぇ閮ㄥ垎鑰佺櫨濮撻兘涓嶇煡閬撹偂甯傛槸浠涔堝憿鈥 褰撴椂鐨勬棩鏈渚濋潬渚垮疁鐨勪汉宸ワ紝鍋氬ぇ閲忓粔浠风殑宸ヤ笟鍒跺搧鍑哄彛锛屽姵鍔ㄥ姏涔熶粠鍐滄潙绾风悍鍓嶅線鍩庡競鎵撳伐锛屼笢浜宕涜捣銆傛ゆ椂锛屾棩鏈鑲″競鎸囨暟鍦600鐐广
灏辫繖鏍峰彂灞曚簡20澶氬勾銆
鍒颁簡80骞翠唬銆傛ゆ椂缁忔祹鍙戝睍閫熷害闄嶄笅鏉ヤ簡涓鐐癸紝鍒颁簡4-5%锛堟垜鍥界洰鍓嶅彲浠ヨ村勫湪杩欎釜闃舵碉級銆傚綋鏃剁殑鏃ユ湰浜轰篃闈炲父涔愯傦紝璁や负缁忔祹鑳戒緷鐒惰繖鏍烽珮閫熷湴鍙戝睍涓嬪幓锛屽緢澶氫汉鎶曡祫鑲$エ銆佹埧鍦颁骇銆傝偂甯傛寚鏁颁竴涓嬪瓙杈惧埌浜38000澶氱偣銆傛定浜90澶氬嶃
鏃堕棿椋炲斿埌90骞翠唬銆2008骞淬傛垜鍥戒妇鍔炲ゥ杩愪細涔嬮檯銆傛ゆ椂鐨勬棩鏈缁忔祹澧為熸斁缂擄紝涓昏佸師鍥犱篃鏄缇庡浗閫氳繃骞垮満鍗忚浣挎棩鍏冨崌鍊笺傚瑰嚭鍙d笉鍒┿傦紙鐪熷阀锛佺洰鍓嶆垜鍥戒篃鍦ㄥ悓鏃剁粡鍘嗕汉姘戝竵鍗囧煎拰缇庡浗璐告槗鎴橈紒锛夋棩鏈鑲″競鍜屾埧鍦颁骇澶ч噺娉℃搏姝ゆ椂鐮寸伃锛岃偂鎸囦粠38000璺屽埌2008骞寸殑6994鐐广傝穼浜82%! 甯傜泩鐜囦篃璺屼簡10鍊嶏紒鎴垮湴浜т篃鏄涓鏍风殑璺屽箙銆
涓嶈繃锛2008骞翠互鍚庯紝鐗╂瀬蹇呭弽銆傛棩鏈鑲″競寮濮嬪洖寮癸紝鍒扮幇鍦2021骞寸殑28000鐐癸紝娑ㄤ簡4鍊嶃傦紙鍜屾垜浠澶A鑲¤繖鍗佸嚑骞寸殑娑ㄥ箙涓鏍凤級銆傝繖鍗佸嚑骞达紝鏃ユ湰缁忓巻浜嗕綆绔鍒伴珮绔鐨勬敼閫犮備篃灏辨槸鏃ユ湰浼佷笟閲囩敤浜嗕袱绉嶅炲姞鏀跺叆鐨勬柟娉曪細1. 鏄鏀硅繘宸ヨ壓锛屽噺灏戞垚鏈銆2. 閫氳繃鏂扮殑鍒涙剰锛岀敓浜ч珮闄勫姞鍊肩殑鍟嗗搧锛屾弧瓒虫秷璐硅呯殑闇姹傘傛墍浠ヤ笉闅炬兂璞★紝鏃ユ湰楂樼鍒堕犵殑浜у搧鏄鍖归厤寰椾笂杩欐定浜4鍊嶇殑鑲″競鐨勩
鎬荤粨涓嬫潵灏辨槸锛
鏃ユ湰鍏涓冨崄骞翠唬锛屼緷闈犱汉鍙g孩鍒+鍩庡競鍖+鍒堕犱笟璧峰讹紝瀹涘傛垜浠鐨1980-2000骞淬
鏃ユ湰鍏涔濆崄骞翠唬锛屽湪璧勪骇楂樹及+娉℃搏鐮磋+浜哄彛鑰侀緞鍖栧悗缁忔祹浣庤糠銆傜劧鑰屾垜鍥戒笉鑳借蛋涓婃棩鏈缁忔祹鐮磋傜殑鑰佽矾銆傚洜姝ょ洰鍓嶈皟鎺ф埧鍦颁骇锛屾斁寮涓夎儙閮芥槸鍦ㄩ勯槻杩欐牱鐨勬儏鍐靛嚭鐜般
鑰屾棩鏈鏈杩戝崄鍑犲勾锛屽湪浣庡埄鐜+浜т笟鍗囩骇涓鎱㈡參澶嶈嫃銆傛垜鍥界洰鍓嶈繕涓嶅湪鏃ユ湰閭f牱鐨勪綆鍒╃巼鏃朵唬锛屼絾鏄鏃╂櫄浼氬嚭鐜颁綆鍒╃巼鏃朵唬銆傝屼骇涓氬崌绾т篃鏄鐩鍓嶆彁鍊$殑銆
鎬讳箣锛岃佹兂鑲″競鏈夋敹鐩婏紝灏卞緱鍥藉跺彂灞曞緱濂姐
涓ゅ勾鐤鎯呮亹鎬曟湭鏉ヤ篃涓嶄細鍋滄锛岀粡娴庝篃璁镐細涓鐩村彈鍒版寫鎴樸傚備綍搴斿癸紵鎶曡祫鎬庢牱鐨勮屼笟锛屼篃璁告槸鎴戜滑姣忎釜浜轰篃閮借ヨ冭檻鑰冭檻鐨勩
C. 世界各国股市市盈率是多少
世界各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与市净率水平:
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38.91 2.925
日本日经225指数 38.11 2.719
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 24.34 5.285
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17.81 3.863
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 17.73 2.938
英国富时100指数 17.29 2.570
法国CAC40指数 16.96 2.473
中国香港恒生指数 16.01 2.321
德国DAX30指数 14.57 1.951
韩国KOSPI指数 13.73 1.588
巴西圣保罗交易所指数 13.01 2.172
俄罗斯RTS指数 12.61 2.380
D. 世界各国在其泡沫经济时期股票市场的市净率数值
(1)日本股市崩溃时,市盈率达到90倍。市净率达到5左右。
(2)1987年10月的那个版“黑色星期权五”,其市盈率才18倍。
(3)美国纳斯达克崩盘时,市盈率高达890倍
(4)台湾股市崩盘之时也是80多倍。
(5)现在英、美等成熟市场的市盈率大约在10~20倍的区间,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市盈率也大多在20~25倍的区间里波动;同样在市净率指标上,中国6倍多的市净率水平,也大大超过英、美的1.5~3倍和印度4倍的水平。
(6)目前中国A股市场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两项指标均已经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
E. 日元/美元 汇率 1960年后历史走势。谢谢
1,1950年到1953年,日本股市从85点涨的470点,最大涨幅为453%随后在1953年到1954年出现了37.8%的调整,回落至300多点;
2,1954年到1961年,日本股市从314点涨到1829点,最大涨幅为483%,随后在1961年到1965年的4年里调整44.2%,回落至1000多点;
3,1965年到1973年,日本股市从1020点涨到5350点,最大涨幅为415%,随后在1973到1974年出现了37.4%的调整,回落至3300多点;
4,1974年到1981年,日本股市从3350多点上涨到8000多点,上涨了2.4倍,随后在1981年到1982年,回落至6000多点;
5、最后的阶段就是1982年到1989年,日本股市从6000点直上38900点随后进入日本倒退的10年时期,最高的一天市盈率曾高达92.28倍(1987年10月14日),引发了严重的泡沫经济
从上述数据看,即使在一波超级大牛市中,股市上涨之路也会有曲折反复日本股市前4次出现调整之前,股指的最大涨幅在415%~483%
现在中国所处的阶段,与日本股市发展的第3~~4阶段颇为相似,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人民币升值是股市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影响未来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人认为A股市场正在经历当年日元升值带来的牛市行情,为了搞清楚本币升值与本国股市的关系,此文中详细分析了1973年-1989年期间日元汇率和日本股市的走势,以资借鉴之所以选取1973年-1989年的走势,原因有二:一是日元汇率从1971年开始变动;二是1989年后的日本股市走势对目前A股市场的借鉴意义并不大
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相关性不明显
在1973-1989年期间,日元汇率有升有降,但股市整体呈上涨趋势如果将日元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定义为估值水平的提升,则除了1985-1987年外,日元汇率与日本股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本币升值能否转化为推动股市上涨的因素,还取决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
长期盈利增长推动多数板块分享牛市果实
在1973-1989年期间,市场平均上涨了20.23倍,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上涨64.3倍,最小的消费品也上涨了15.4倍,大多数行业涨幅位于20倍左右,与市场平均水平接近而且,除电信板块外,大多数行业板块的涨幅与其盈利增幅基本相称可见,长期而言,盈利增长仍是推动股价上涨的核心因素,板块差距并不明显
短期行业板块表现差异明显
尽管长期来看,板块涨幅差异并不明显,但在不同阶段,行业板块涨幅差异还是相当大的而在第三个阶段,即1985-1989年期间,由于股市上涨主要由估值水平提升推动,尽管市场涨幅惊人,但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反而不到4倍,市场呈明显的普涨特征
不同阶段板块表现出轮涨特征
最后,我们注意到,不同阶段的热点很少延续,而且往往在前一阶段涨幅居前的板块,下一阶段涨幅很有可能落后于市场;而在前一阶段涨幅垫底的板块,在下一阶段跑赢市场的概率却很大
一、1960年-1990年的日元汇率走势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排列,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强国,美元成为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日本也不例外自二战后-1970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在360:1的水平自1971年开始,日本官方公布的日元对美元汇率开始出现变动,之后日元经历了三轮明显的升值和两次轻微的贬值,详见图1
自1970年-1990年日元经历的三轮升值和两次贬值持续时间以及汇率变动幅度如表1所示其中三轮升值持续时间均是3年左右,但升值幅度在逐步扩大1971年-1973年期间累计升值32.5%,年均升值9.83%;1976-1978年累计升值41.03%,年均升值12.14%;1986-1988年累计升值86.14%,年均升值23.01%经历这三轮升值后,到1988年,日元在18年间累计对美元升值幅度达180.92%,年均升值5.9%后人关注最多的是1986-1988年的升值,因为这一轮升值幅度最大,对股市和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也最大
二、日元汇率走势与日本股市比较
为了弄清楚本币升值与股市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股票的定价因素和本币升值对这些定价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影响股票定价的因素无非是两个,一是企业盈利增长,二是估值提升本币升值除对少数拥有大量外币负债或原材料以进口为主的公司盈利有正面影响外,对整个经济起到的是紧缩作用,因此对整个市场的盈利应该不会有正面影响如果本币升值对股市有影响,应该是市场的估值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外部套利资金流入导致股市供求关系失衡所致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观察本币升值期间股市估值水平的变化,来判断本币升值对本国股市是否存在前后一致的影响
具体到日本,在1973年-1989年期间,尽管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而且期间日元汇率也是有升有降,但日本股市整体却呈上涨趋势,详见表2
我们注意到,在1973-1979年期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基本围绕20倍左右波动,市场估值水平并没有随着日元升值而得到提升,日本股市的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在1980-1984年的日元贬值期间,日本股市的估值水平也没有明显变化,股指在盈利增长的推动下继续呈上涨态势但在1985年-1987年期间,日本企业的盈利增长并不明显,股市上涨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动,期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从20倍迅速提升到70倍1987年-1989年由于日本企业普遍存在交叉持股,之前迅速上升的股指使许多大企业都录得可观的投资收益,据统计,丰田汽车在日本泡沫后期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占公司盈利的一半以上,因此这一阶段日经指数的估值不仅没有上升,反而还有所下降,股市上升主要由企业盈利推动,但这种主要来自股市和地产价格上涨的投资收益,犹如垒在沙丘上的城堡,极不牢固
如果我们提出的“本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只能体现为市场估值水平的提升”这一假设成立,那么通过观察1973-1989年期间日本股市和汇率走势可以看出,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之间并不存在前后一致的正相关性,日元升值之所以能在1985-1987年间推动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得益于当时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资金过剩,而日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后又未能为这些过剩的资金找到很好的出路,使大量过剩资金转向了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市场,日本国民在巨大的财富效应的刺激下随即跟进,最终导致了那一场影响深远的股市和房市泡沫
三、日本股市不同时期的行业板块走势分析
在日本长达17年之久的大牛市中,不同时期板块之间的走势出现明显差异
1.1973-1979年石油危机下能源一枝独秀
在1973年-1979年期间,日本GDP从3047.6亿美元增长到9653.5亿美元,增长了2.17倍,名义GDP年均增长17.92%,实际GDP年均增长4.22%人均GDP从2843美元增长到8331美元,增长了1.93倍,这一时期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期间日本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累计贸易顺差为130.44亿美元;汇率升值38.35%,年均升值4.75%;股市累计上涨76%,年均上涨8.41%,但日经指数的估值提升并不明显,股市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本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明显
在这一阶段,日本股市中能源板块涨幅最大,上涨306%,是市场平均涨幅76%的4.03倍,其他如健康医疗、消费品、公用事业、科技和电信行业表现也明显强于市场,而银行、地产、原材料和消费服务行业表现则明显弱于市场,详见图2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板块涨幅基本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能源价格暴涨,日本国内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发展阶段后进入停滞阶段,以及消费服务行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的产业特征
2.1980-1984年电信独领风骚
在1980年-1984年期间,日本GDP从9653.5亿美元增长到12544.1亿美元,增长了29.94%,名义GDP年均增长3.88%,实际GDP年均增长4.22%人均GDP从8331美元增长到10452美元,增长了25.46%,这一时期日本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进入工业化后期,通胀水平得到控制期间日本外贸收支出现方向性变化,在出口的推动下外贸顺差的绝对规模和占GDP的比重均持续扩大,而同期美国经历了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进入失落的10年,日美贸易摩擦明显增加,为日后的日元被动升值埋下了伏笔这一时期,日元汇率贬值7.74%,日本股市却在企业盈利增长的推动下劲升117%,年均上涨16.76%
在这一阶段,日本电信股涨幅最大,上涨了866%,是市场平均涨幅的7.40倍;银行股表现也很突出,上涨了316%,是市场平均涨幅的2.7倍;此外科技、健康医疗表现也明显强于市场;而前一阶段涨幅居前的能源板块在这一阶段下跌了1%,地产、消费服务、消费品、保险、原材料和公用事业等板块走势也弱于市场,详见图3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板块涨幅反映了投资人对新兴行业电信、科技未来高速增长的预期,以及国内货币供应增加后催生的银行资产膨胀和银行规模的扩大
3.1985-1989年估值泡沫助推地产消费
1985年的“广场协议”成为日本股市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日本股市由之前的经济发展和盈利推动转向估值提升,日本央行由于担心升值对经济的紧缩作用,采取了低利率的扩张政策,结果导致日本国内货币供应明显增速,M2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迅速增长的财富使广大投资人将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催生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也为日后的泡沫破灭埋下了伏笔在这一阶段,日本实际GDP仅增长17.19%,但汇率升值了72.17%,股市上涨了456%,市场估值水平由20倍左右提升到70倍左右 在这一阶段,具有资产属性的地产、消费服务、公用事业和保险涨幅居于前列,分别上涨了762%、709%、626%和617%;原材料工业经历了前期的低迷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而复苏,涨幅也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在前两个阶段涨幅居前的科技、电信和健康医疗行业涨幅居后;消费品和工业由于制造业地位的下降,涨幅也落后市场;能源与银行涨幅基本接近市场平均水平可以说,这一阶段行业板块的涨幅体现了明显的资产属性,详见图4
四、日本股市的综合特征
通过分析日本股市在1973-1989年期间长达17年的走势,我们观察到以下特征:
1.盈利增长仍是推动股市上涨的核心因素
如果将1973-1989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通过图5和图6可以看出,长期来看,推动行业板块上涨的核心因素仍是盈利增长在这17年中,除了电信板块的盈利增幅与股价增幅明显偏离外,其他行业的盈利增幅与股价增幅基上落在均线两侧附近
2.长期看多少板块均能分享牛市果实由图7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长达17年的牛市后,日本股市整体上涨了20.23倍,其中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上涨了64.3倍,涨幅最小的消费品板块也上涨了15.4倍,大多数行业的涨幅在市场平均水平20倍左右可见,在一轮大牛市中,多数板块都是可以分享到的,而其中跑得最快的行业一定是在此期间增长最快的行业,尤其是一些新兴行业详见图7
3.不同阶段板块涨幅差异明显
尽管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各个板块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比如从1973年-1989年期间,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的涨幅也只有涨幅最小的消费品板块的4.18倍但在不同阶段,各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要比这明显得多其中,在1973-1979年和1980-1984年两个阶段,由于股市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推动,使板块之间涨幅差异尤为明显,在前一阶段达到20.4倍,在后一阶段达到867倍,即便扣除能源板块在此期间的下跌,这一阶段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依然达到了19.24倍而1985-1989年的股价上涨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动,板块之间的差距反而没那么大,涨幅最大的板块的涨幅只有涨幅最小的板块的3.93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普涨特征
4.不同阶段热点很难延续
除了板块之间的涨幅差异外,我们还注意到,不同阶段的热点板块很少延续,而前期涨幅居后的板块在后一阶段很有可能涨幅居前比如,在1973-1979年期间领涨的能源板块,在随后的1980-1984年期间成为惟一下跌的板块,而前期居涨幅后位的银行,在第二阶段又涨幅居前;再比如,在第二阶段涨幅居前的电信和科技板块,在第三阶段涨幅垫底,而在前两阶段表现较差的地产板块却成为第三阶段的领涨板块,详见表4
美元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