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印花税多少
㈠ 目前国家的印花税是多少
一、目前国家的印花税的具体规定
1、 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易货等合同 按购销金额0.3‰缴纳印花税;
2、 加工承揽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缮、修理、印刷广告、测绘、测试等合同 按加工或承揽收入0.5‰缴纳印花税;
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包括勘察、设计合同 按收取费用0.5‰缴纳印花税
4、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按承包金额0.3‰缴纳印花税;
5、 财产租赁合同,包括租赁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合同 按租赁金额1‰缴纳印花税。税额不足1元,按1元缴纳印花税;
6 货物运输合同,包括民用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公路运输和联运合 同,按运输费用0.5‰缴纳印花税;
7 仓储保管合同 包括仓储、保管合同 按仓储保管费用1‰缴纳印花税
8 借款合同 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按借款金额0.05‰缴纳印花税;
9 财产保险合同 包括财产、责任、保证、信用等保险合同 按保险费收入1‰缴纳印花税;
10 技术合同 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 按所载金额0.3‰缴纳印花税
11 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和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转移书据、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按所载金额0.5‰缴纳印花税;
12 营业账簿、生产、经营用账册、记载资金的账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合计金额0.5‰缴纳印花税。其他账簿按件贴花5元;
13 权利、许可证照,包括政府部门发给的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按件缴纳印花税5元;
另外,纳税人有下列情形的,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核定纳税人印花税计税依据:
(一)未按规定建立印花税应税凭证登记簿,或未如实登记和完整保存应税凭证的;
(二)拒不提供应税凭证或不如实提供应税凭证致使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
(三)采用按期汇总缴纳办法的,未按地方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报送汇总缴纳印花税情况报告,经地方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报 告,逾期仍不报告的或者地方税务机关在检查中发现纳税人有未按规定汇总缴纳印花税情况的。
二、征税对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印花税。具体有:1、立合同人,2、立据人,3、立账簿人,4、领受人,5使用人。
现行印花税只对印花税条例列举的凭证征税,具体有五类:
1、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勘查设计、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2、产权转移书据;
3、营业账簿;
4、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许可证照;
5、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它凭证。
三、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㈡ 最新印花税税率是多少
印花税的税目不同,税率也是不同的。
1、购销合同的税率是按购销金额0.3‰贴花
2、加工承揽合内同税率容是按加工或承揽收入0.5‰贴花。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税率是按收取费用0.5‰贴花。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税率是按承包金额0.3‰贴花。
5、财产租赁合同税率是按租赁金额1‰贴花。税额不足1元,按1元贴花。
6、货物运输合同税率是按运输费用0.5‰贴花。
7、营业账簿税率是记载资金的账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合计金额0.5‰贴花其他账簿按件计税5元/件。
(2)现在印花税多少扩展阅读:
印花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适用税率
应纳数额=应纳税凭证的件数×适用税额标准
计税方法:
印花税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计税依据,按照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计算应纳税额。
征收方式:
印花税根据不同征税项目,分别实行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征收方式。
(一)从价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
(二)从量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实行从量计税的其他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以计税数量为计税依据。
㈢ 印花税现在是多少
印花税的税率有“复比例税率”和“定额制税率”。(1)比例税率:①经济合同;②产权转移书据;③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实收资本+资本公积)。(2)定额税率:①权利许可证照;②营业账簿中的其他账簿(日记账和各种明细账等)。
1.比例税率
(1)借款合同,适用税率为0.05‰。
(2)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等,适用税率为0.3‰。
(3)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合同、记载资金数额的营业账簿等,适用税率为0.5‰。
(4)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等,适用税率为1‰。
(5)因股票买卖、继承、赠与而书立“股权转让书据”(包括A股和B股),适用税率为1‰。
2.定额税率
对无法计算金额的凭证,或虽载有金额,但作为计税依据不合理的凭证,采用定额税率,以件为单位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款。权利、许可证照、营业账簿中的其他账簿,均为按件贴花,单位税额为每件5元。
如需帮助 请私信
㈣ 现在的印花税是多少
税 目
范 围
税 率
纳税人
说 明
1.购销合同
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易货等合同
按购销金额0.3‰贴花
立合同人
2.加工承揽合同
包括加工、定作、修缮、修理、印刷广告、测绘、测试等合同
按加工或承揽收入0.5‰贴花
立合同人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包括勘察、设计合同
按收取费用0.5‰贴花
立合同人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按承包金额0.3‰贴花
立合同人
5.财产租赁合同
包括租赁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合同
按租赁金额1‰贴花。税额不足1元,按1元贴花
立合同人
6.货物运输合同
包括民用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公路运输和联运合同
按运输费用0.5‰贴花
立合同人
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7.仓储保管合同
包括仓储、保管合同
按仓储保管费用1‰贴花
立合同人
仓单或栈单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8.借款合同
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按借款金额0.05‰贴花
立合同人
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9.财产保险合同
包括财产、责任、保证、信用等保险合同
按保险费收入1‰贴花
立合同人
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10.技术合同
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
按所载金额0.3‰贴花
立合同人
11.产权转移书据
包括财产所有权和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转移书据、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
按所载金额0.5‰贴花
立据人
12.营业账簿
生产、经营用账册
记载资金的账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合计金额0.5‰贴花。其他账簿按件贴花5元
立账簿人
13.权利、许可证照
包括政府部门发给的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
按件贴花5元
领受人
㈤ 现在股票交易印花税是多少
千分之三
㈥ 现在中国印花税是多少
印花税根据不同征税项目,分别实行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征收方式。
从价内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容;
从量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实行从量计税的其他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以计税数量为计税依据。
印花税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计税依据,按照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计算应纳税额。
印花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数额=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凭证的件数×适用税额标准。
㈦ 现在印花税是多少
你说的是股票印花税吗?
当前是单边征收印花税,卖出收千分之一。
买入免征印花税。
㈧ 现在印花税多少谁知道
《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如下:
㈨ 现在股票印花税是多少
股票市场的印花税的费用是固定的,都是0.1%。
目前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的出让按千分之一的税率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受让方不再征税,即卖出股票才收取股票总额千分之一的印花税。
计算举例:如果买入1000股10块钱每股的股票,那么不需缴纳印花税;如果你卖出1000股10块钱每股的股票,那么要缴纳印花税:(1000*10)*0.001=10元 。
(9)现在印花税多少扩展阅读:
股票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是专门针对股票交易发生额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税法规定,对证券市场上买卖、继承、赠予所确立的股权转让依据,按确立时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金额征收印花税。
股票交易印花税,以发行股票的有限公司为纳税人,主要包含有限保险公司与有限银行公司。股票印花税,以股票的票面价值作为计税依据。由于股票可以溢价发行,所以还规定,如果股票的实际发行价格要高于其票面价值,则按照实际发行价格计税。为方便计算,增加透明度,采取了比例税率,一般税负都比较轻。
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于中国证券市市场来说,是政府增加税收收入的一个手段。1993年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22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0.51%,2000年此项收入达478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更达到3.57%。
㈩ 股票交易印花税现在是多少
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的出让按千分内之一的税率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受让方不再征税,即卖出股票才收取股票总额千分之一的印花税。
计算举例:
如果买入1000股10块钱每股的股容票,那么不需缴纳印花税
如果你卖出1000股10块钱每股的股票,那么要缴纳印花税:
(1000*10)*0.001=10元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