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后保险费印花税计税依据
全面试行“营改增”后,对于企业发生的印花税,一般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相关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印花税的会计分录
计提本月印花税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实际缴纳印花税时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印花税要怎么计算?
印花税的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依脊并据。
比如最常见的购销合同。按照合同上的购销金额的0.3‰计算缴纳印花税,假设一份购销合同金额为10000元迟野宏,则印花税是10000*0.3‰=3元。立合同人各方都要纳税。
会计分录为
借:税金及附加 3
贷:银行存款 3
而股票买卖、赠与以及继承所树立股权转让书据的,例如受让方买码册入1000股的股票,价格为每股10元,受让方不需要缴纳印花税。如果你把这1000股的股票以每股10元的价格卖出,则需要缴纳印花税为:(1000*10)*0.001=10元。
会计分录为
借:税金及附加 10
贷:银行存款 10
计算印花税的缴纳金额还要注意,如果计算缴纳的印花税税额不足一角的,印花税不用缴纳。在一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按照四舍五入计算,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缴纳。如果由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的税率不一样的,金额有分别记载的,应纳税额分别计算,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应纳税额没有分别计算的,按税率高的计税贴花。
『贰』 营改增后印花税是按照含税收入还是按照不含税收入计算
“营改增”纳税人采用核定方式征收印花税的,其印花税征收的计税依据根据纳税人不同性质应税凭证对应的含税收入分别核定。
『叁』 印花税的计提依据是以含税收入还是不含税收入
1、如果合同是标注不含增值税的价款,印花税以不含税金额计算。
2、如果合同只注明含税总金额,则印花税以总额计算。
凡是签订的订货合同,分别填写价款、税款的,仅就价款数额计税贴花。-天津税三[1994]15号
对购销合同的贴花,均以合同记载的销售额(购入额)不包括记载的增值税额的金额计税贴花。-沪税地[1993]1O3号
实行新税制后,有的购销合同含有增值税。对此类合同,凡是能够将价款、税金划分清楚的,按扣除增值税后的余额贴花;划分不清的,按全部合同金额贴花。-辽地税行[1997]321号
营改增纳税人采用核定方式征收印花税的,其印花税征收的计税依据根据纳税人不同性质应税凭证对应的含税收入分别核定,核定比例仍然按照市局《关于印发芜湖市印花税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芜地税〔2009〕108号)确定。—芜地税函〔2012〕313号
(3)营改增后保险费印花税计税依据扩展阅读
关于购销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的确认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上载明的“购销金额”。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购销合同中的“购销金额”有的包括增值税税金,有的不包括。对这一问题分两种情况处理:
(一)按合同金额计征印花税的情形:
1.如果购销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2.如果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3.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增值税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二)核定征收印花税的情形:
直接以纳税人账载购销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而不论其是否包含增值税税金。—鄂地税发(2010)176号
关于对单位及个人核定征收印花税的计税依据问题。根据《吉林省印花税征收管理办法》,对买卖双方签定商品购销合同并核定征收印花税的单位及个人,其"购进金额"和"销售收入"的计税金额,均以购进商品付给对方的全部价款和销售商品 收到对方的全部价款为计税依据。—吉地税财行函(2001)23号
『肆』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含税还是不含税印花税虽小,依然不能忽视!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不含税。具体来说,企业的经济行为需要缴纳印花税时,需要按照不含税的合同金额,计算需要缴纳的具体金额。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印花税的腔枯计税依据虽然是不含增值税的合同金额,但是如果合同当中,没有明确注明增值税的具体金额,就需要按照合同总额计算印花税。对于企业来说,任何一种小税种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需要时刻关注,其他的小税种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对于企业来说,涉税工作无小事。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含税还是不含税?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不含税。当然,这里的“税”指的就是增值税。毕竟在营改增以后,企业的经济业务都需要缴纳增值税。
具体来说,企业的经济行为需要缴纳印花税时,需要按照不含税的合同金额,计算需要缴纳的具体税额。也就是说,企业的合同当中需要把不含税的销售额与增值税都要写清楚。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印花税法》的具体规定印花税的计税依据虽然是不含增值税的合同金额,但是如果合同当中,没有明确注明增值税,就需要按照合同金额计算印花税。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达到节税的目的,不能在合同当中,直接写一个合同总额。毕竟,企业进行了价税分离,就可以按照不含税的销售额计算印花税。如果只写一个合同总额,就需要按照合同总额计算增值税裂含了。
企业一定要了解这样的规定,毕竟企业一旦操作失误,就需要多缴纳税款了!
印花税存在的涉税风险有哪些?
1、没签合同,同样需要交印花税!
对于企业来说,不管有没有签订合同,只要涉及印花税的,都需要缴纳印花税。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做得心中有数才行呀!可不能以为,企业只要没有合同就不需要缴纳印花税呀!
虽然企业的所有业务不是都需要缴纳印花税,但是凡是涉及印花税的经济业务,都是需要缴纳印花税的。可以说,企业的经济业务不能因为没有签订合同,就不缴纳印花税。
在企业实际经营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签订合同,但是使用的协议、契约、单据、合约以及确认书,也可以当做缴纳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我们要明白合同只是一种形式,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遵循“经济实质终于形式”的原则才可以呀!
2、印花税的纳税时间和其他税种不一致!
由于印花税的纳税时间与其他税种不同,同样也容易出现涉税风险!
比方说,印花税的纳税时间是合同签订的当日,而房产税需要按租赁期均匀分摊申报。
当租赁期跨年时,对于企业来说,从租计征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与租赁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就会出现差异。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一定要留好印花税的申报底稿,以防税务机关向企业索要计税依据出现差异的具体原因。肆圆笑
对于这种潜在的风险,我们一定要有防范意识才行呀!要不然,等到税务机关发出预警后,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呀!
『伍』 营改增税种计算依据是含税还是不含税收入
营改增是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由于营业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对于以营业额或者销售额为计算基础的其他税种来说,比如契税、租金收入房产税、合同印花税等计算应纳税额时是以含税收入还是不含税收入计算呢?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营改增后契税 房产税 土地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计税依据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43号)明确规定,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计征契税的成交价格不含增值税。
二、房产出租的,计征房产税的租金收入不含增值税。
三、土地增值税纳税人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为不含增值税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等规定的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涉及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在销项税额中计算抵扣的,不计入扣除项目,不允许在销项税额中计算抵扣的,可以计入扣除项目。
四、个人转让房屋的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不含增值税,其取得房屋时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增值税计入财产原值,计算转让所得时可扣除的税费不包括本次转让缴纳的增值税。
个人出租房屋的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不含增值税,计算房屋出租所得可扣除的税费不包括本次出租缴纳的增值税。个人转租房屋的,其向房屋出租方支付的租金及增值税额,在计算转租所得时予以扣除。
五、免征增值税的,确定计税依据时,成交价格、租金收入、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不扣减增值税额。
六、在计征上述税种时,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税价格或收入不含增值税。
上述的43号文明确了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计算时以不含税收入为计算基础。那么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呢?是否可以以不含税收入计算?
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一样,是按照不含税收入计算的,这一点从营改增之前缴纳增值税的企业的计算就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是按照账面的收入,也就是不含税收入,减去相应的成本费用得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预缴,在年末再做汇算清缴。
合同印花税,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是以合同上记载的金额为计算依据,没有明确含税或者不含税,企业在计算合同印花税时就会有疑惑,如果计算错误就会有纳税风险。
各地对此的规定也不同,部分地区规定如下:
凡是签订的订货合同,分别填写价款、税款的,仅就价款数额计税贴花。-天津税三[1994]15号
对购销合同的贴花,均以合同记载的销售额(购入额)不包括记载的增值税额的金额计税贴花。-沪税地[1993]103号
实行新税制后,有的购销合同含有增值税。对此类合同,凡是能够将价款、税金划分清楚的,按扣除增值税后的余额贴花;划分不清的,按全部合同金额贴花。-辽地税行[1997]321号
“营改增”纳税人采用核定方式征收印花税的,其印花税征收的计税依据根据纳税人不同性质应税凭证对应的含税收入分别核定,核定比例仍然按照市局《关于印发芜湖市印花税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芜地税〔2009〕108号)确定。—芜地税函〔2012〕313号
企业应该了解本地的印花税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据规定计算纳税,才可以减少风险。