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问题 » 历史牛市与熊市的市盈率

历史牛市与熊市的市盈率

发布时间: 2025-02-22 23:15:38

⑴ 中国股票历史上的牛市、熊市

中国股票历史上的牛市、熊市有:
第一次牛市:1990.12-1992.5 95-1429点 老八股、取消涨停板
第一次熊市:1992.5-1992.11 1429-386点 价值回归、新股认购
第二次牛市:1992.11-1993.2 386-1558点 邓小平南巡讲话
第二次熊市:1993.2-1994.8 1558-325点 经济过热、紧缩调控、扩容、新股发行、大力发展国债市场
第三次牛市:1994.8-1994.9 325-1052点 三大利好救市
第三次熊市:1994.9-1995.5 1052-582点 信心丧失、紧缩政策、发展国债
第四次牛市:1995.5-1995.5(三个交易日) 582-926点 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
第四次熊市:1995.5-1996.1 926-512点 限额、历史股票上市、绩优股普跌
第五次牛市:1996.1-1997.5 512-1510点 绩优股价值投资
第五次熊市:1997.5-1999.5 1510-1047点 严重扩容、供求失衡
第六次牛市:1999.5-2001.6 1047-2245点 5.19行情、人民日报社论、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充裕、网络概念股爆发、
第六次熊市:2001.6-2005.5 2245-998点 国有股减持
第七次牛市:2005.5-2007.10 998-6124点 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基金大规模发行、流动性过剩、全民炒股
第七次熊市:2007.10-2008.11 6124-1664点 通胀、基金暂停发行、次贷危机、大小非减持
第八次牛市:2008.11-2009.7 1664-3478点 四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第八次熊市:2009.7-2010.7 3478-2319点 IPO重启、紧缩的宏观政策、欧洲债务危机
第九次牛市:2010.7-2010.11 2319-3186点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泛滥、资源股大涨、人民币升值
第九次熊市:2010.11-2011.6 3186-2661点 紧缩调控、新股密集发行、通胀压力、经济增速放缓
2005年6月6日,过了持续的4年大跌,许多人提到“股票”2字就会发抖,市场从2005年6月6日998点开始,一路上涨到6124点,再次创造了世界投资历史上的奇迹。

⑵ 中国股票历史上的牛市、熊市

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上证指数上涨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第五轮暴涨暴跌:1047点——1756点——1361点。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轮暴涨暴跌:1361点——2245点——1000点。由于继续受欧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本轮行情的“至高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1500点究竟是中国股市的“箱底”,还是“箱顶”?历史似乎跟我们股民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1500点仍是中国股市的“箱顶”,曾经的“箱底”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不是吗?就在中国股市在1500点的上方稍作停留后,她依然还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点的历史“箱顶”下方,这样的指数点位似乎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安全、更踏实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1339.2点;200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跌至1259.43点;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这与此前专家预言“推倒重来”的1000点预测是十分巧合的。这便是一种技术性的报复,更是上一轮疯狂的大牛市自制的“苦果”。

第七轮暴涨暴跌:1000点——3300点——1500点?2005年6月,上证综指破1000点,2006年1月从1200点启动,截止2007年4月6日收于3300点之上,过去的历史高点已被远抛脑后,一年多时间大盘累计涨幅超过了230%。这一轮行情的上涨应该算是历史上最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还能伴随这一波行情走多远?我们将拭目以待。当然,这一轮大的行情结束后,将回调至何处,我们仍将拭目以待。

⑶ 中国股 票历史上的牛市、熊市

上交所90年底开业,交易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2年半持续上扬,终在1992.5.21取消涨跌停板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5.26-1992.11.17(点数1429-386)

1992年8月发生在深圳的“8·10风波”,加大了市场回调力度。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第二次大牛市:1992.11.17-1993.2.16(点数386-1558)

市场投机气氛浓,半年跌幅3月涨回来。从1992.11.17的386点到93.2.16的1558点,只用3个月,大盘涨幅303%。

第二次大熊市:1993.2.16-1994.7.29(点数1558-325)

股市大扩容开始。伴随新股发行,上证指数逐步走低。到1994.7.29股指回到325点,但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7.29-1994.9.13(点数325-1052)

相关部门为救市出台三大利好政策。1994.8.1证监会宣布暂停新股上市,建议建立共同基金和中外合资基金公司。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9.13-1995.5.17(点数1052-577)

三大政策不治本,两市再度暴跌。国债市场火爆,分流大量投机资金。1995.5.17股指已回到577点,跌幅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5.18-1995.5.22(点数582-926)

1995.5.17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引发短暂的大反弹行情。三个交易日内股指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第四次熊市:1995.5.22-1996.1.19(点数926-512)

短暂牛市后股市下跌。至1996.1.19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轮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1.19-1997.5.12(点数512-1464)

炒绩优股成投资理念,证监会连下12道金牌,警告市场不要从事融资,严禁操纵市场,查处机构违规事件,人民日报社文章指出,“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引市场大跌。但上升趋势1997年5月才真正发生逆转。

第五次大熊市:1997.5.12-1999.5.18(点数1510-1047)

1997.6.13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严查券商操纵股价及银行向券商融资,抑制了投机气氛。融资再融资的扩容节奏很快,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展开。到1999.5.18上证综指从1510点跌至1047点。

第六次大牛市:1999.5.19-2001.6.14(点数1047-2245)

1999.5.8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5月10日深沪两市跳空下挫。但1999.5.19起,在网络概念股强劲推动下,市场出现强劲反弹。上证指数被推高到2000点以上,创出2245点历史高点。

第六次大熊市:2001.6.14-2005.6.6(点数2245-998)

01.6.14原不能流通国有股按新股发行价减持。7.26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开始,股市暴跌。2001.10.19沪指从6.14的2245点跌至1514点,2005.6上证指数跌到998点。

第七次大牛市:2005.6.6-2007.10.16(点数998-6142.04)
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10.16-(点数6142.03-2248.07)
中石油上市拖累大盘,平安浦发再融资,油价暴涨,外围股市大跌,小非泄洪,国际热钱做空,将沪指一路打到2245点,打破了大部分散户的最后希望,也蚕食了股改的成果。

⑷ 中国股市出现过几次牛市熊市分别有什么特点

中国股市20年间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

行情特点: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

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

行情特点: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点: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贺亮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

行情特点: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轿燃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

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行情特点: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

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

行情特点:伴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禅帆宽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

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

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

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地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

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

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

(4)历史牛市与熊市的市盈率扩展阅读

导致牛市和熊市的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业盈利状况。盈利是企业红利(股息)的来源,企业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红利多,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增加,股票价格就看涨,形成牛市;相反,企业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红利少,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减少,股票价格就看跌,形成熊市。

但是投资者在评估股价时,不是根据现在的企业收益状况,而是根据企业将来的收益评估。同时由于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有时企业盈利的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力小于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现股价变化与企业现时盈利状况不一致的情形。

②国民经济状况。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工业生产增加,产品畅销,企业盈利增加,投资者看好企业股票,股票价格就看涨;而在经济衰退和危机时,产品滞销,生产减少,企业盈利减少或者无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减弱,股票价格就看跌。

③利率变动。利率下降,使企业利息负担减轻,盈利相对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价格就看涨。利率下降,使贷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资和投机增加,股票价格上涨;

反之,利率上升,使企业利率负担加重,盈利相对减少,则会减少投资者购买企业股票的兴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价格跌落。由于贷款成本提高,还可能迫使投机者抛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货币供应量变动。在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甚至发生通货膨胀时,由于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增多,对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涨。而在信用紧缩,货币供应量减少时,由于股票市场的资金可能减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⑸ 上证指数历史市盈率

上证指数的历史市盈率我们可以在交易软件上就能查到。说到这个市盈率,人们是又爱它又恨它,即说有用,又说无用。这个市盈率到底有没有用,咋用?
在给大家讲解到底如何使用市盈率去购买股票之前,先和大家推荐机构近期值得关注的牛股名单,随时都有可能被删,还是尽快领取了再说:【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市盈率是什么意思
市盈率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股票的市价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他能够清晰的反映一笔投资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回本。
它的运算方式是:市盈率=每股价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净利润
就好像,例如估计20元股价的某家上市公司,此时你买入成本便为20元,过去的一年里公司每股收益有5元人民币,此时市盈率=20/5=4倍。就是你投入的钱,公司要4年才能赚回来。
这就代表了市盈率实际上低是好的,投资的价值就会更大?当然不是,市盈率是不能随随便便的这么来套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马上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市盈率高好还是低好?多少为合理?
原因就在于不同的行业当中市盈率不一样,传统行业的发展前景会有限制,市盈率不怎么高的,然而高新企业有很强的发展实力,这样投资者就会给于很高的估值了 ,导致市盈率变高。
那又有朋友说,我怎么知道哪些股票具有发展潜力?我熬夜整理好了一份各行业龙头股的股票名单,选股选头部不会错,排名会自动更新,大家领了之后再说:【吐血整理】各大行业龙头股票一览表,建议收藏!
那么多少市盈率才合适?在上面讲解过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公司的特性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很难说市盈率多少才合理。我们可以把市盈率拿来运用,这里给股票投资者做了很有力的参考。

买入,不是让你一次性把钱都投进股票里。怎样分批买股票?我们接下来教给大家。
我们用xx股票来说明,现在他的价格是79块多,如果你准备投入8万,总数是十手的情况下,分4次买。
分析最近这十年的市盈率,可以知道在最近的十年里8.17就是市盈率的最低值,现在有个股票它的市盈率是10.1。那就把8.17-10.1的市盈率大区间平均的分成五个小区间,然后再等到市盈率每到一个区间买一次。
举个例子,买入一手要等到市盈率是10.1的时候,等到市盈率降到了9.5就是我们第二次购入的时机,可以买入两手,等到市盈率下降到8.9的时候再进行第三次的买入,买入3手,第4次的买入是在市盈率到8.3的时候,可以买入4手。
入手之后就放心的持股,市盈率每下降一个区间,就会计划着买入。
同理,假如这个股票的价格上升了,可以将高的估值划分在一个地方,依次将手里所持的股票全部卖出。

应答时间:2021-09-0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⑹ 创业板平均市盈率80倍,到底是熊市还是牛市

股票市场成立20多年来,A股市场经历过几次大的牛市,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牛短熊长”。那么A股平均市盈率到底是多少,A股平均市盈率多少才算合理?下面是A股历史平均市盈率一览表。

1、2000-2001年,A股平均PE大约在60倍,泡沫在2001年6月因为国有股减持破灭。

2、2004年,市场一度反弹到1783点,平均PE在40倍,未能持续。

3、2005年,主板市场平均市盈率达到15倍左右,市场见底。

4、2007年10月,主板市场的平均PE再次超过了60倍,泡沫破灭。

5、2008年底,主板市场的平均PE是15倍左右,中小板大约在25倍左右。

6、2009年创业板上市,平均PE为100倍,而同期的中小板大约在50倍左右,创业板上市后的两年内,几乎没有股票独立走出大牛行情。

7、2010年市场达到顶峰,中小板的PE最高平均70倍左右,主板PE在30倍左右。

8、2011年市场一路走低。到年底,创业板平均PE跌至45倍左右,迪安诊断、汤臣倍健、华谊兄弟、蓝色光标等股票平均PE在35-40倍左右。

9、2012年市场继续调整,在年底时一波杀跌后,创业板平均PE在35倍左右,后创业板指数走出了连续三年的牛市。

10、2014年下半年,主板突然启动,平均PE从10倍上涨到后来的20倍左右。非银行PE大约从20倍涨到40倍。

11、2015年6月初,创业板PE达到史无前例的145倍。主板平均PE在25倍左右,除银行外的股票,平均PE达到50倍以上。

⑺ 如何看两市平均市盈率

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有两个显著的“实际熊市大底”,一次发生在1994年7月,另一次则是在2005年6月。这两个大底分别源于1996年至1997年的牛市和1999年至2001年的牛市。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5月的股市低点并不被视为熊市底,因为当时的主流牛股如四川长虹、深长城、泸州老窖等,其股价在该低点后仍继续下跌,直到2005年6月才达到最低点。此外,从1999年5月到2001年6月,股市再次创新高,这是因为1996年至1997年的牛市没有覆盖所有股票,一些小盘股和传统大盘股是在1999年至2001年间被炒作的。

1994年熊市底时,两市平均市盈率为11倍左右,平均股价约为4.1元;而2005年熊市底时,两市平均市盈率为15倍左右,平均股价同样为4.1元。考虑到1994年股市较为原始,可以推断,A股市场的大底市盈率大约为15倍,这适用于股权分置状态,即大小非未流通的情况。同时,两市的平均股价在两次大底时均为4.1元左右。大底或熊市的结束通常发生在经济将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非经济减速或萧条的初期和中期。

目前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17-18倍,基于2007年年报的业绩。如果未来两年内上市公司的每股业绩或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一倍,那么1900点的平均市盈率将降至9倍,表明该点位可能是大盘的大底,即使有小幅下跌也会迅速反弹。反之,如果未来业绩大幅下降一半,1900点的市盈率将升至35倍,意味着目前的点位并非底部,甚至可能处于极度高估的高位。

因此,未来一两年内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将是决定大盘最终底部位置的关键因素。这不仅影响当前的估值水平,还可能显著改变市场的整体走势。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未来业绩的变化趋势,以作出更为准确的投资决策。

热点内容
农业公司购销需要交印花税 发布:2025-02-23 06:09:25 浏览:615
炒股账户被封怎么办 发布:2025-02-23 06:03:06 浏览:56
周口炒股开户的个人主页 发布:2025-02-23 05:53:46 浏览:843
股票配资按天利息是多少 发布:2025-02-23 05:48:19 浏览:520
炒股在哪个银行开户好 发布:2025-02-23 05:47:26 浏览:128
上市公司的综合经营分析报告 发布:2025-02-23 05:47:24 浏览:564
香港股票账户取出到国内银行卡 发布:2025-02-23 05:46:39 浏览:213
股票清空了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23 05:46:02 浏览:267
股票盈利率与市盈率的区别 发布:2025-02-23 05:26:26 浏览:693
赛意信息股票代码是多少 发布:2025-02-23 05:26:19 浏览: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