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问题 » 远高于苹果不到10倍的市盈率

远高于苹果不到10倍的市盈率

发布时间: 2024-10-23 07:50:40

『壹』 苹果决定造车,40倍市盈率明显被低估欲再造一个苹果

12月22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如今,特斯拉的市值已经是当初的十倍,大致相当于苹果三年前的水平值。而且,谁也不知道的是,三年后特斯拉的市值究竟会不会超过苹果。


或许,库克气得大腿都拍红了!


不过,苹果公司也没有坐以待毙。 12月22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苹果公司正在推进自动驾驶 汽车 技术,并计划在2024年生产一款乘用车,其中可能包含该公司自己研发的突破性电池技术。


受此消息影响,特斯拉当日盘中一度大跌5%,而苹果盘中涨幅则一度接近5%。这一涨一跌,足以证明市场对苹果造车可能对特斯拉造成重大冲击的担忧。甚至,还有网友调侃说到:


目前苹果只有40倍市盈率,但现在它是一家电动车公司,估值可以达到400倍,至少还有10倍的增长空间。


借着这个话题,我们今天来聊一聊苹果造车这件事。


苹果的造车计划

始于乔布斯的造车梦


从2014年开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苹果造车的相关消息。


事实上,苹果的造车计划最早始于乔布斯。



2007年1月9日,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在旧金山Moscone会展中心上,推出了被其称为“革命性的移动电话”,一款结合了iPod、手机和互联网通讯设备等功能的电子产品。正如乔布斯所欲望的那样,iPhone手机“完全改变了电信行业”。


同时, 公司的名称也由“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更为“苹果公司”(Apple Inc),标志着苹果公司正式由电脑生产商转型消费电子公司。


而这,也为苹果布局 汽车 项目,埋下了伏笔。


2008年,随着iPhone手机的大获成功,乔布斯把目光放在了 汽车 上,甚至和苹果前高管、被称为“iPod”之父的托尼·法尔德谈论造车的可能性。遗憾的是,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整个 汽车 业哀鸿遍野,苹果公司的造车计划也只能暂时被迫搁置。


时间转眼来到2014年。


这一年,苹果悄悄地启动了智能电动车计划,并且将其项目命名为“泰坦”,用苹果自己的话说就是旨在打造一款足以“颠覆并取代底特律”的产品。随后,苹果任命曾经在福特做过工程师的副总裁领导该项目,并且从包括特斯拉、大众、奔驰、谷歌等企业疯狂挖人。2015年底,苹果CEO库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汽车 行业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传统 汽车 制造商的技术表现糟糕,给苹果等公司留下了巨大的机会。”


由此,拉开了苹果造车大幕。


不过,在““整车”和“系统”的内部争议下,项目负责人最终在2016年离职,导致苹果的 汽车 项目严重受挫。再后来,尽管苹果表示将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但相关的进展还是相当缓慢。


好在的是,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苹果申请了100多项智能 汽车 相关的专利,涉及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身等等。


正因为这样,当路透社报道苹果 汽车 将在2024年生产一款乘用车,并且强调其正在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和突破性的电池技术时,市场的反响会如此巨大。而且,根据相关的报道显示,目前苹果公司的首款电动 汽车 Apple Car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并且将于2021年9月发布。此外,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 汽车 零部件企业近期也已经接到了备货要求,着手准备最早在明年二季度增加的 汽车 零部件需求。


也就是说,在喊了几年的“狼来了”之后,苹果 汽车 终于要来了。


四大创新

全球最大 科技 公司的 科技 赋能


前面提到,苹果公司正在推进自动驾驶 汽车 的研发,并且可能包含自己研发的突破性电池技术。


接下来,就重点说说苹果 汽车 的创新技术。


第一,自动驾驶技术。


苹果在布局自动驾驶上可以说简单粗暴,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囤积的最顶尖人才。比如,自动驾驶高级总监此前是谷歌旗下Waymo系统集成的负责人;比如,自动驾驶机器学习总监此前是谷歌大脑高级主任研究科学家,属于世界顶尖的AI人才;再比如,自动驾驶硬件总监此前是Waymo车辆硬件工程的负责人,曾是特斯拉硬件工程的负责人。


也正因为此,苹果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效果值得期待。


此外,既然提到自动驾驶,那么绕不开的就是芯片。


12月9日,根据媒体的报道,苹果正欲求与台积电合作,为苹果 汽车 打造定制化的自动驾驶芯片。而之所以选择台积电,主要原因还是此前双方就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 汽车 芯片HW4.0也由台积电代工和封装,如此一来,便相当于苹果借用了特斯拉的供应链。


也意味着,苹果 汽车 的自动驾驶技术可能直接支持L4级自动驾驶!


第二,突破性电池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交付数持续创新高,磷酸铁锂的需求也快速增加,导致磷酸铁锂的价格在连跌2年后迎来拐点。如今,苹果也计划采用磷酸铁锂作为电池正极材料,通过独特的“单体”电池设计,将电池中的单个电芯体积增大,并通过削减电芯模块数量和保护外壳的方式释放更多电池包的内部空间,以便填充更多活性材料,从而提升同体积电池包的续航里程。


如果果真如苹果声称的那样,那么更安全、更长续航的动力电池,无疑将成为新的看点。


第三,智能座舱。


与自动驾驶和动力电池技术相比,智能座舱给消费者的感受更直观,也是重新定义 汽车 、构建起与其他同行产品差异化最为有效的手段。


以火爆的AR-HUD专利技术为例。



AR,又称为“增强现实”,AR-HUD则是利用AR的成像技术,在我们看到的真实世界中覆盖数字图像,将HUD投射出来的信息与真实驾驶环境融为一体。简单的说,就是将前挡风玻璃变成大屏幕,并且在挡风玻璃上提供路牌、导航信息、车道、车速、油耗等信息,以实现精准、高效、安全驾驶体验。


一句话, 既实用,又科幻!


再比如乘员安全系统专利技术。


在苹果的设计中, 汽车 所有的座位都能够实现180度的旋转,既可以像传统座椅那样成排,也可以像商务车那样面对面。此外,为了更加的安全,苹果在乘客和车窗之间加入一种柔软的隔板,减少乘客在撞击过程中的损伤,无论是前排乘客还是后排乘客都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第四,操作系统。


对于苹果 汽车 来说,不仅硬件产品要足够出色,而且软件产品也要足够惊艳。


一方面,苹果iphone手机的核心生态可以无缝移植到电动 汽车 上;另一方面,所有个人iphone账号与苹果 汽车 打通,让“装了四个轮子的手机”更加的数字化。甚至,苹果 汽车 的操作系统可能还将支持多模态的交互,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真正定义下一代 汽车 可能就不是特斯拉,而是苹果。因为,特斯拉追求的是新能源车的普及,其地位更像是“新能源车时代的福特”,而苹果 汽车 则有望真正开启“智能+互联网 汽车 ”的时代。


与时间赛跑

苹果为何押注 汽车 赛道?


尽管说苹果 汽车 有望真正开启下一个时代,但竞争对手也不会坐以待毙。



12月21日,在接受采访时马斯克说到:



也就是说, 2021年特斯拉就能够试点推出L5级的自动驾驶技术!



由此,也可以窥探出苹果为何也要押注 汽车 赛道。


第一,政策层面新能源 汽车 迎来 历史 机遇。


欧洲方面,不仅通过了严苛的碳排放法案,而且还明确了传统燃油车的退出时间,倒逼传统车企加速向新能源 汽车 的转型;中国方面,根据国务院最近发布的《2035新能源车 汽车 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 汽车 渗透率要达到20%,2035年纯电动 汽车 要成为主流。美国作为特斯拉的大本营自然不用多说,就连一向保守的日本也计划在2035年禁售燃油车。


因此,新能源车取代传统燃油车,将爆发出巨大的市场增量!


第二,智能手机遭遇瓶颈,苹果需要寻找市场容量巨大的“增长点”。


2019年,全球 汽车 总销量为9032万辆,尽管连续两年下降,但依旧处于 历史 高位的水平区间。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为2600万辆,占比约为30%。


由此计算,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仅新车销售市场的销售规模就上万亿。很显然,这是继电脑、手机之后,又一块拥有巨大想象空间的市场,也是当下苹果急需寻找的增长点。


第三,苹果公司本身既有钱又有技术,具备领先的研发能力。而且,软件方面与智能手机也有诸多的相关点。


前面提到,虽然苹果尚没有推出苹果 汽车 ,但是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积累了100多项智能 汽车 相关的专利技术。由此,证明了全球市值最大的 科技 公司在研发层面的强大实力。正因为如此,面对这样一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公司,即便是对自诩“护城河”极深的传统 汽车 行业,也忌惮三分。


更何况,在产品设计、芯片乃至操作系统等核心产品上,无论是理念还是产品本身都存在互通性。


第四,产业链已经被打通,且趋于成熟。


与特斯拉当年面对的形势不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已经被打通,而且趋于成熟。也正因为此,当市场传出和大、贸联、和勒、富田等公司与苹果发生产品采购时,市场并没有惊讶,因为这些公司都是特斯拉供应链体系下的企业。


事实上,也正是全球产业链趋于成熟,像恒大这样的地产公司才能够靠着全世界“买买买”,组建起新能源 汽车 公司,并且喊出在3-5年内成为世界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第一品牌。


不妨用一句话概括苹果造车这件事:


天时地利人和!


何为天时?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产业,且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补贴;何为地利?全球范围内新能源产业链已经被打通,而且相关核心技术已经取得突破;何为人和?在新能源车项目的投入上,苹果要钱给钱要人给人,集中所有资源推动其发展。


那么,你看好苹果造车吗?

『贰』 亚马逊的市盈率为什么这么高

这是一个信任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怀疑的时代。
这可以拿来描述苹果粉丝们的感受。每个财季,他们最爱的公司都被放到显微镜下考察,而另一个科技巨头,亚马逊,却靠微弱的利润拿到资本市场通行证。
这一双重标准让苹果粉丝感到抓狂,因为苹果第四财季的运营利润同比上涨了35%,而经过亚马逊“精心修饰过的”财报中所体现出的该公司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的同比涨幅仅为2%。
更加令人不可接受的是,减去它手上的1220亿美元现金,苹果的市盈率仅为10倍左右;而亚马逊的动态市盈率却高达100倍!
在苹果一派的抱怨背后,有如下这么一些事实存在。
两家公司给人的预期不一样
两家公司的净利润数字可谓有天壤之别,但所引受到的待遇却与其利润差别不匹配,原因在于,分析师考虑的出发点与倾向不同。
以亚马逊为例,该公司正在重新塑造零售市场,而且并没有遇到真正的竞争对手。虽然亚马逊在该市场的年营收增幅仅为两位数,但另一大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年营收增幅却只有5%到7%。整个零售业的净利润率已经变得非常低,毛利像刀片一样薄,沃尔玛运营收入在其总营收的占比仅为5%,因此如果亚马逊采取加大投资以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在外界看来也是靠谱的。
而另一方面,苹果被普遍视为是一家硬件企业,而硬件行业在大家看来,利润率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下降趋势。因为iPhone和iPad,市场已经给苹果打上了时尚的标签,而时尚的特性就是变化无常,所以苹果也将受到这种风气的伤害。
这种差别在两家公司于本周公布最近一个季度财报后反映得尤其突出。本周四,亚马逊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连续第五个季度低于分析师的预期,但该公司股价随后却出现了上涨趋势。
两家公司的股价哲学不同
亚马逊
近几年里,亚马逊净利润占营收的比例一直非常低,按照通用会计准则计算,该公司去年净利润占营收的比例仅为1.8%。投资机构Piper Jaffray的分析师基尼•蒙斯特预计,这一比例将会在今年降至仅为0.4%,但蒙斯特将亚马逊股票评为“增持”级。
更糟糕的是,按照通用会计准则计算,亚马逊第三季度的运营亏损达到2800万美元,原因是该公司增加了配送成本、市场营销和其他运营支出。但糟糕的业绩并未给亚马逊股价带来大的影响,截至周五收盘,该公司股价上涨7%,报收于每股238.24美元。
与此同时,苹果的财季营收却一直远超分析师预期,但却在一些重要指标上令分析师感到失望。在截至9月底的2012财年第四财季,苹果的毛利润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8%至40%,该公司预计本财季的毛利润率可能将继续下跌至36%。
这增加了市场的担忧情绪,担心苹果会追随多数硬件公司长期发展后的下行趋势。由于计算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因此多数硬件公司的净利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截至周五收盘,苹果股价在纳斯达克股市的常规交易中下跌近1%,报收于每股604美元,该公司股价已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下跌了11%。
亚马逊股价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就是该公司在零售市场拥有绝对的统治力。The Street网站指出,配送成本、市场营销和诸如建设新配送中心等事宜都属于亚马逊的市场拓展战略。该公司正在依靠投资获得业绩增长。
按照华尔街专业人士的行话来说,这是一种机会。尤其考虑到,亚马逊曾经表示,该公司的部分巨额支出都被用来在海外市场开设实体零售店。目前,亚马逊有44%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
实际上,来自亚马逊的哪怕一点点业绩改善都会让分析师感到高兴。亚马逊的配送成本占毛利润的比例实际上已经下降,而该公司的净运输费用占全部营收的比例也在下降。
于是,亚马逊驾驭着“不那么糟糕的零售业”的理论,一季又一季。
苹果
只要考虑到库克曾说:苹果的某些新品的成本将显著提升,那么苹果即便在上周五(10月26日)的股价上扬也透露出不安的气息。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苹果一直在大范围地对其每一件产品进行全面升级,并在本周同时推出了iPhone 5和iPad Mini。而后者更被视为是苹果针对谷歌和亚马逊推出的低价平板电脑所做出的反击。然而,iPad Mini的起售价为329美元,仍远远高于市场上其他平板电脑159美元的最低起售价。
问题就在这儿:苹果表示,该公司并不是通过牺牲利润率来刺激营收增长,苹果牺牲利润率是不得已而为之。市场对苹果做出的最佳反应于是是降低业绩预期。
其实,市场对苹果净利润率的担忧有些夸张。在截至9月底的2012财年,苹果的毛利润率已经上升至43.9%,而该公司2010财年的毛利润率则为39.4%。苹果预计下一财季利润率下降可能只是该公司近期利润率上涨的必然结果。但问题在于,苹果的净利润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但增速却一直在放缓。
虽然亚马逊股价在年内的累计涨幅高达38%,但苹果股价在年内的累计涨幅却几乎达到50%。两家公司的追随者和投资者都有足够的理由在今年庆贺,而没什么理由抱怨。

『叁』 为什么苹果不像华为一样成立一个中低端子品牌

文/小伊评 科技

国产手机做高端难,苹果手机做低端是难上加难。

在业界曾经有这样一个略显趣味性的传言:如果有一天苹果放下身段开始玩性价比的话,也就意味着苹果要重蹈诺基亚的覆辙了。

这句话虽然显得有些无厘头,但是仔细想一想也确实有道理。

对于苹果这种公司来说,他当然很希望通过扩大自己硬件产品的保有量,来获得基于硬件衍生的系统,软件的服务类收益,因为服务类收益的毛利率可是很恐怖的,而且是一本万利的,一旦形成新的业态,那可就是躺着赚钱了,远比做一个硬件厂商要轻松惬意许多,并且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市盈率。

苹果目前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根据苹果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来看,其服务类别产品的营收创下了 历史 新高达到了15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33亿),服务类业务已经成为苹果手机的支柱性产业。所以,对于苹果来说,它当然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渗透到各个价位段。

当年苹果也曾经不止一次地尝试过推出廉价手机来拓展自己的产品受众,譬如iPhone5C,iPhoneSE,iPhoneSe2等,然而这些机型当中除了iPhoneSE2算是成功之外,其他几款廉价机型无一例外的全部失败了,尤其是iPhone 5C这款手机更是成为iPhone 历史 上抹不去的黑点。

从这一点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国产手机从低端走向高端这条路不好走,而苹果从高端走向低端的这条路也同样不好走,至于原因无非就是三个方面:品牌调性的限制,产品力的缺失以及内部对于利润率的要求。

一提起来高端手机,苹果绝对是大多数消费者第一个想起来的品牌,iPhone和高端手机划等号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就像提起来劳斯莱斯大家都知道是豪车一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如果放下身段去搞中低端产品,就会打破这样一种好不容易才塑造出来的品牌调性,从而伤害到苹果手机的根基,这样的愚蠢操作一般人还真干不出来。

其次还有产品力的问题,当下的苹果手机最独特的产品特色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IOS系统以及围绕这个系统所打造出的生态体系 ,至于在其他硬件方面,iPhone已经和安卓手机拉不开什么太大的差距来,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被反超吊打了。

那么请大家想一个问题,假设苹果要发布一款低端型号(或者低端品牌)的时候,IOS这套系统到底是用还是不用?如果用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很尴尬的情况,一款价格低廉的产品却拥有和高端产品线差不多的产品特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必定会对自家高端产品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反过头来来说,如果苹果的低端线不用IOS系统,它又能用哪款系统呢?再造一个全新的系统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生态搭建成功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就算以iPhone目前的地位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成功的几率相当渺茫,WP不就是前车之鉴么?

所以算来算去也就只能用安卓系统了,但是这恰恰就会失去iPhone原本的特色,那么摆在苹果面前的一共就两条路可走,第一条和其他安卓手机厂商玩堆料竞争,我真的不相信iPhone作为新入局的玩家能够打得过这一票在安卓圈里沉浸多年的老安卓手机品牌。第二条路则是和索尼一样玩信仰,但是索尼手机现在混的什么样大家心里没数么?

另外就是内部对于利润率的控制方面,苹果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之高的市值,和他极高的利润率有直接的关系,

总的来说,苹果手机如果现在做低端产品线,不管是自创品牌还是打造低端产品这路都不好走,弄不好就会影响自己的根基,所以,除非是iPhone到了卖不出去的那一天,否则的话指望iPhone推出低端手机基本上不可能的。

首先你要知道,国内这些手机的子品牌是在什么情况下生出来的?

如果要一句话形容,那就是:

1.一开始都是被小米逼的

小米的互联网打法一度是一个传说,甚至还有一本书专门说这个事。


当然,这个只是其中的一本书。

2.各个手机因此建立的子品牌

随便说几个,第一个就是华为的荣耀。

还有魅族的魅蓝,以及中兴的努比亚等。

红米第一代是2012年7月份。

再看荣耀是什么时候成立的?2013年12月。


一般人会觉得荣耀是对标红米的,实际并不是啊,荣耀是对标小米的互联网品牌...

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你看,小米是互联网品牌,荣耀也是,没毛病(逃

所以,小米是哪一年成立的?

2010年4月


然后,小米应该是觉得不爽,直接再以红米独立品牌出来刚



所以你要想想这个事的前因后果,你会觉得有趣。

3.苹果完全没有必要有子品牌

所以说到这,当年华为的荣耀一开始是因为小米而产生的,小米后来也将红米独立出来跟它正面刚。

相爱相杀...

苹果,他现在在售的手机iPhone就分成5个档位。


5MT啊老铁...


配合iOS的无敌软件,软硬件+软件商店全部抓在手上,上一代,上上代,手机4代同堂(SE就当是上上上代旧瓶装新酒吧),这么能打的情况下,它还要什么子品牌?

然后苹果一直都是手机业内的引领者,当年每年一款iPhone就已经血洗业内92%的利润。

现在手机4代同堂手机同时在售,其实已经等于有子品牌了(相当于11/XR/SE),还不需要额外运营,岂不美哉?

再说你要是看明白我上边说的,荣耀等于是抄作业,你见过班上的第一名需要抄袭最后一名的嘛?这不明摆着的嘛~

所以以上这就是我的回答,最后感谢您的阅读。

苹果自然是没有子品牌的。因为苹果公司就是个子品牌。它的母公司创始人是一个姓罗的胖子。(笑)

一、子品牌战略

“子品牌”是有独立品牌、独立团队、独立运营。但它的规划和发展却受母品牌制约,荣耀之前就是走年轻化,性价比、中低端和互联网路线。这正好弥补了“母品牌”华为手机的空缺。荣耀手机新机的上市时间受制于华为手机:比如最新的麒麟芯片都会首发于华为手机,等到发布一段时间之后才会下放给荣耀使用。

虽然子品牌发展受制于母品牌,但同样也受到母品牌的“恩泽”。比如可以享用母品牌的供应链和研发成果。之前荣耀手机上大部分的技术都来自华为的“下放”。有了母品牌的支持,这些子品牌在自己的市场中可谓“势如破竹”。往往一出生就可以横扫市场中的一众二线品牌。

就拿大家熟悉的二线品牌魅族、联想、坚果来说,面对荣耀、Redmi、iQOO、realme这些子品牌显得毫无“还手之力”。而“华米OV”几大一线大厂大有“本人不便出手,派个小弟就能把你干翻”的意思

二、子品牌的由来

虽然如今市场的子品牌非常多,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小米的Redmi、OPPO的realme和vivo的iQOO。其实都是19年以后才陆续成立的子品牌。在这之前这些一线品牌也并没有自己的子品牌。只有荣耀是成立于2013年,算是“大龄子品牌”了。

那么子品牌从哪里来的呢? 你可能意想不到,据我查到的资料。在国内智能手机业界中,第一个作出子品牌的是目前存在感很弱的中兴。

2012年10月31日,中兴旗下子品牌努比亚创立。这是智能手机时代,国内厂商的第一个子品牌。

之后2013年12月16日华为创立荣耀品牌,可算是步了中兴努比亚的后尘。

2015年5月28日 联想手机的子品牌 ZUK诞生。

了解 历史 的小伙伴可能看出来了。在“华米OV”之前,国内智能手机一线大厂是“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而这四家企业起初的销售模式是与运营商合作方式销售机器。

而当时智能手机的零售市场也开始兴起。而零售市场运营方式与运营商销售模式大相径庭,因此四家企业就纷纷创立了线下的“子品牌”。主旨区别于运营商市场,迅速搭建起自己的零售机市场。

之后的事情大家就比较了解了,中兴、酷派和联想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唯有华为与荣耀两个品牌配合,在之后的智能手机大战中占尽先机。而后的小米、vivo和OPPO也纷纷效仿华为,创立子品牌来配合自己的整体战略。于是便发展成了如今智能手机的格局。

三、苹果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子品牌

2007年至今,苹果旗下只有iPhone 一个品牌的智能手机品牌。并没有出现其他子品牌。

从销售渠道来看,苹果既有通过各国运营商捆绑销售的合约机,也有在线和门店销售的零售版。从价格区间来看,目前苹果既有iPhone SE 2这样的三千档机型,也有iPhone 12 Pro Max这样售价过万的机型。还有去年和前年的旗舰机降价销售,来补充各个价位。

那么苹果为何不学华为那样,去创立子品牌多元化经营深挖市场呢:

苹果不需要 。Counterpint Research的最新估算,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总利润为1000亿美元左右,而iPhone 占据了66%。 而这个比例在之前数年中曾高达80%以上。

别看iPhone 每年销量不过不到两亿部,但人家卖得大多数是高端机。利润比整个安卓阵营加起来还要多。

苹果做不到, 建立子品牌就需要建立两套设计、开发、库存、售后体系。要调配好资源又要协调关系做到“子母品牌”之间不打架。其在沟通和协调上需要做相当多的工作,没有一位像荣耀赵明和Redmi卢伟冰这样的帅才坐镇,基本不可能去完成。像苹果跨国公司的体量,估计很难做到协调和驾驭好一个子品牌。

由于各种差异。三星和苹果这类跨国公司并没有做子品牌的经历,也没有用子品牌打开一块市场的需求。所以它们也没有创立子品牌的需求。

总结:子品牌是国产厂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打法。 在国内手机市场的销售渠道和模式差别很大,为了避免在新市场中的机型与自有品牌冲突。所以干脆就创立子品牌来“轻装上阵”。

华为和荣耀两大品牌的成功也让其他厂商纷纷模仿。于是就有了国内独特的“子品牌”林立的情况。

而苹果这样的跨国公司,并没有深挖中国市场的需求。(就算库克想深挖中国市场,他也很难打过国产厂商)所以也自然不会有什么子品牌出现。

一说到苹果手机,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贵,那为什么苹果不出一个中低端品牌呢?这样可以下探市场,获得更多消费者。

其实任何一个厂家都不想做中低端产品(在高端不愁销量的情况下),苹果更是这样,费时费力不说,利润还低,售后问题还一大堆,搞不好还容易把攒起来的口碑砸掉。所以像华为这样的国产手机厂家才会成立一个新的子品牌出来,为的就是划分界限。


一、苹果手机把利润看得比销量更重要

苹果最近两年的手机销量是呈下滑趋势的,但是股市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创新高。这说明苹果手机虽然越卖越少,但是自家却是越来越赚钱。

苹果手机从来就不便宜,现在的旗舰机都是一万多,所以苹果有足够的利润支撑整个产品的研发和更新迭代,整个公司运行非常 健康 可持续。没有迫切提升销量的需求和动力,所以苹果研究的方向是怎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而不是研究怎么销售更多的产品,怎么提高市场份额。


二、苹果的中低端机型并不成功

早在iPhone5C时代苹果就想过下探市场,用低价策略培养更多中端用户,但结果很尴尬,iPhone5C成为苹果 历史 上销量最差的产品(主要还是iPhone5C阉割有点狠,这就跟第一条的利润相关)。

后面的iPhoneSE作为清库存出现销量也不是很理想,只能说一般般。在iPhoneX爆火后,苹果直接出了八千多起步的iPhoneXS和iPhoneXsMax,但没想到iPhoneX把潜在用户全部抽干了,这一代的两款高价产品非常尴尬,不得已又把一开始不看好的iPhoneXr扶正,iPhone11的出现也暗示着苹果的底线就在此。


三、苹果几代产品同时销售也形成价格差,并不需要中低端产品

苹果确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廉价手机,今年的iPhoneSE都算是个例外了。但苹果手机的销售周期奇长,今年iPhone12出来后iPhoneXr都还在正常销售,要知道这手机是前年发布的了。

所以苹果用延长销售周期的形式变相降价,丰富产品线。现在的iPhoneXr也就三千多,相比苹果阵营,这也就是中端机了。所以苹果也有自己的小九九,用拉长销售周期的操作就可以降价拓展中端了,还更节省成本,干嘛去瞎折腾建立新品牌搞新款中端机呢。


四、成立子品牌不单单影响安卓,还影响苹果

成立子品牌,下探市场的出发点都很简单,那就是抢占更多市场,同时也培养更多潜在高端用户,形成一种品牌粘性。

但我们可以看到,一大半的iPhone用户对价格是很敏感的,真正不在乎价格逢新必买的还是极少数(看看每年新品的Pro和ProMax用户就可以看出),所以要想培养出大量优质的用户还是很难(毕竟整个 社会 的财富比例就这样)。所以苹果下探,想抢安卓用户的同时也会抢一部分iPhone的中端用户。

简单说,如果苹果出了一款3000元的中端机,那极有可能会抢了一部分五六千元的iPhone用户,所以苹果出中端机是一把双刃剑,有了iPhone5C、iPhoneSE这些前车之前后,苹果反而倾向于用产品的时间差来打价格差。

总的来说,苹果既没有开拓中低端用户的需求和必要,也没有开拓的动机,并且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与苹果的整个规划理念不符合。

苹果不会这么做的。

首先这个跟苹果高端战略不符合,第二是苹果做中低端没有优势,第三是苹果现在很成功,不需要拓展转型。

1、中低端跟苹果高端战略不符合

苹果一直以来都是走高端战略,如果做中低端的话,跟苹果发展战略不符合,可能会让苹果发展出现很大的问题。

现在苹果集中精力做高端产品,这样就能够把高端产品做的非常精细,可能留住大量的高端客户。而如果苹果开始做中低端产品,可能会让苹果管理层精力分散,从而可能会导致高端产品竞争力下降。

因此,苹果不会走中低端的。

2、苹果做中低端没有优势

苹果从来都是走高端路线,在中低端领域内并没有任何的优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说,苹果做中低端的话,那么相对于国内众多厂商,可以说几乎毫无优势。

这样的情况下,苹果也不会冒险去成立中低端品牌,去做中低端市场的,搞不好就是陷入亏损的泥塘,无法跟苹果董事会交待了。

因此,苹果做中低端并没有优势,是不会去做的。

3、苹果现在很成功,不需要转型

苹果现在高端战略应该说很成功,也没有迫切的需求去转型。现在来说,苹果产品虽然走高端,但是每年的销售量非常大,销售额更大,而且也为苹果公司创造了巨额的利润,显然是非常成功的。

现在苹果高端战略很成功,根本不需要转型,踏踏实实把高端市场做精做细做好,足够苹果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了,苹果没有任何动力,更不会冒险去做中低端产品的。

4、结论

综上所述,苹果不会这么做的。首先这个跟苹果高端战略不符合,第二是苹果做中低端没有优势,第三是苹果现在很成功,不需要拓展转型。

如果苹果早几年这么做,那也就没有安卓手机什么事情了,如果在2015年之前,苹果就推出3K以下的iPhone,那安卓那边除了三星也许可以突破一下外,国内厂家还会有机会突破高端吗?可以说国内品牌的安卓手机基本上会被压在3K以下,这样子的话,厂家的利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进展,自然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了。



既然如此苹果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反而还在iPhone X的时候把价格提升的更高,给了安卓那边一定的机会,这可能与苹果比较封闭有关系,因为封闭,其iOS系统生态比安卓要优秀不少,进而有了自己的护城河,可以获取高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苹果也没有动力去推中低端产品,一来影响自己的利润,二来影响品牌格调,消费者可能不买账,iPhone 5C就是例子。



而且移动互联网真正大爆发应该是2015年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手机厂家也是觉得卖硬件赚钱就行了,苹果其实也没有脱离这个思路,后面苹果发现利用系统生态,在软件上面赚钱也是很不错的,所以在iPhone 11的时候,脑子转过弯来了,开始重视软件生态了,在当年的开发者大会上,苹果明显有往软件服务上面走的迹象,而后续更新了iPhone SE也算是一个表态吧。


第一、苹果没有这个需要。

我们统计2019年到2020年苹果公司的单销售额和利润率,可以发现苹果公司的三季度销售额在400-700亿美元之间平稳波动,利润率也在30%的高位水平。一家公司赚取的利润已经是其他智能手机厂家的总和。已经取得绝对霸主的地位的时候需要的是不断创新让追赶者永远赶不上,而不是去搞所谓的子品牌。


第二、和苹果的定位不符合。

苹果产品的定位不管是手机、电脑、配件等方面都是行业顶尖水平,好不容易 提升起来的B格,不可能为了赚点零碎铜钿而降低。一个品牌的定位一旦被拉低,想要再往上走几乎是不可能的。参考民族品牌小米,小米想要做高端最大的敌人不是苹果,不是华为,而是小米自身。因为早期的定位就是中低端,甚至连自己都产品经理都说用户是屌丝,可能买得起价格吗?

所以苹果自毁品牌搞中低端子品牌摆明了就是得不偿失的事情,苹果公司不可能犯这个错误。


第三,这个世界不是苹果一个人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多元的,即使苹果再优秀,也需要其他品牌的存在。如果苹果弄一个中低端子品牌,把其他厂家赶尽杀绝的那一天,也就是苹果的末日。在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地区,反垄断法可不是TXT摆着看看的,而是真枪实弹的exe。苹果、谷歌、微软等 科技 巨头被罚跪地叫爸爸。

只要苹果敢用中低端品牌收割全世界市场,罚单第一天将贴满苹果总部。

说了这么多,苹果现阶段是不可能推出中低端子品牌来收割的,短期内也不可能推出。所以还是努力搬砖,想买啥买啥。贵不是苹果的缺点,是我的缺点——穷。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华为并没有中低端子品牌,荣耀同样是一个正常的品牌,它也有高端产品。比如今年的荣耀30 Pro+同样卖到了4000元价位,这显然不是一个中低端品牌。

其次荣耀的诞生主要是因为以小米为首的互联网手机品牌的崛起。由于最初的互联网手机基本都在线上销售,没有线下实体店,因此在成本上有很大的优势,比如不需要支付房租,也不需要导购,甚至连传统的宣传广告都没有。因此在相同的硬件配置下,小米等互联网手机的价格要比华为、OPPO、vivo、联想这样的传统手机便宜不少,这样一来就给传统手机品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华为就成了了荣耀这个定位于互联网手机的子品牌,与小米们竞争。

而华为的做法也获得了成效,在2014年之前国内手机市场的龙头老大是“中华酷联”,而到了2017年之后,就传统厂商就只剩下华为一家了。虽然现在华为品牌十分强势,但是当初如果没有荣耀当初在中低端价位走销量,华为的手机业务不一定能够延续下来。

后来互联网手机也在不断成长,小米开始从线上反攻线下,有了自己的子品牌红米。荣耀同样也在向高端价位上探。荣耀V系列连续几款手机都获得成功之后,它的产品线也覆盖了1000元到3000元价位,再到今年的荣耀30系列一举站上了4000元价位。

也就是说虽然华为成立荣耀最初时为了和小米在中低端市场竞争,但是随着手机市场的不断变化,荣耀品牌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了。所以今年荣耀从华为分离出去虽然是因为外部压力,但如果给荣耀更多的时间,它迟早也会脱离华为成为一个独立的手机品牌。

再来说苹果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子品牌,下探到中低端价位呢?因为没有必要。

首先苹果并非没有中低端手机,打开苹果官网,会发现前两年的iPhone XR还在售,而像iPhone 8 Plus甚至iPhone 7 Plus等旧型号的苹果手机仍然可以在第三方渠道买到全新的版本。而这些旧型号iPhone的价格也比最初首发时便宜了不少,基本上从2500元到4000元价位都可以买到各种旧型号的iPhone手机。而这些旧型号iPhone,就是苹果的中低端产品线。

而且打开某东、某猫等电商平台,会发现至今iPhone 8 Plus、iPhone 7 Plus这些旧苹果手机的销量仍然很不错,甚至比一些新款安卓手机卖得还要好。今年出的iPhone SE 2也是用iPhone 8的模具改的,除了SoC之外基本换汤不换药,但也卖得挺不错。也就是说,苹果光靠卖旧款手机就可以在中低端市场获得足够的销量了,为什么要重新做一个子品牌呢?

更何况,一个新的子品牌总不能产品都和iPhone长一样吧?那么就需要重新设计子品牌的手机,重新考察市场,制定营销策略,招聘员工,甚至连线下的实体店都得开新的。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巨大的成本。而苹果的子品牌如何效仿华为,手机的性能和主品牌差不多,但是价格要相对便宜一些,那么子品牌就有可能会冲击主品牌,甚至影响到苹果的品牌价值。毕竟苹果一开始就定位高端,搞一个子品牌就相当于自降身价了,实在是吃力不讨好。

而且很多用户选择苹果就是冲着强悍的性能和高端的品牌来的,如果做一个子品牌,产品性能不足,品牌也知名度不高,反倒有可能会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情况。

大部分品牌是有灵魂的

这是产品定位的问题。苹果要维护他高大上的市场形象

『肆』 李大霄为什么出名

李大霄老师是股市的常青树,与他齐名的一些所谓的分析师,经济学家,股市大V早已不见了踪影,而他仍然活跃在A股的市场上,分析股市的涨跌,指导股民的操作,的确是个股市好人,更是个股市老人,这种敬业精神,令人钦佩。

作为券商分析师,他不按常理出牌,自创出很多“奇异”词汇和口号。除了我们熟知的地球顶、婴儿底,李大霄早期做分析师时分享研报结果想出的词儿是“摘荔枝”“播种”“拔青苗”“摘苹果”等等,整个“植物学家”+“育儿专家”。

到后期,他自己貌似也领悟了成为网红的重要性。越加敢说、坚持说,有争议性最好,有人骂也高兴。

到2007年他喊出“摘熟苹果”,对大顶的判断开始让他名声大振,而后期对钻石底的坚持也引起争论不断,到2015年他的地球顶判断再次言中。

李大霄:

李大霄,1980年代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科学历背景,1990年代初成为A股早期投资者,拥有深圳1号股东代码。1997年,李大霄进入东莞证券工作,半年后离开。2008年,李大霄进入英大证券,成为英大证券的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

2009年2月,彼时市场在2000点上下徘徊,李大霄发文《A股市场融冰之旅已经启程》,认为1664点后“A股市场稳定的基础已经形成”。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被不少人称为“股神”。

钻石如何辨别真假?

你看到的底部的那个圆只是一个光学角度形成的图形,不必担心了,圆形切工的钻石在特定的光线条件下都能看到的,至于这个图形是怎么形成的,那要说就复杂了,是实物102克拉D色IF全美钻石,这样的光线下也能看见,供参考

李大霄每天最新观点在哪里看

鉴别钻石的简单方法

一、钻石的单折射

钻石的单折射是由钻石的本质特性决定的。而其他天然宝石或人造宝石大多是双折射的。在10倍放大镜的观察下,很容易看到钻石的棱角出现重叠的影像,同时呈现两个底光。如果双折射的差异较小,比如锆石,也可以看到底光重叠的图像。

B钻石的吸附

对钻石油脂和污垢有一定的亲和力,即油污容易被钻石吸附。所以用手指摸钻石会有黏黏的感觉,手指好像也有黏黏的感觉。这是任何宝石都没有的。这种方法需要训练才能掌握其中的细微差别。

c、直线的特性。

这颗钻石有一个光滑的抛光表面。用钢笔蘸墨水,在钻石上画一圈。如果是真钻石,表面会留下光滑连续的线条,特点是直线。假冒产品会留下一行点。你应该用放大镜用这种方法观察。

d、独特的钻石光泽

在100度左右的白炽灯光下,与赝品对比,很容易看出哪颗钻石有钻石光泽。这种方法不应在太暗或强光下进行。

李大霄详细资料大全

微博可看。李大霄新浪博客,知名财经微博,李大霄股市最新观点,李大霄股市预测。李大霄,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科学历背景。1997年至2009年4月曾在东莞证券公司工作;获上海证券报“坚持不懈奖”,多次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凤凰卫视、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及各大网站的采访报道。曾任职务: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东莞市证券研究会秘书长、东莞市金融学会理事、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东莞市财政局特聘专家,上海证券报“金牌分析师”。2009年4月11日,李大霄开始在英大证券工作,这个拥有1号股东代码、见证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被业界划到“唱空派”。

操作环境:OPPOReno6 Android系统 腾讯微博11122

一、 个人经历

李大霄拥有深圳1号股东代码,也是最早参与投资股票的股民,在挂了将近五年的股民身份之后,大概从1997年开始,才正式进入东莞证券公司,成为名股市研究者。从参与炒股到进入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研究,从证券“草根”到券商首席经济学家职位。步入证券行业 李大霄所走过的路,见证了东莞证_市场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A股市值缩水了3成的时刻,李大霄从东莞证券辞职进入英大证券工作。

二、 人物事件

央广主播炮轰 “钻石底”之说从问世起就备受争议,这次又遭到炮轰。7月5日,李大霄[1]在其微博中发布了他发现的4个“秘密”之一,但是却遭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主持三档证券类节目,同时任CCTV2、央广中国之声和经济之声等多家媒体的特约财经评论员林耘的公开反驳。 林耘连发5条微博,对李大霄的“钻石底”进行连续“炮轰”,其指出,“7年前,我给了你第一个可以炫耀的台阶,7年来我本着市场观点多样化一直在央广给你留着放言的平台容忍你的一错再错,人可以无能,不能无耻,更不能把无耻当成通行证。”林耘还指出,“把一个点位绝对化本身就是错的,不管破不破都是错的。况且这个点位不是他预测出来的,是他一路败退自以为抓到的'救命稻草'。赌徒!系统性风险与结构性风险并存,强调点位有意义吗?”

质疑。提出“钻石底”始于2012年1月6日,大盘一路羸弱跌至2132点。2月6日,向来爱形象比喻股市的李大霄提出他的新观点,“以2132点为节点,优质股票进入了投资区域,显示出钻石般的投资价值。”此后,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和微博上提出大量数据和案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每当市场波动时,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说,“震荡不足虑,还是钻石底”,甚至在投资者提出尖锐质疑时回应“钻石底亮晶晶”。

李大霄,20世纪80年代毕业、工科学历背景。1997年开始工作,曾在东莞证券公司(1997年——2009年4月)工作;获上海证券报“坚持不懈奖”,多次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凤凰卫视、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及各大网站的采访报导。

曾任职务: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东莞市证券研究会秘书长、东莞市金融学会理事、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东莞市财政局特聘专家,上海证券报“金牌分析师”。2009年4月11日,李大霄开始在英大证券工作,这个拥有1号股东代码、见证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被业界划到“唱空派”。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李大霄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职业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 毕业院校 :华南理工大学  性别 :男 人物经历,主要荣誉,个人生活,个人观点,人物评价,人物经历李大霄拥有深圳1号股东代码,也是最早参与投资股票的股民,在挂了将近五年的股民身份之后,大概从1997年开始,才正式进入东莞证券公司,成为一名股市研究者。从参与炒股到进入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研究,从证券“草根”到券商首席经济学家职位。李大霄李大霄所走过的路,见证了东莞证券市场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A股市值缩水了3成的时刻,李大霄从东莞证券辞职进入英大证券工作,让业界感到吃惊。李大霄就辞职一事表示:“决定走的原因是想换一个平台,英大证券是全国性券商”。错的李大霄?“在事实面前,投资者和媒体显然开始‘审判’李大霄”——2132点告破后,大量股市报导聚焦李大霄和“钻石底”,一篇文章如是写道。他仍然在办公室加班统计数据,“除了多接几个电话,其他都跟平常一样,照样很忙”。但他坦陈,这是十余年研究生涯中最难熬的时光。 提出“钻石底”始于2012年1月6日,大盘一路羸弱跌至2132点。2月6日,向来爱形象比喻股市的李大霄提出他的新观点,“以2132点为节点,优质股票进入了投资区域,显示出钻石般的投资价值。”此后,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和微博上提出大量数据和案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每当市场波动时,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说,“震荡不足虑,还是钻石底”,甚至在投资者提出尖锐质疑时回应“钻石底亮晶晶”。 事实上,李大霄当“死多头”并非是今年的新鲜事。自1664点市场反转,他在2009年初看多股市以来,就一直坚持市场正在进行的是一场融冰之旅。 2009年秋季,市场拉开3000点保卫战。多空激烈交锋之中,李大霄高喊“3000点需要坚持”、“3000点只是地平线”。随后的几个月,任凭市场起落,他都未曾松口,并在2010年底再次抛出“2011年融冰之旅将渐入佳境”的判断,而2011年的市场却以单边下跌回应了这位“老市场”孤独的呼声。 屈指算来,加上2012年的“钻石底”,李大霄在自己“融冰之旅”的逻辑里已经坚持3年,期间质疑声不断,否定声不断,直至本周达到高潮。 “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性的分析师应该尊重市场,发现自己的缺点,正视缺点,哪怕否认自己。最近两三年来,他一直在与市场搏斗试图看多,为什么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指出,“强调预测顶底是大忌,太过注重一个点位的判断难道不是哗众取宠?” 更多的指责来自股民,有的投资者在年初认同了2132点是钻石底的说法,却在上半年满盘皆输,“不负责任的言论是在害人。”还有人在微博上提出质疑,看多是在“尽力帮庄家骗散户持有”,“李大霄应该道歉”。对的李大霄“李大霄这么坚持,就是因为对的次数多了,才会越来越胆大,越说越确定,最后成为这次炮轰的焦点”,对于“钻石底”引发的舆论风暴,一位资深投资者如是评价。 不可否认的是,李大霄曾经对过,甚至被一些媒体称为“预言顶底从未看走眼”。在这些经历中,最准确也闹得动静最大的一次是2007年疯狂的牛市转折点。 当年的11月23日,上证综指创下6124点的历史大顶刚一个月有余,市场沉浸在赚钱美梦中,散户依然疯狂地排队抢购基金,李大霄在《中国证券报》刊发署名长文《A股长期估值的顶部可能已经形成》,用16条理由论证判断“市场在6124点平均市盈率70倍,深市平均市盈率73倍,两市市净率达到682倍的高位,继续推升市场估值的动力已经不足,A股长期估值的顶部有可能已经形成。” 文章刊发半年后他离开了原来工作的东莞证券和生活了近20年的城市。虽然李大霄至今都拒绝透露原委,但他承认“往往说人家不爱听的话,是要付出代价的,面临巨大压力。”市场普遍猜测,在券商工作却大肆唱空,“犯忌”是他最终离开的原因之一。 直到2009年2月2日,市场在2000点上下徘徊,李大霄在《中国证券报》刊发《A股市场融冰之旅已经启程》,认为1664点后“A股市场稳定的基础已经形成”。倔的李大霄“觉得挨骂挨得冤吗?”记者问道。“不冤,既然要做这个工作就要承担谩骂和不理解,十几年了就是这样过来的,要不就像很多人一样上下皆可,或者低位唱空、高位唱多,虽然日子过得很容易,但并没有价值。”他说道。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正确,李大霄承认确实在3000点看多,但判断正确与否要看预测的周期,自己研判的周期很长。“只是很惋惜自己的能力有限,没帮到一些投资者。”面对对错之争,李大霄说自己“难熬”,但“决不投降,如果轻易被击倒,那就不是我。” 李大霄反复强调,“钻石底”应该是一个区域而非简单的一个数字,他坚持的是一直以来连贯的市场判断,“买进点位是1664点的成长股,不应该在3000点卖掉,更不应该现在卖掉。我不是短期操作者,我追求的是低位挑选好公司与它慢慢成长。” 现在被贴上“死多头”标签的李大霄曾经也是“死空头”。2000年末,他在一次公开研讨会上预测科技股泡沫的破灭,建议投资者“摘荔枝”。当时证券公司风雨飘摇,过半公司面临关门倒闭的危险,他却一路从2001年唱空,挨骂死扛到2005年。由此可见,李大霄的倔由来已久。 但不论是傻、是倔还是另有所图。挨骂后的李大霄并没有准备妥协,他依然坚信现在只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对于人身攻击,李大霄表示不争辩。对于他人善意的提醒,他停顿片刻后也拒绝接受,“何苦浪费别人的时间,这么多年我就是这个原则,记者采访时间再短也要给个结论,绝不模棱两可,我认为这是股市分析师的价值。”大霄效应每当李大霄把一些政策事件点评为“重大利好”时,市场都以猛烈下跌回击,市场戏称“大霄效应”。有业内人士调侃,只要盯着李大霄的微博,靠这一信号来开空期指,一年就能买房买车。主要荣誉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及投资顾问专业委员会委员;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 李大霄曾经获中国证券业协会多个奖项。 获中金线上及厦门大学颁发的“最具独立客观分析师”奖; 在多个电台担任嘉宾,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及报纸摘要节目》、《经济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等。个人生活辞职事宜原因之一李大霄承认,因为他“往往说人家不爱听的话,是要付出代价的,面临巨大压力”,他并不否认这种压力是他辞职的其中一个原因。李大霄传新年薪超20万元业界有一种说法,估计英大证券方面开出了超过20万的年薪挖人,但李大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绝口不谈薪水的问题,也不愿就外界传言做出评价。“自说评说”李大霄言:在股市很多人喜欢讲涨,股民也喜欢听涨,因为涨就有机会赚到钱。我的价值就是能够给人提供帮助,而不是模糊过日子,这样才觉得生命没有白白浪费。今后不会放弃“原则”,一名分析师对自己要有人格的要求,不能随波逐流。个人观点2000年中期提出摘荔枝 2005年中期提出播种 2006年提出不拔青苗 2007年提出摘熟苹果 2008年提出“保护胜利果实” 2009年提出股票带来希望 2012年先后提出校花理论、黄金底及钻石底 2015年提出婴儿底(蓝筹底)人物评价老同事评价李大霄● 在海南三亚举行的“2007年投资策略报告会”上,李大霄的发言提醒:作为投资者,要学会理智投资,在苹果熟了的时候适当摘取一两个。东莞一名业内人士评价说:提醒投资者理智投资,这本身肯定是对的,但是现在看来这种“告诫”太提前了。 ● 东莞证券总裁张运勇这样评价李大霄:他是个好同志,踏实、敬业,公司对他的工作很认同,在合适的时候他还是会回来的。公司对李大霄的工作很认同,曾经盛情挽留2个月,不过这是他的个人选择,公司觉得很可惜、遗憾。 ● 在东莞证券一家营业部做投研分析的李照发则评价十几年前的老同事,“较真还喜欢到处去说,希望能帮到别人。这几年我一直担心他会错,建议他要跟着市场变化修正观点,但他没有这么做。”在李照发看来,经过“钻石底”的风波,李大霄成为多头的标杆和空头反驳的对象。“我在营业部工作,深深地感觉到现在的市场分析股票压力太大,话说得太死,人身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我劝过他好几次,他又不是会跟人吵架的人,真的没必要,打份工而已。但他总反驳我模棱两可不如不说,错了他认。”“市场是彻彻底底破了钻石底。”对于李大霄的坚持,老友李照发却难以认同,他表示这几天甚至不好意思和他联系。他指出李大霄是非常典型的关注估值及基本面的分析师,而市盈率是相对变数,经济下滑之时参照历史估值需要顾及市场资金供求和技术走势。业内人士评价李大霄● “支持李所长”,同为市场中人,瑞丰拓展投资总监肖熊文给中国证券报记者发来简讯,他评价认识多年的李大霄“谦和,没有架子,很低调,不喜欢针锋相对。”但遇到观点不同时却当仁不让,极难改变。“我跟他探讨过,作为分析师,分析加上背景、有弹性,表述更圆滑或许更好,不要太过绝对,何况树大招风。” ● 一位媒体人士评论道:在中国股市中,做一个故弄玄虚的股评家是聪明老到的,做一个四处打听内幕讯息的散户是情有可原的,做一个随时准备“多翻空”或者“空翻多”的机构是无可厚非的。 而李大霄偏偏不识时务,执著地以专业股评家的身份,耐心给广大投资人摆事实,讲道理,并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底牌,的确傻得另类。“我可以告诉你,十年内中国股市下至千点,上至万点,任你折腾都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这种预测有意义吗?”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评价他时连连摆手,“他就是傻,如果靠这个博出位、博出名是傻得可爱”。 ● 在东莞,一位有20年投资经验的老投资者十几年前就曾与其认识,李大霄离开东莞后多年未曾联系,24日在电视上听到了市场对李大霄的议论,便通过朋友辗转联系上这位故人。“听我说2312点很可能要破,李大霄不说话,但是我知道他不同意我的看法。”这位大姐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再三提到,“但是我为什么要给他打这个电话?股评家要坚持自己的理念,我们散户不需要随风摇摆的分析。” ●央广主播:“钻石底”是假货“钻石底”之说从问世起就备受争议,这次又遭到炮轰。资料显示,林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主持三档证券类节目,同时任CCTV2、央广中国之声和经济之声等多家媒体的特约财经评论员。林耘的发难首先从李大霄发布“秘密”的那一天开始。“悲观者”半年后还在争论是否钻石底,别人在看热闹的同时,早已经在数钱了。7月5日,李大霄在其微博中发布了他发现的4个“秘密”之一,但是却遭到林耘的公开反驳。 “用事实说话:1、‘钻石底’'面市才半年时间,考验远没有结束。2、即使在这半年内‘钻石底’也已被证明是假货。以120天移动平均线为成本测算,信‘钻石底’进场的投资者平均被套4%。”林耘当天在其微博中说,"最恨死认点位,干吗要'逼急了'才拿些上涨板块做遮羞布?再说了,指数之所以下跌是因为构成指数的股票跌了。" 林耘连发5条微博,对李大霄的“钻石底”进行连续“炮轰”,其指出,“7年前,我给了你第一个可以炫耀的台阶,7年来我本着市场观点多样化……一直在央广给你留着放言的平台容忍你的一错再错,人可以无能,不能无耻,更不能把无耻当成通行证。”林耘还指出,“把一个点位绝对化本身就是错的,不管破不破都是错的。况且这个点位不是他预测出来的,是他一路败退自以为抓到的'救命稻草'。赌徒!系统性风险与结构性风险并存,强调点位有意义吗?”●网友围攻“投资顾问”发来劝降书“空方来势汹汹,欲将钻石变砖石,多方众志成城,誓要钻石亮晶晶!”尽管大盘接连暴跌,但多头李大霄却依然高调看多。看着大盘的“跌跌不休”,备受煎熬的股民显然坐不住了,李大霄在微博里的看多言论更是遭到围攻。 “‘李大校’求你投降了吧,你一降可能就到底了。你是最后的多头,不是多头不死空头不止吗!为了可怜的散户你就委屈一次吧。”在李大霄的微博中,一位网友的发言十分犀利。 微博认证为“中国中投证券资深投资顾问徐晓宇”的“晓雨闻铃”发了一篇“劝降书”,称现在已经没有做多的理由了,如今“投降很有面子的”,其依据是年内12万亿大小非解禁、预计IPO超过2000亿、转融通国债期货年内有可能推出、垃圾债试点已经开始了种种利空。 而实际上,股市里就一直流传着"多头不死,空头不止"的段子。对于李大霄的执著,一位网友无奈地表示:“一直唱多,会有一天是准确的,只是不知道这一天有多远了。”甚至有网友要成立“追杀李大霄基金会”。 “同是股市苦命鸟,相煎何太急?”对于部分网友的激烈反应,知名财经人黄生近日在微博中为李大霄抱不平道:“股市大跌,心情不好可以理解,希望仅是恶作剧而已,断不可做出疯狂的举动,微博上每个人的言论、分析都仅仅代表个人看法,供参考,真正的投资决策还是靠自己决断的,希望冷静下来。”

『伍』 一颗苹果树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聪明的老人,他有一棵极好的苹果树,只需稍加照料每年就可以结出一大堆苹果,可以为老人每年带来100美元的收入。老人变得越来越老了,他打算退隐来享受余生,因此他决定卖出这棵树。这个老人很有经验,他在《华尔街日报》的商机版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声明他将树卖给出价最合适的人。

    第1个对广告做出反应的人愿意出50美元。

   老人很生气,他批评这个人说:“你知道你正在说些什么吗?你的出价只是这棵树的清算价值。对于一棵松树,或者这棵苹果树已不再能产苹果了,或者苹果树木材价格达到相当高水平以致把它用做生产苹果还不如做烧材值钱时,你的这个价格也许是合适的。但是很明显你无法理解这些,因此你看不出我的苹果树的价值远远超过50美元。

    第2个来拜访老人的购买者出价100美元。她说道:“这个价格正是今年苹果熟了以后所能卖到的价格。”

    老人说:“你对这棵树的认识比第一个人强了一些,至少你看出这棵树用来产苹果比用做烧材的价值要大。但是100美元也不是一个合适的价格。你没有考虑明年、后年及以后各年产出的苹果的价值。因此,带上你的100美元,走吧!”

    第三个购买者是一个刚从商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他说:“我将通过网络在网上来销售苹果。我计算过了,这棵树至少还可以产15年的苹果。如果我每年可以卖得100美元,那么15年总共是1500美元。因此我愿出1500美元来买你的苹果树。”猜猜老人作何反应?

    老人感到很伤心,说道:“噢,利用网站?不!你比前两个人更认不清现实。”老人接着说道:“很明显地,从现在开始的未来15年中你每年取得的100美元收入,与你现在的100美元是不等价的。实际上,如果你今天在银行中存入41.73美元,利息率是6%,每年复利一次,那么在第15年年末这笔存款的总价值会达到100美元。因此未来第15年的100美元折算到现在的现值,假设按6%的利率计算,只是41.73美元,而不是100美元。上帝啊!拿走你的1500美元把它投入到很安全的高等级公司债券去吧,你应该重新回学校好好学学财务知识。走吧!”

    不久后,又来了一位很富有的医生。医生说:“我对苹果树没什么了解,但我知道我很喜欢它。我将按市场价格来买它。上一个小伙子愿意出1500美元,那么这棵树就一定值那么多。”

老人建议道,“医生啊,你应该为自己找一个专业的投资顾问,如果存在一个规范的有规律的苹果树交易市场的话,市场价格会告诉你苹果树价值多少。但是,不仅这样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了,把价格当作价值也是和前几个人一样愚蠢。请带上你的钱,去买一个度假村吧!”

    下一位购买者是一位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当老人间道“你打算给我出什么价”时,这位学生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先要求看老人的账目。这位老人是一位谨慎的人,他对各年果树收支都做了仔细的记账。他很高兴地把账本取了出来。在检查完账目之后,这位会计系学生说:“你的账目显示这棵树是10年前你以75美元价格购入的,并且,你并没有对它提取过折旧。我不知道你这样做是否符合一般会计准则,但假设符合了,这棵树的账面价值是75美元。我就出75美元。”

    “噢,你们学生们知道的总是很多,”老人话锋一转,“但又很少。确实我的树的账面价值是75美元,但是傻子都能看得出它的价值要远远超出75美元。你最好还是回学校去吧,看看学校里是否有告诉你如何有效利用数字的书,好好学一下。”

    最后一位想要拜访老人的买家,是一位刚从商学院毕业的年轻的股票经纪人。或许是为了检验她所学的知识是否有用,她要求先看看账目。几小时后她回到老人面前,说她打算依据这棵树的收益资本化的价值来出价。老人让她继续说。

    这位年轻女士解释道,尽管去年这棵树卖了100美元的苹果,但这个数字并不是所取得的利润。因为与这棵树有关的还有一些费用,如肥料成本、工具成本、苹果采摘的成本以及把苹果运到城里销售所花的费用。她认为必须有人来做这些工作,对这些人支付的工资要从苹果的销售收入中扣减掉,而且苹果树的购买价格或购买成本也是一项费用。该项成本的一部分要分摊到苹果树生命期内的每年当中。最后一点,还要交税。据此,她得出结论这棵树去年的利润是50美元。

    “天哪!”老人感到很惭愧,“我还认为我去年赚了100美元呢!”

“那是因为你没有按照一般会计准则把费用与收入相配比。”这位女士解释说,“因为你没有为会计师认定是费用支出的项目单独付款。例如,以前某个时候你购买了一辆货车,你把这辆车的一部分时间用在往市场上运送苹果。即使你是在购买当时一次性分清了一部分分摊到以后几年当中。会计上把这叫做折旧。我敢打赌你在利润计算过程中从未提到这一项内容。” “你是对的,”老人回答,“接着说。”女士接着说道:“我还看了几年以前的账目,我看到在有些年份,这棵树的产量要低于其他年份,每年的价格和成本也不是一样的。如果只考虑最近3年,做一个平均,我的计算结果是这棵树每年的利润约为45美元。但这只是这颗树的价值数值的一半。”

“那另一半是什么呢?”老人问道。

    她告诉老人:“是很复杂的一部分,我们现在必须求出在这棵苹果树每年产生45美元利润情况下,我拥有这棵树具有多大价值。如果我认为这棵树只存活一年,那么我就可以百分之百地确认它的价值(作为一个正常企业)就是它一年的利润。

    “但正如你我都认为的那样,这棵树更像一个公司,它会年复一年地创造出利润,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收益率。换句话说,我向这棵树投资,我需要计算我每年取得45美元收入的这项投资的价值。我们把这个价值称为这棵树的资本化价值。”

    “你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设想呢?”老人间道。

    “我正在试着这样做。如果这棵树每年可以创造出稳定而且可预测的利润,它就像美国国债一样,但是这棵树每年的利润是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它破产倒闭的风险很高,我会用单年的利润来代表这棵树价值的更高百分比。毕竟,有一天市场上苹果会供大于求,那样你就得降价并因而增加销售费用。”

    她继续说道:“或许有哪位医生会发现吃苹果会导致心脏病,或许一场于旱会降低果树的产量,或许这棵树会得病或死掉。这些都是风险因素,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我们所要面对的成本支出是否值得去支付。”

    “你是一个悲观的人,”老人回答道,“也可能市场上苹果短缺,苹果价格上升。请考虑这种情况,我一直以低于人们的愿意出的价格来销售苹果,因此你便可以在丝毫不减少销量的情况下提高价格。而且,如你所知道那样,有许多措施可以用来增加产量。这棵树也可能繁衍成一大片苹果园。所有的这些都会带来收入的增加。”

“通过降低你提到的那些成本也可以增加收入,”老人接着说,“通过缩短从苹果树下到市场销售的时间、通过对赊销的管理、或通过把苹果腐烂损失降到最小等手段,都可以降低成本,所有这些做法,都会提高总销售额与净利润之间的关系,用财务术语来说,即这棵苹果树的利润率。利润率的提高进而也会提高你的投资收益率。”

年轻女士附和道:“我知道这些情况,在我的计算中把些都包括进去了。但实际情况是,我们正在谈论风险。投资风险是一项冷酷的工作,我们并不能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你的出发点是钱,而我的出发点则是风险因素。

    “对我来说,这样思考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我必须通过预知未来来观察这些事物的未来表现,而不是做事后的评论。我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必须在你的苹果树和路边别人的草莓地之间做出选择。我不能两者都购买,因此买了你的苹果树,就剥夺了我其他的投资机会。这意味着我必须比较各项投资的机会与风险大小。”

她滔滔不绝地继续说道:“为了确定一个合适的收益率,我要考察与投资苹果树可比的其他投资机会,尤其要考虑包含上述因素的综合农业产业。然后看我们所讨论的这些因素如何在这棵树身上发挥作用,以此为基础适当调整我的研究结果。最后,依照这些判断过程,我算出来20%的收益率对这棵树是比较合适的。”

她总结道,“换句话说,假设这棵树过去3年(是一个有代表性时间阶段)的平均利润就是我未来收益的水平,那么我愿意以能给我的投资带来20%收益率的价格水平来购买这棵树。收益率低于20%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我可以买草莓地来获得20%的收益率。现在,用每年取得的45美元利润除以我的要求收益率20%,就可以得出这棵树的价格了。”

“我不太懂这些计算,你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吗?”老人满怀希望地问。

“当然,”她肯定道,“我们可以使用一种华尔街经常使用的方法,叫做市盈率。计算这个比率,只需用100除以你的要求收益率即可得到结果。例如,我要求的收益率是8%,那么用100除以8,市盈率就等于12.5。对于这棵树来讲,我要求的投资收益率是20%,用100除以20因此算出市盈率比率是5。也就是说,我愿意按这棵树每年预期收益5倍的价格来买这棵树。45美元乘以5,等于225美元。这就是我出的价格。”

老人把身体向后一靠,表示很感谢她教了自己这么多知识,他要考虑一下她的出价,希望她能明天再来。

第二天,当这个年轻女人又来到老人那里时,发现老人面前摆了一大堆工作表、各种写满数字的小图表和一个计算器。“见到你很高兴,”老人说,“我想我们可以坐下来商量商量。”

“很容易就能看出你们这些华尔街的精英们通过以低于真实价值的价格购买别人的资产赚了这么多的钱。我相信我可以让你同意我的观点——我的树的价值要高于你计算出来的结果。”

“洗耳恭听,”女人说。   

“你昨天的计算中使用45美元这个数字,并把它称为利润,或我在去年取得的收益。但我并不认为这个数字能告诉我们什么有用的东西。”   

“它当然有用了,”女士反驳道:“利润衡量了效率和经济效益。”

老人沉思一会接着说:“是这样的,但是它并没有很确定地告诉你,你将来会得到多少钱。昨天在你离开之后,我看了一下保险箱,发现里面有几张我以前买的股票凭证,它们从未向我付一分钱股息。但是我却仍然会每年收到这些公司的年报,告诉我公司收益情况是如何如何地好。现在我明白了,公司收益的增长会提高我的股票的价值,但是没有任何股息我就不会把它们花掉。这种情况与苹果树的情况恰好相反。”

“你算出来的利润值是低于真实水平的,因为你计算的有一些项目我根本就没必要去支付,比如对运货卡车的折旧。在我看来,你算出来的这些利润值,是按照会计的思想做出来的.这种思想没有考虑最重要的因素。”

这引起了年轻女人的好奇,她问:“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现金,”老人回答,  “我指的是你能用于消费、储蓄,分给你的孩子们的实实在在的钱。这棵树将在数年之内每年都会在扣掉成本后还留有剩余收入。因而我们要考虑评估的,不是它的过去,而是它的未来。”“不要忘了风险和那些不确定事件。”她提醒道。

老人高兴地说道:“好极了,我认为这样我们就能对此做一点讨论了,很可能你和我会就未来可能的收入和成本情况达到一致意见。既然我们可以就过去几年内这棵树的年平均利润是在45美元左右达成一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对这棵树未来5年内现金流的预测也达成一致意见呢?比如说未来5年内,有25%的可能性现金流是40美元;有50%的可能性现金流是50美元;还有25%的可能性现金流达到60美元。这种情况下,结果又会如何呢?”

“如果把这几个数值平均一下,就会得到50美元的估计结果。”老人指出,“然后我们简单地认为在这5年之后的10年内,它的每年现金流量平均为40美元。说这棵树还有15年生命,这是事实情况,果树专家告诉过我15年后这棵树就不再能生产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算出为了得到从现在开始的5年内每年50美元的现金收入和随后10年内每年40美元的现金收入,我们现在要付出多少钱。然后还要把15年末这棵树当做烧材卖得的20美元也考虑在内。”

“这很简单嘛!”女人声称,“你是想把包括清算价值在内的所有未来现金净流入都折现为现值。当然你还需要确定你的折现率。”

“棒极了。”老人兴奋地跳了起来,“这正是我手中的图表和计算器的用处。”她这才发现老人手中的报表是一张折现系数表,表中列出了未来时间的1美元,按照各种不同折现率,折现到现在值多少钱。例如,假设按8%的折现率进行折现,那么一年后的1美元在现在只值0.93美元,这是因为现在的0.93美元按8%的收益率水平进行投资,那么一年后的价值为1美元。

老人平静地说:“你可以把钱放在银行进行储蓄,每年会收到5%的利息率。你也可以把钱投资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库券,收到8%的利率(依据实际利率水平决定)。这些看起来很像是无风险利率。也即意味着无论你把钱投资到哪里,这个8%的无风险利率都是你投资的机会成本。按照8%的折现率水平来折现,只弥补了你投资于这棵树而没有投资于国库券的那部分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由这棵苹果树产生的现金流并不是无风险的,因此为弥补该项投资所承担的较高风险,我们就需要使用一个更高水平的折现率。“假如我们能达成一致意见,用15%作为折现率来把50美元的年收入及其他各期的收入折现到现在的价值。这个折现率水平是与该项投资的风险水平相适应的一个折现率水平。你可以用我的邻居昨天卖掉的草莓地的折现率来做一个比较。根据我的计算结果,按这个15%的折现率水平,预期的每年利润的现值之和为268.05美元,烧材价值折现到现在为2.44美元,因此合计为270.49美元。我取一个整数,把270美元作为我的卖价。在这个计算过程中,你可以看出我对风险水平做了多大调整,因为如果我按8%的利率来对现金流折现,那么这棵树的现值会高达388.60美元。”

在思考了几分钟之后,年轻女人对老人说:“昨天我教了你那么多知识理论,看起来你是狡猾富有心计的了。作为一个果农,你到底是从哪里学到这么多财务知识的呢?”

老人笑得像个哲人一样诡秘,说:“聪明来自于许多领域的实践。”“我对这些实践活动也多少略知一二。现在让我告诉你一些金融高手们告诉我的一些知识吧!”女人回答道,“无论是按照你所说的折现现金流方法,还是按照我所说的收益资本化方法,如果该两种方法应用得当的话,最终计算出来的价值结果应该是一致的。这一点你没有想到吧?”

老人附和道,“当然应该一致,那些天才们怎么会错呢!但是更聪明的人不是仅仅看一下过去的收益数据,而是按照企业的管理者水平来计算未来的收益水平。现在的问题是这两种方法中到底哪一个是错误的呢? ”

“在我的计算中,我使用现金而不是收益指标,这是因为我根本就不需要承担像运货卡车的折旧以及其他长期资产支出等成本费用项目。而在你的计算中,为了对这些成本支出做出估计,为了求折旧值,你必须主观推断出它们的生命期,并确定以多快速度来进行折旧。我想这就是导致你计算错误的原因。”

 “真不赖,你这个狡猾的老家伙,”女人反驳说,“其实你知道吗,在你的计算当中也存在许多错误之处。当现金流数据很好并稳定时,把它们折现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未来发生一些一次性费用支出时,折现现金流法就难以发挥作用。例如,从现在开始的几年后,这棵树可能需要一次大规模的修剪和喷洒农药等,而这些支出在你的现金流估计中没有显示出来。这种情况下,对人力和农药的一次性支出,就会让你的计算不再成立。”

“我要告诉你的是,”女人越说越来劲,“我只给你出到250美元。我严格的分析告诉我这个价格也是太高了,但是没办法,我实在是很喜欢这棵树。我认为坐在这棵树的树荫下一定是很惬意的。”

 “好吧,就按这个价格成交。”老人同意了,“我从未说过我要等待最高出价,而只说过最合适的出价。

热点内容
股票群免费教技术是什么套路 发布:2025-01-11 13:48:44 浏览:750
鼎汉技术股票资金 发布:2025-01-11 13:44:57 浏览:261
股票领先技术指标 发布:2025-01-11 13:38:55 浏览:585
股票的印花税如何扣除 发布:2025-01-11 13:38:50 浏览:433
雅虎有股票软件吗 发布:2025-01-11 13:24:49 浏览:489
外贸行业市盈率 发布:2025-01-11 13:19:08 浏览:389
股票技术的意思 发布:2025-01-11 13:07:04 浏览:109
我开通了广发股票账户 发布:2025-01-11 13:05:39 浏览:528
交易印花税怎么收取的 发布:2025-01-11 13:05:37 浏览:20
002506协鑫集成动态市盈率 发布:2025-01-11 12:54:04 浏览: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