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合同怎么交印花税
㈠ 购销合同印花税税率
国法律规定,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贸易等合同,还包括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之间订立的图书、报纸、期刊和音像制品的应税凭证,例如订购单、订数单等。按照购销金额万分之三的税率贴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伏肢1、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易货等合同 按购销金额万分之三贴花 立合同人
法律分析:购销合同的印花税为万分之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扮返》规定,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贸易等合同。按照购销金额万分之三的税率贴花。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金额=购销金额x核定征收率x0.03%。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三条 纳税人根据应纳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税额的确定,依照本条例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应纳税额不足1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1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5分的不计缺缺世,满5分的按1角计算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五条 印花税实行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以下简称贴花)的缴纳办法。为简化贴花手续,应纳税额较大或者贴花次数频繁的,纳税人可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采取以缴款书代替贴花或者按期汇总缴纳的办法。
㈡ 图书出版合同要不要缴纳印花税
企业是一家图书出版社,经营过程中与图书报刊等发行单位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按照现行税法规定,签订该份合同时要缴纳印花税吗?
发行图书报刊签订的合同要不要缴纳印花税?
对于各类发行单位之间,以及发行单位与订阅单位或个人之间书立的征订凭证是免征印花税。
不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发行单位和出版单位之间签订的征订凭证(图书、报纸、期刊以及音像制品),双方就要缴纳印花税了。其征订的凭证按照印花税中购销合同的税目计算,计税依据按照订购数量和发行单位的进货价格来计算缴纳印花税。如果征订的凭证签订很频繁,可以由出版单位采取汇总方式计算缴纳印花税,这样可以简化纳税手续,采取汇总方式计算缴纳印花税,双方之间签订的个别协议就不用再重复缴纳印花税了。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依据。
比如出版杂志和发行方签订的合同按照购销合同税目。按照合同上的进货价格乘以订购数量的0.3‰计算缴纳印花税,假设一份征订合同的进货价格是每本杂志1元,订购数量是一万本,那么计税金额为1*10000=10000元,则印花税是10000*0.3‰=3元,立合同人各方都要纳税。
股票买卖、赠与以及继承所树立股权转让书据的,例如受让方买入1000股的股票,价格为每股10元,受让方不需要缴纳印花税。如果你把这1000股的股票以每股10元的价格卖出,则需要缴纳印花税为:(1000*10)*0.001=10元。
㈢ 图书出版合同交印花税吗
法律分析:图书出版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但是在这之中的电话订货则不需要缴纳印花税。印花税有着一定的界定范围,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多样性的深化,印花税的收取范围也在逐年进行更新。
法律依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图书、报刊等征订凭证征免印花税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各类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之间订立的图书、报纸、期刊以及音像制品的征订凭证(包括订购单、订数单等),应由持证双方按规定纳税。
㈣ 出版合同征收印花税吗
法律主观:
可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规定,出版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列举征税的凭证,不贴印花。印花税的征税范围(一)经济合同1、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易货等合同;还包括各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不包括订阅单位和个人)之间订立的图书、报刊、音像征订凭证。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对发电厂与电网之间、电网与电网之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内部各级电网互供电量除外)签订的购售电合同按购销合同征收印花税。电网与用户之间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列举征税的凭证,不征印花税。(生活缴费凭证,不同于电网之间经济合同)2、加工承揽合同。包括加工、定做、修缮、印刷、广告、测绘、测试等合同。(结合增值税、消费税)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包括勘察、设计合同的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转包合同。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转包合同。5、财产租赁合同。6、货物运输合同。7、仓储保管合同。8、借款合同。包括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包括融资租赁合同。9、财产保险合同。“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属于家庭财产保险性质,其合同在财产保险合同之列,照章纳税。10、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包括专利申请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所书立的合同。【解释】不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所书立的合同。(两者芹或适用于产权转移书据)【解释】一般的法律、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咨询不属于技术咨询,其所书立合同不贴印花。【解释】对比掌握四类不同的技术转让合同:①专利权转让合同,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的所有权或持有权移交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②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其授权的人作为转让姿首庆方许可受让方在约定的范围内实施专利,受让方支付约定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这两类是公开,有主的,按产权转移书据缴纳印花税——0.5‰)③专利申请转让合同,是指转让方将其就特定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移交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④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是指转让方将拥有的非专利技术成果提供给受让方,明确相互间非专利技术成果使用权、转让权,受让方支付约定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这两类都是没主的或保密的,按技术合同缴纳印花税——0.3‰)(二)产权转移书据我国印花税税目中的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共5项产权的转移书据。【解释】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按照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解释】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所书立的合同按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三)营业账簿1、资金账簿2、其他营业账簿3、有关“营业账簿”征免范围应明确的若干个问题:(1)其他营业账簿包括日记账簿和各明细分类账簿。(2)对采用一级核算形式的单位,只就财会部门设置的账簿贴花;采用分级核算形式的,除财会部门的账簿应贴花之外,财会部门设置在其他部门和车间的明细分类账,亦应按规定贴花。(3)车间、门市部、仓库设置的不属于会计核算范围或虽属会计核算范围,但不记载金额的登记簿、统计簿、台账等,不贴印花。(4)对有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凡属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单位,其记载经营业务的账簿,按其他账簿定额贴花,不记载经营业务的账簿不贴花;凡属经费来源实行自收自支的单位,对其营业账簿,应就记载资金的账簿和其他账簿分别按规定贴花。(5)跨地区经营的分支机构使用的营业账簿,应由各分支机构在其所在地缴纳印花税。(6)企业债权转股权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7)企业改制中经评估迹握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四)权利、许可证照权利、许可证照仅包括“四证一照”:包括政府部门发给的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等。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不知道出版合同是不交印花税的,因为出版合同作为事业单位,对国家在出版合同方面的这些政策都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当然,我们想要出版自己的作品的话,也一定要到那些正规的出版社签出版合同。
㈤ 图书、报刊等征订凭证应如何征收印花税
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图书、报刊等征订凭证征免印花税问题的通知》((1989)国税地字第142号)规定“一、各类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之间订立的图书、报纸、期刊以及音像制品的征订凭证(包括订购单、订数单等),应由持证双方按规定纳税。 二、各类发行单位之间,以及发行单位与订阅单位或个人之间书立的征订凭证,暂免征印花税。 三、征订凭证适用印花税‘购销合同’税目,计税金额按订购数量及发行单位的进货价格计算。 四、征订凭证发生次数频繁,为简化纳税手续,可由出版发行单位采取按期汇总方式,计算缴纳印花税。实行汇总缴纳以后,购销双方个别订立的协议均不再重复计税贴花。”
㈥ 出版合同需要缴印花税吗
在我国相关的出版合同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不需要缴纳相关的印花税。这类合同不属于相关的印花税征收范围内,相关的合同签订双方需要按照我国的法律进行签订,按照合同内的规定进行办理。产生纠纷的按照合同进行办理。
一、出版合同需要缴印花税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规定,出版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列举征税的凭证,不贴印花。
二、基本规定
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1、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是指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包括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转包合同。
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是指具有合同效力的协议、契约、合约、单据、确认书及其他各种名称的凭证。
2、 产权转移书据
产权转移书据是指单位和个人产权的买卖、继承、赠与、交换、分割等所立的书据。
3、 营业账簿
营业账簿,是指单位或者个人记载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会计核算账簿。
4、 权利、许可证照
5、 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征税。
(条例第二条,细则第三、四、五、六、十条)
三、 具体规定
1、 购销合同
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易货等合同,以及各类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之间订立的图书、报纸、期刊和音像制品的征订凭证(包括订购单、订数单等)
2、 加工承揽合同
加工承揽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缮、修理、印刷、广告、测绘、测试等合同。
3、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是指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包括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转包合同。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包括勘察、设计合同。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4、财产租赁合同
财产租赁合同包括租赁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企业、个人出租门店、柜台等签订的合同,属于财产租赁合同,应按照规定贴花。
5、 货物运输合同
货物运输合同包括民用航空、铁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公路运输和联运合同。
6、仓储保管合同
仓储保管合同包括各类仓储、保管合同和仓单、栈单等
7、 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即仅限于借款人同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以外,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领取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书的单位之间所订立的借款合同。不包括银行的同业拆借合同以及借款人与上述单位以外的其他贷款人书立的借款合同。确定同业拆借合同的依据,应以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0)62号《关于印发的通知》为准。凡按照规定的同业拆借期限和利率签订的同业拆借合同,不贴印花;凡不符合规定的,应按借款合同贴花。
银行及其金融机构经营的融资租赁业务,是一种以融物方式达到融资目的的业务,实际上是分期偿还的固定资金借款。因此,对融资租赁合同,可据合同所载的租金总额暂按“借款合同”计税贴花。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与贷款方签订的抵押借款合同,属于资金信贷业务,借贷双方应按“借款合同”计税贴花。
8、财产保险合同
财产保险合同包括财产、责任、保证、信用等保险合同。
9、技术合同
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
技术转让合同:包括专利申请权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所书立的合同。
技术咨询合同:是当事人就有关项目的分析、论证、评价、预测和调查订立的技术合同。有关项目包括:1.有关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软科学研究项目;2.促进科技进步和管理现代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项目;3.其他专业项目。对属于这些内容的合同,均应按照“技术合同”税目的规定计税贴花。至于一般的法律、法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咨询不属于技术咨询,其所立合同不贴印花。
技术服务合同:包括技术服务合同、技术培训合同和技术中介合同。
技术服务合同是当事人一方委托另一方就解决有关特定技术问题,如为改进产品结构、改良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安全操作、提高经济效益等,提出实施方案,进行实施指导所订立的技术合同。以常规手段或者为生产经营目的进行一般加工、修理、修缮、广告、印刷、测绘、标准化测试以及勘察、设计等所书立的合同,不属于技术服务合同。
技术培训合同是当事人一方委托另一方对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特定项目的技术指导和专业训练所订立的技术合同。对各种职业培训、文化学习、职工业余教育等订立的合同,不属于技术培训合同,不贴印花。
技术中介合同是当事人一方以知识、信息、技术为另一方与第三方订立技术合同进行联系、介绍、组织工业化开发所订立的技术合同。(国税地(1989)34号)
10、产权转移书据
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和版权、商标专用、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转移书据。
“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的征税范围是: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所立的书据,以及企业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
版权又称著作权,包括有关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是作者及其他著作权所有人对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商标专用、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三项转移书据的权利,统称为工业产权。
11、营业账簿
营业账簿指生产经营用账册。包括单位或者个人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设立的各种帐册。按其内容的不同,分为记载资金的帐簿和其他营业帐簿。
资金帐簿,是反映生产经营单位资本金数额增减变化的帐簿。
其他营业帐簿,是反映除资金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的帐簿。
金融系统的营业帐簿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要分别不同情况确定其是否缴纳印花税。凡银行用以反映资金存贷经营活动、记载经营资金增减变化、核算经营成果的账簿,如各种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都属于营业账簿,应按照规定征收印花税。银行根据业务管理需要设置的各种登记簿,如空白重要凭证登记簿、有价单证登记簿、现金收付登记簿等,其记载的内容与资金活动无关,仅用于内部备查,属于非营业账簿,均不贴花。
在签订合同时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编写,相关的当事人应积极的按照合同进行办理。合同中应注明相关的价格、时间、出版范围、身份信息等。我国的文化部门对这类事件进行相关的处理,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