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历史市盈率
1. 中国广告第一股——分众传媒(002027)
第四篇专门写个股,这次聊聊分众传媒。从去年末到上个月,依次谈论了华兰生物、双汇股份、万科A。华兰因为资金周转问题,没有买入持有过。另两只现在还在持仓中。分众目前也还处于观察阶段,并未持有。
自从2016年末借壳上市以来,2017年上涨40%,2018年下跌55%。去年暴跌主要是因为资本寒冬中风投谨慎,从而使得其主要客户——创业公司难以融到钱,所以也就没多少钱投广告。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周期性十分明显。
先看下大家最关心的基本数据。截止2019年5月10日收盘,股价为5.9元,市值866亿。17倍市盈率,6倍市净率,这两个数据似乎没什么作用,因为公司正处于经营扩张期,会使得数据失真。
2018年度营业收入145.51 亿元,同比增长21.12%,实现净利润58.22亿元,同比下降3.03%;拟10派1元。一季度实现营收26.11 亿元,同比下滑11.78%;实现净利润3.4亿元,同比下降71.81%。
业绩下降原因,一是贸易战引发的经济收紧,广告主作为经济的一份子,自然留钱过冬,而线下广告对经济有更高的敏感度;其次,竞争对手新潮,价格、规模大战,逼得分众不得不舍弃很多利润用来挤夸对手。
短期业绩的波动不影响其长期关注的价值。行业格局比较清晰,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阿里、腾讯、头条为代表的互联网,央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分众为代表的线下媒体。分众在线下媒体中无疑是老大哥。公司主页宣传称:中国四亿城市人中有三亿在看分众。
公司能否和如何挺过当下的困难局面?未来该公司的发展前景如何?当下是否是好的投资时点?通过巴菲特购买企业的12个坚定准则——源自《巴菲特之道》,来梳理分析一番,想必会更加靠近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一、企业准则——三个基本的企业特点。
1.企业是否简单易懂?
在全球范围首创电梯媒体。主流人群、必经、高频、低干扰,四个词四类核心资源引爆品牌,被誉为中国最具品牌引爆力的媒体平台。公司定位精准,即生活圈媒体的开发和运营。早期也做过多元化的事情,后来吸取教训,一直聚焦主业。主要做大客户,对标远期的五亿中产人群。
2.是否有持续稳定的经营历史?
2003年成立至今,年营收从3400万增长至去年的145.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6%。选择了一条极好的赛道,好于A股99%的上市公司。2005年7月美股纳斯达克上市,2016年12月通过借壳七喜控股回归A股。资本市场历史较短。
但公司从一开始就占据了足够先机和规模优势,一直保持到现在。短期来看,波动难免。比如去年扩张屏幕,达到了70%。大多是三四线下沉,盈利较确定还需要时间。业务方面,楼宇复签率很高,被拿走楼的概率较低。两边面对的又都是分散的客户,具有相当的定价权。商业模式很难被颠覆,因为人们和商家之间需要广告来连接。
3.企业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现在是困难一点,遇到经济低谷周期,还叠加大规模扩张。但这也是未来更大盈利的资本,公司的战略轨迹十分清晰,扩张巩固规模优势。广告业形势连续四年下滑,行业预计19年更加糟糕。这或许是分众所期待的,这样的话竞争对手会失血更快,好让自己廉价收割。底气一是来自过去的资历,也是来自稳健的财务资金实力。所以,看似有危机,实则应该是光明未来的又一起点。
二、管理准则——三个重要的高管质素。
4.管理层是否理性?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法人代表、总经理,为江南春。逆向思考、要勇于冒险、高强度工作习惯,都是他的标签。文科奇才,小时候,在人才济济的上海,作文比赛拿一等奖,保送华东师范大学。
带公司的近二十年中,犯过许多错误,但也进行了并获得成长,最终继续专注于原本的主业。无论如何,江南春对公司的影响十分厉害。江南春在广告界如同神一样的存在,微博粉丝几千万,不愧是做媒体的。首先自己就是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这对于媒体行业而言,简直堪称利器。另外,江南春还遍识各个行业大佬,阿里的合作就是一个代表。
5.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
截至4月底回购1.358%公司股份,耗资12.7亿元。看似好像和股东没什么关系,实则是公司对自身有信心的表现,愿意像股东一样购进股票。直接的对股价有一定的维护甚至拉升作用。长期来看,也是对股东负责的良好表现。
6.管理层能否抗拒惯性驱使?
专注于广告业务,但新动作不断,如去年的大幅度扩张。竞争加剧叠加经济下行,“扩屏滞销”的问题也就伴随着产生了。再看资产负债表,部分资产质量从18 年末到19Q1 较之前逐步改善,而现金流相对利润的情况也较为乐观。综合起来,体现了公司比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行业低谷期表现稳健,能够及时更上变化,迅速转变发展节奏。当下处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彼得·林奇所说的困境反转型股票。
三、财务准则——四个至关重要的财务标准。
7.重视净资产回报率,而不是每股盈利。
2018年ROE大约40%,降幅不小。2016年和2017年,其ROE分别为55.70%和57.89%。按照巴菲特只买20%以上的标准,能够入选。但是分众2018年加大经营性杠杆,导致几乎所有估值指标短时间失效。因为新增点位暂时只有投入,并未到收获期,因此简单的数据上分析分众估值严重高估。
8.计算真正的“股东盈余”。
上市以来,分红比例为20%~80%。在大幅扩张基础上,今年分红比例37%,超出预期,总体看15年上市以来,分众慷慨度偏上。2019年,公司拟每十股派发1元。
9.寻找具有高利润率的企业。
快速扩张导致成本大幅增长,利润率有所下降。公司综合毛利率下滑6.5个百分点,至66.2%;净利率下滑9.9个百分点,至39.8%。但盈利模式的高利润率事实依旧并未改变。按类型划分,它应属于依靠先发优势,抢占了行业先机,可归为巴菲特所说的“收费桥梁”型企业。
10.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润,至少创造一美元的市值。
无数据,空。
四、市场准则——两项相关的成本指导。
11.必须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
估值偏低,被过去一年和未来的利空压制。八百多亿的市值,水分不多,里面倒是蕴含了将来还未释放的新增资产。如果行业低迷再多持续一些时间,分众的竞争对手会大批倒下,为它留出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12.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能否以折扣价格购买到?
当前公司仍处于长周期筑底过程中,股价已经基本反映公司现状。财务上看,折扣有,不大而已。按说一季报出来后,应该暴跌一下的。但市场好像冷静了好多,毕竟在去年中下旬就开始了各种质疑。到现阶段,看的多点的人大都发现越来越多的机会,而非风险。
Ps:昨天母亲节,去参加了北京长城马拉松,把奖牌颁给了妈妈。42.195km的纪念,颇有意义。
2. 被浑水做空的分众传媒:天使还是魔鬼
不确定时就离开
我在11月8日就写过一篇关于分众传媒的文章。我之前就看到过浑水做空的报告,说实话,当时心里是给它打了折扣的。这次浑水做空瑞幸咖啡实锤,并且瑞幸咖啡还在分众传媒投放了广告,这让分众又站在了风口浪尖。
作为普通人,我们既没有浑水的人力物力,也没有做空的资金实力。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自己持有的公司是否经得起别人的质疑。那些漂亮的数字背后,是不是真的来自于公司宣称的竞争优势。投资一只股票,就是投资它的确定性。而质疑它的投资价值,则只需要在它无法说服你持有时即可走开。
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实在清奇。我之前分析认为贵州茅台的酱香型白酒的实际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很多人就反驳我,要求我提供证据,以证明茅台的实际消费量远低于茅台的销售量。我很怀疑这些人是不是上市公司的托。本来这些人在买入时就应该搞清楚这些问题。你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喝了多少,居然还要问一个看空者。这实在是匪夷所思。而且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一个茅台持有者能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很奇葩的地方。很多人洋洋洒洒写成好几本书来论证茅台酒不愁卖,贵州茅台股价能到天上去。但却要求看空贵州茅台股票的人来提供这些数据。
相比较而言,贵州茅台的股票的素质还是不错的,至少出口成脏的比重不大。我前几天写某明星地产股,被喷了300多贴。即便是以网络公关的角度来说,人性的丑恶展现到如此淋漓尽致。也因此我今后永远都不会碰这种垃圾公司。
股票投资,我喜欢投光明正大的公司。
中国的新冠肺炎处理得是全世界最好的,因为我们从上到下都知道它的隐蔽性的传播风险。我们根本无从分辨哪些人带有病毒,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自我隔离,阻断传播链。而某些自作聪明的西方国家则不然。他们似乎要你证明一定感染了病毒之后才去隔离,否则就可以正常出行。当前疫情全球肆虐,也正是在为某些人的傲慢在埋单。中国人民付出巨大代价为全世界争取了2个月的缓冲时间,可惜被一些猪头浪费掉了。
对于股票投资也是如此。我们根本无从知道到底哪个公司在哪个方面有问题。最保守的方法就是当你持有的逻辑无法被证实,而某些质疑也无法被证伪时,离开这家公司。
不确定时远离,这是我的投资原则。
分众传媒做的是什么生意?
再次分析分众之前,我需要说一下:我没有能力和精力去分析分众传媒到底有没有造假。也因此我是基于公司的公开资料是真实性的情况。如果这些数据本身就是假的,那所有的分析就失去了价值。
很多时候我们就在潜移默化中记住了某些广告。比如昨天还在电梯里看到瑞幸咖啡的广告,如果不是在电梯里看到,我都要忘了瑞幸咖啡的丑事了。电梯广告的作用,其实并没有体现在它的内容如何上,而仅仅是引起了你的注意。这种注意其实是流量引流的基础。
无论是AIDMA法则还是AISAS,以及后来的新法则,其前两个环节都是引起注意和引起兴趣。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爆炸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被过度分散。电梯广告设置在人们上下楼必经之路上,必定会吸引相当的注意力,从而为流量引入创造条件。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被各种事分散掉,能持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而引导他们去消费,这其实就是实体广告持续存在的基础。
电梯广告的市场容量大不大?
2018年中国的广告业规模达到了8000亿左右,在GDP中的比重达到0.8%,相比之下,美国的比重为1.1%。
从过去100多年西方资本主义的广告发展 历史 来看,广告行业的发展与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广告业的市场规模基本同步于GDP的增长。
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虽然广告收入与GDP增长基本同速,但广告收入增长速度却波动极大,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在这个总盘子中,电梯广告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呢?电梯广告属于户外广告。如果还是参考美国各广告类型的占比,那么可以看到,互联网广告的比重逐步增长,而其他类型广告的比重在逐步下降。从下面这种图中也可以看到,互联网广告主要抢占的是电视广告和纸媒广告的空间,而户外广告占比则基本稳定,但这个比重始终都不大,大约只有3%-4%左右。
我们来看一下各国互联网广告的比重。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广告的比重还要大于美国,而且其比重还在迅速提升之中。
具体到电梯广告,还有多大容量呢?如果我们以8000亿元的总盘子,4%的比重来计算,那么户外广告的总盘子一共320亿元。那么楼梯广告又有多少呢?
从上限的图中,我们按照41%的比重来计算,得到楼宇电梯广告的总市场为131亿元。然而我们看分众传媒2018年的收入是多少呢?140多亿。
上面的计算多少有些偏差。不过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即分众传媒已经基本垄断了电梯楼宇广告。换句话说,分众传媒的收入已经到了天花板了。
但我们明明知道,分众传媒当前尚未覆盖国内的所有楼宇电梯,明明还可以有更大的扩展空间,怎么就说已经到顶了呢?其实我并不知道。因为上面的几个图标可能也是互相打架的。数据只能参考,不能尽信。
分众传媒的经营业绩
分众传媒已经公布了它的快报。先来看看主要数据。可以看到,过去几年以来,营业收入一直在稳步增长,在2019年出现了下滑。
而在净利润上,2018年的净利润就已经出现了下降,而在2019年出现大幅度下降。
而公司净利润的下降主要还是源于毛利润率的下滑。下面的2019年的数据是三季报数据。
分季度来看看
下面分季度来看看。当前分众还没公布年报,只有快报数据,也因此只能看一下营业收入和利润。
先看看各分季度的营业收入。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2018年二季度之前,分众传媒的营收在快速增长,而进入三季度之后,营收就开始逐步下滑,到了2019年则继续下滑。三季度之后处于相对平稳期。
再看看分季度归母净利润。2019年时,公司的单季度利润逐季增长,增长非常好。而到了2018年三季度之后就开始快速下降。一直下滑到2019年2季度。进入三季度之后有所企稳。
那么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让分众传媒的收入和净利润突然开始下降了呢?来看看各广告的收入情况。
这些数据只在半年报和年报中有,也因此我们也无法再区分到底在哪个季度出现了问题。我们大体可以看到,互联网类广告在最近几年增长乏力,而在2019年更是大幅减少,通讯类和交通类广告在2019年都有较大的下滑。杂类广告2018年就出现了下滑,2019年继续下滑。房产家居广告2018年增长停滞,2019年继续下滑。日常消费品广告2018年大增长,2019年仍有增长。
这也大体反映了当前的趋势。2018年去杠杆去的很多企业都处在生死边缘,大概是没有更多的钱再去打广告了。P2P跑路使得这类广告主也没有了。只有日常消费品这种现金流充沛的企业还有钱来打广告。我印象中经常看到茅台、五粮液之类的广告。估计酒企给分众贡献了不少的收入。当然,还有小罐茶、瑞幸咖啡这种大客户应该也为分众贡献了不少收入。
是不是一笔好生意?
分众传媒这个生意好不好?
我们说广告生意就是将注意力转化为流量的生意。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流量也会越来越贵。因此分众如果能吸引足够的注意力,那就是可以伴随人均收入水平而营业收入不断增长的。由于梯媒受到物理限制,不可能不限增加广告投放数量。当经济形势比较好时,广告主投放意愿比较强烈,这会推升广告单价。而当经济形势不好时,广告投放比较少,广告单价自然就下来了。也因此分众传媒的收入会伴随经济形势的好坏而波动。
从成本来说,分众传媒的成本主要是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而生产成本中包括了平面媒体成本和多媒体媒体的折旧及运行费用。这些费用是相对固定的。而销售费用则主要是业务费。这部分实际与营业收入正相关,但也相对刚性。
收入弹性和成本刚性,就使得公司的利润会伴随经济形势而大幅波动。这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换句话说,就是靠天吃饭。
分众传媒的结算方式采用先投放后收款的方式,其应收账款数额也比较大。而且在经济形势不好时,应收回款的质量也会变成问题,进而使得公司的利润更加学上加上。2018年之前,公司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为0,而到了2019年半年报则出现了5.27亿元。典型的还有这次的瑞幸咖啡的大额广告,上个季度刚投放完,最近瑞幸出事,不知道这笔钱还能不能回来。
但这笔生意的好处在于,它是轻资产运作的。如果控制好应收账款,那么产生巨额亏损的概率也相对较小。
综上,分众传媒的梯媒生意不算太好,但也不是很差,差强人意。
还有没有发展空间了?
分众传媒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行业空间问题。广告行业固然可以伴随经济增长而增长,但广告投放形式却在发生变化。户外广告过去在广告中的比重一直相对平稳,但梯媒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这部分比重后续会不会被压缩,我无从判断。即便我们认为保持稳定,那么至少当前来说,分众传媒已经到了天花板附近了。
二是行业内竞争问题。新潮传媒作为一个搅局者,的确对分众传媒稻城了不小的影响。未来呢?未来会不会再次出现搅局者?这个概率仍不能排除。个人觉得潜在的可能有两种。
一种就是类似于新潮这样的广告公司。在分众已经占据垄断的情况下,再出现这种搅局者,成功的概率不会太大。
另一种就是类似于万科物业这种物业管理公司。很显然,物业管理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在迅速提升。以往分众传媒作为一个梯媒垄断者,在楼宇广告位的租借中有垄断定价的优势。但后续情况将出现变化。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是事实上的广告位垄断者。物业管理公司的规模越大,相对于分众的话语权就越强。这会抬高分众的成本。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以所拥有的广告位自行运营广告,并且以此为基础进入这个行业与分众进行竞争。而这在美国已经是事实,大的物业管理公司本身就自己经营广告位。
而分众传媒对于后一种竞争方式基本没有抵抗力。
也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个人认为或许梯媒本身后续还会伴随GDP而增长,而分众传媒未来未必有成长空间。
对于分众传媒股票如何看?
按照2019年18.75亿的归母净利润,分众传媒当前的市盈率为32.5倍。这个估值如果对于像永辉超市这样的非周期性行业来说还算可以,但对于分众传媒这种的周期性股来说,还是很高的。
但有人要说,周期性行业要看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利润,而当前刚好是利润最低的时候。当前的利润的确比较低,但是不是最低就很难说。比如说今年,一季度收入大减是可以预期的,能否保持盈利都很成疑问。而经过疫情之后,广告主们的广告预算可能又要缩减,也因此今年的利润可能还不如去年。
未来的经济走势我根本无从猜测。但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个人认为分众传媒过去动辄70%的毛利润是无法维持的。或许去年的40%的毛利还可能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毛利润率无法提升甚至还要下降,营业收入上则由于市场占有率到顶且面临其他竞争对手侵蚀,进而使得收入增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使得公司后续的利润增长很难说很乐观。
按照这个情况,公司的净利润是无法支撑当前的市值的。
也因此结论很容易得出来:短期净利润只怕更难看,长期的利润增长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结语
上面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说实话,对于浑水的做空报告其实我一直挺在意的。雪球上有不少文章都把当年的浑水报告翻出来。这个报告去年我就看过,其实我是真有些迟疑的。这家公司实际上也很喜欢包装自己,对于喜欢包装自己的公司,通常我都会对它的所有数据报以怀疑的态度。
这个行业应该会持续存在,但不知道这家公司会不会给投资者带来持续回报。
3. 什么是分众传媒
分众传媒是国内一家具有领先地位的新型广告公司,市场排名第一,股东有高盛等著名投行。
2005年头三个月,总营业额为960万美元,经营利润290万美元,净利润260万美元;而2004年同期,营业额为310万美元,经营利润为110万美元,净利润为71.3万美元。
2004年,营业额为2920万美元,经营利润为1300万美元,净利润为37.3万美元。上述净利润为向B类可转换优先股股东支付了1170万美元的利息之后的数据。从2005年1月1日起,公司不用再向可转换有限股股东支付利息,因此,经调整的2004年净利润为1207万美元。
2003年,公司营业额为380万美元,经营利润为52.5万美元,净利润为25.5万美元。
发行概况:
每份ADR 14-16美元
一份ADR含10股普通股
共出售10,100,000份ADR
其中,公司发行新股 7,000,000份ADR
原有股东出售 3,100,000份ADR
发行后总股数 370,731,000
新股发行比例 18.88%
发行市值:5.19亿-5.93亿美元
2005年预测2000万美元净利润,则市盈率为25倍-30倍。
预计2005年7月13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我们通过关系可以拿到100-500万美金的股票,条件是获利后5:5分成。估计分众上市当天涨10%-20%,中线(6个月--1年)目标涨50%--100%,06年预计比05年业绩升50%(以发行价算06年PE为19倍),07年比06年业绩升26%。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成长股!
4. 分众传媒融资的背景是什么
在国内领导群雄的数字媒体公司——分众传媒,继2003年成功获得日本软银等公司的首轮私募股权投资后,在今年四月份,又成功完成以鼎辉投资基金为首的国际基金的第二轮私募股权融资。据报道,分众传媒又将于近日引入美国高盛和欧洲3i近三千万美元的第三轮股权融资。在不到两年的短时间里,分众传媒成功运作了前后三次私募股权融资,并引进了几家国际顶级的机构投资人,无疑是近年来中国本土公司私募股权融资的一个不可多得的经典案例。粗略分析其成功融资的原因,不难看出三大成功要素:
(一)合理的估值,准确的定位
如何给融资公司估值,是所有参与者(无论是融资方还是投资方)必须面对的一个头痛难题。是偏高了还是偏低了?以何公司作为参照物 (Comprobles)、以何财务数据(历史的或预测的?)作为参数?而公司投资前估值(Pre-money valuation)又与公司的融资额(Total investment amount)以及增发新股的比例,紧密相连。
对于类似分众传媒这样成立历史短、商业模式具创新性且发展快速的年轻公司,如果 公司已有一定的财务数据(如已有半年或一年的财务记录),可考虑用12个月(财政年度或日历年)的财务数据,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或国际会计准则(IAS)重新计算的净利润,进行评估。这样就合理地把公司未来可预期、亦较能实现的增长空间,反映在 公司的投资前估值里;同时也应考虑采用为国际资本市场所接受的私募股权市盈率(通常在单位数内),从而创造一个可让 公司和投资方共赢的局面——一边是公司得到一个合理的估值(如上所述),另一边是国际机构投资人(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s或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 Funds)能以一个合理的市盈率(PE)投资。
与此同时,如果公司对未来充满信心,愿意对融资后一、两年的财务表现做出某种形式的承诺(Business milestones),那么公司的估值可能还可以提高,至少投资人的信心指数会显著上升。
(二)把握大局、因势利导
融资活动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公司与投资咨询公司等财务顾问确定合作关系,并由财务顾问完成中、英文商业计划书(Business Plan)和公司简介(Executive Summary),以及公司的财务预测(Financial projections)和募集资金用途说明(包括预算Budget);接着,由财务顾问介绍公司与潜在投资人见面(Presentations),并由潜在投资人作初步尽职调查(Initial e diligence);若双方都愿意再往下走,投、融资双方在财务顾问参与下,磋商商业条款并最终签订投资主要条款(Term Sheet);最后,由财务顾问主持并汇同律师、会计师等的配合,进入投资协议起草、商议和定稿程序,在投资方完成其尽职调查后,各方即可签署投资法律文件(Signing)。在此之后的一至四周内,投资方将投资资金汇入 公司银行账户,公司则增发新股予投资人,至此整个交易完成(Closing)。
在上述四个阶段中,投融资双方或多方会就许多问题,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尤其在 公司估值、投资比例、投资人优先保护条款、公司治理和管理权归属等重大问题上,因此,财务顾问的作用举足轻重。一方面,财务顾问可以就上述问题为 公司提供专业的意见,使公司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财务顾问可以发挥其第三方的有利位置,斡旋、协调谈判双方或多方,控制谈判节奏,成为谈判对手之间的一道缓冲,使艰难而紧张的谈判进行得更为顺畅,大大提高谈判的成功率。
分众传媒的CEO和创始人在与投资方会谈中,能把握大局,因势利导,并能充分发挥财务顾问的作用,小事上能让则让,大事上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把投资方的积极性(Momentum)恰到好处地引发出来。另一方面,国际投资基金的全力配合,及各基金之间微妙的互动压力,使分众传媒第二轮私募融资得以在不到四个月的短时间内就顺利完成,并出现机构投资人超额认购的局面。这在近年来的中国私募股权融资和风险投资领域,都是极为罕见的。
(三)创新业务,成熟团队
诚如其名所喻,分众广告媒体业是一个崭新、极具创新活力的,融户外媒体、数字娱乐、IT技术等于一体的新型广告媒体产业,在国外也无成型的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可资参考。分众传媒的创始人及其团队,凭借其经营广告代理近十年的行业经验,率先独辟蹊径地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Revenue model)。
在错综复杂的投融资商业谈判中,分众传媒公司的年轻团队,表现出果敢、干练和沉着的品质。他们热情洋溢的陈述,始终让潜在投资人感受到创业的激情。优秀的团队及其领导人,始终是投融资成功的第一要素。(新浪产权)
5. 中国企业上市公司市盈率的一般都是多少
市盈率多少盒股市价格每年盈利有关,每个公司都不一样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每股盈利的计算方法,是该企业在过去12个月的净收入除以总发行已售出股数。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较低价格购入股票以取得回报。 假设某股票的市价为24元,而过去12个月的每股盈利为3元,则市盈率为24/3=8。该股票被视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投资者计算市盈率,主要用来比较不同股票的价值。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资。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比较同类股票的市盈率较有实用价值。
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市盈率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然而,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然而,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